另一個Joe準備參選? 拜登2024連任惡夢接踵而來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隨着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進入一年倒數,對拜登(Joe Biden)連任選情的不利消息可算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1月9日,在拜登任期首兩年緊握國會參議院民主黨關鍵一票的西維珍尼亞州(West Virginia)參議員曼欽(Joe Manchin)宣布不會再在2024年角逐連任,聲言將會走遍全國看看人們「有沒有興趣去建立一個動員中間派和團結美國人的運動」,似乎暗示他有可能會以「第三黨」候選人身份投入選戰。

誰是「另一個Joe」?

現任76歲的曼欽,在本年1月新一屆國會會期之前是民主黨必不可必的一票,當時被視為權力堪比拜登的「另一個Joe」。因此,作為民主黨保守派的曼欽在媒體上曝光率極高。而拜登上任初期將福利、氣候、基建、加稅一系列政策統合起來的3.5萬億美元「重建更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法案,就是死於曼欽的刀下。

雖然曼欽最終在2022年以八千多億《通脹削減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的方式幫助拜登通過了美國史上的最大氣候撥款,但此法顯然不及拜登原初的宏願,而且也同時迫使了拜登同意放寬化石燃料開採來作交換條件。在法案通過後,曼欽也變臉攻擊拜登在《通脹削減法》的執行方式。

這一種「中間路線」使曼欽背負了不少民主黨人的罵聲,卻讓他在兩黨的中間派和獨立選民之中殺出一條血路。不少溫和共和黨選民被問及有沒有一位他們能支持的民主黨人時都會馬上提到曼欽。

曼欽所屬的西維珍尼亞州盛產煤炭,是全國經濟最落後的州份之一,近年已變成了共和黨的深紅保守州份(按:2000年以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在該州全勝,特朗普2016、2020年皆以近七成得票大敗對手)。曼欽是該州最後一代能在全州選舉有競爭力的民主黨人。

這一次曼欽決定不再爭取連任,最直接的衝擊是如今以51席擁有參議院一席多數的民主黨2025年1月新會期之後必將失去西維形尼亞州這一席。由於2024年的參議院出選議席之中,民主黨有三席都在特朗普2020年大勝的州份,但反過來共和黨則沒有任何2020年拜登勝出州份的參議院出缺,曼欽之去,幾乎決定了民主黨將失去參議院多數。因此,2024年無論拜登連任成功與否,華府像今天一般的黨爭和立法停滯將很可能持續下去。

更讓拜登擔心的是,曼欽真的有可能自己跑出來以獨立候選人身份搶票。

「第三黨」如雨後春荀

目前,在自由派這一邊,拜登已經要面對反疫苗陰謀論者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和左翼哲學家韋斯特(Cornel West)兩位獨立參選人。他們在30歲以下選民的支持度有可能高達四成,在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關鍵搖擺州「五五開」的形勢之中,這已經有可能導致拜登落敗。

而在民主黨黨內,溫和派明尼蘇達州國會眾議員菲利普斯(Dean Phillips)10月底亦己公開投入民主黨總統初選之中。54歲的菲利普斯知名度不高,政策路向更完全同拜登一致,其國會投票紀錄100%同白宮立場相同。正如他所言,其賣點只有一個:「我更加年輕。」

雖然沒有人會認為菲利普斯能對拜登構成真正的黨內挑戰,但他的存在卻會不斷提醒人們「拜登太老」,在不同民調顯示有五成至七成不等的民主黨選民都認為拜登太老、不能有效執行總統職務之際,持續打擊拜登選情。

溫和派明尼蘇達州國會眾議員菲利普斯(Dean Phillips)10月底投身民主黨總統初選,挑戰拜登民主黨總統提名人的地位。(Reuters)

而如果曼欽真的投入選舉,他所構成的威脅比上述這些人物更為嚴重。

由於美國民眾普遍不希望看到2024年又再上演一幕「拜登vs特朗普」的兩老對決,但兩老對決卻愈來愈有避無可避之感,不少中間勢力都乘勢冒起,希望挑戰打破美國兩黨制傳統的「不可能任務」。

一個較早跑出來希望打破兩黨制的就是由2020年民主黨總統初選參選人、2021年紐約市長候選人楊安澤(Andrew Yang)在2021年成立的前進黨(Forward)。不過,前進黨一直處於政治邊緣,沒有傳統政客參與,影響力有限。

影響力較大的則是早在2010年為回應右翼茶黨興起而成立的「無標籤黨」(No Labels)。無標籤黨一直有兩黨主流政客參與其活動,曼欽是其中之一。另外較受人注目的,還有共和黨籍前猶他州州長、駐華大使、駐俄大使洪博培(Jon Huntsman),以及共和黨前馬里蘭州州長霍根(Larry Hogan)。

洪博培(Jon Huntsman)曾任駐華和駐俄大使。(Reuters)

本年7月,曼欽和洪博培就曾在美國總統初選首州新罕布什爾(New Hampshire)一同出席無標籤黨看起來像是競選活動的場合。而無標籤黨如今也非常積極爭取各州選舉的選票准入權(ballot access),如今已在12個州得到此權,並計劃在年底擴展至27州。他們預計將在來年4月舉行黨大會推舉出總統候選名單。

有美國媒體報道稱,無標籤黨內部希望以一位共和黨人打頭陣,而霍根本周初也煞有介事地公布了一段一分半鐘的外交政策影片,似乎暗示他自己將會是這位無標籤黨的總統人選。不過,有知情人士則指無標籤黨並未決定排頭位的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曼欽這次決定不再尋求連任而走遍全國視察民情的舉動,似乎亦是在暗示他自己也有意挑戰白宮寶座。

無獨有偶,在曼欽宣布不角逐連任的前一天,有一群政治活動者也正式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力主推舉曼欽和同樣決定了不角逐連任的猶他州共和黨參議員羅姆尼(Mitt Romney)組成中間派總統/副總統名單。不過,與曼欽不同,羅姆尼此刻的公開態度是不會參選總統。

以無標籤黨為代表的中間派,與此刻的民主黨有同一個政治目標,就是要阻止特朗普成功回朝。因此,無標籤黨表明,如果他們最後發現參選將會有利特朗普,他們將不會投入選戰。

拜登的年齡問題是民主黨人的最大擔憂。(Reuters)

但反過來說,如果他們最後發現拜登自己卻不太有力擊敗特朗普,他們的投入卻有可能出奇制勝,這第三黨的參選就更有可能變成事實。

拜登兩大賣點皆「無人問津」?

根據《紐約時報》11月5日公布的民調,拜登在6個2020年由其勝出的關鍵搖擺州中的5個都明顯落後特朗普,而在向來屬民主黨票倉的黑人、拉丁裔和年輕選民當中,拜登的支持都大幅流失。雖然民主黨在11月7日的各州投票中表現甚佳,在保守的俄亥俄州贏得墮胎權公投,又奪回維珍尼亞州州議會兩院的控制權,不過這些選舉淡季的特定議題和地方選舉都不具代表性,人們對拜登能否再次擊敗特朗普的憂慮依然不減。

拜登的連任選舉宣傳一直有兩大賣點,一正一負。負面賣點非常簡單,跟2020年一樣,就是要阻止特朗普再掌權。拜登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要拿我跟上帝比較,要拿我跟我的對手比較」。正面的賣點則是國內經濟政績--創造大量就業職位、美國經濟增長同通脹回落速度都在先進國家前列,以至對於國內產業和氣候政策的重大投資等等--拜登自己幾個月前開始就將美國經濟「攬上身」,以「拜登經濟學」作宣傳。

11月6日,特朗普為其民事欺詐案出庭作供,期間被法官警告作供不是政治集會。(Reuters)

可惜的是,上述的《紐約時報》民調不只攻破了拜登能再次擊敗特朗普的負面賣點,也同時證明了「拜登經濟學」的宣傳並不奏效。該民調顯示,經過拜登三年治國之後,依然有高達67%人應該美國正在往錯誤的方向走;而信任拜登能更好地處理經濟的只有37%,特朗普則有59%。更讓拜登陣營震驚的是,有高達53%人認為拜登政策傷害了他們本人,認為拜登政策有助他們本人的只得35%,此數在特朗普政策方面則差不多是倒過來,分別有51%和34%認為特朗普政策幫助了和傷害了他們。

如果到了明年初,拜登的正負賣點依然不能體現在民調之上,曼欽就有更大可能投入選戰。到時候,擔心拜登無力擊敗特朗普的選民將會有理由去尋找替代人選,而共和黨內可能高達三成只為黨派忠誠和保守立場而「含淚」支持特朗普的選票也有流向曼欽的可能。

雖然曼欽的76歲高齡,與80歲的拜登和77歲的特朗普不遑多讓,但比起兩人,曼欽的健康狀態可算是無庸置疑,他本年才以大約每8分鐘1公里的速度完成了一項3英里的跑步比賽。

曼欽若然參選,無論是驚人勝選、推倒兩黨制,還是搶走了拜登的選票反而讓特朗普勝出,也將是美國政治上的一件標誌性事件。鑒於拜登的失敗將代表特朗普的回朝,曼欽參選的後續影響可能比1992年Ross Perot奇兵突出、最終以18.9%全國得票(很可能)導致老布殊連任失敗、克林頓勝選的事跡還要巨大和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