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會否變成拜登2024年敗選的「最後一根稻草」?
2024年11月5日的美國大選距今不足一年,以巴衝突的後續很可能會讓拜登(Joe Biden)的連任選情雪上加霜。
拜登今天的民望,比起其潛在對手特朗普(Donald Trump)首屆任期同期還要低,根據綜合民調只得38.8%,高達55%民眾不滿其表現。上一位民望如此低落的美國總統剛好就是民主黨自身的「單屆總統」卡特(Jimmy Carter)。
特朗普搖擺州大幅領先
11月5日,《紐約時報》也公布了震撼民主黨政界的一項民調。民調結果顯示,在6個拜登2020年勝出的關鍵搖擺州中,特朗普的支持度在5個州份都明顯領先拜登,整體而言領先幅度高達4個百分點。
同時,向來作為民主黨票倉的黑人、拉丁裔和年輕選民(30歲以下),都有離棄拜登的趨勢。有高達22%黑人選民寧願支持特朗普也不支持拜登。拜登在拉丁裔選民當中的領先優勢由2020年的26個百分點大幅收窄至8個百分點。他在18至29歲選民當中的領先也由23個百分點跌至民調誤差水平內的1個百分點。
拜登的「老態龍鍾」依然是其最大弱點。有高達71%選民認為即將81歲的拜登「太老」、無法有效執行總統職務,在民主黨人當中,此數也高達51%。相較之下,只有39%人認為現年77歲的特朗普「太老」,此數在共和黨支持者當中更跌至16%。
讓民主黨人更為擔心的是,幾乎在所有重要政策項目上,這些搖擺州選民對拜登的信任度都低於特朗普。在經濟上,拜登與特朗普的信任度差距是37%比59%;在移民問題上,是41%比53%;在國家安全,是41%比53%;在以巴衝突,是39%比50%。只有在墮胎問題和民主體制兩個範疇,拜登分別領先特朗普9個百分點和3個百分點。
在通脹同利率都維持在高水平的環境之下,有57%選民認為經濟問題比社會議題重要,持相反意見的只有29%。從此等民情來看,民主黨大概沒有辦法再在來年選舉重新打「墮胎權」牌來增加勝算。
拜登幾乎「未選先輸」
在角逐2020年總統之時,拜登曾以「過渡性」人物自居,示意他擊敗特朗普之後將會為民主黨世代交替鋪路。當時因為「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風潮而獲選的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就成為了「當然繼任人」。雖然入主白宮之後,拜登的「過渡期」已由原先人們預期的4年變成了8年,但拜登的高齡也使賀錦麗的副手角色尤其突出--由於美國憲法沒有禁止死人參選總統,如果拜登在選前一兩個月死亡,民主黨未能另覓人選,票投拜登也將會直接變成票投賀錦麗。
問題是,賀錦麗民望比拜登還要低,而《紐約時報》的搖擺州民調也顯示,賀錦麗整體而言也落後特朗普3個百分點。根據該報的仔細分析,賀錦麗在黑人、拉丁裔和年輕選民當中更具吸引力,拜登要擊敗特朗普,就只有爭取支持賀錦麗卻不支持拜登的票源。
但以常識推論,在政治意願上將民主黨名單上的拜登和賀錦麗作差別對待的選民,大概不是「策略性投票」的支持者,拜登要爭取這些選票,並不容易。(除此之外,拜登的另一潛在勝算就在於特朗普被確實判定有罪。)
更嚴重的是,拜登的落後本身也有着「特朗普效應」的加持--如果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不是特朗普,也不是像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蒂斯(Ron DeSantis)般的特朗普主義者,而是如今在共和黨初選中排名第三的前駐聯合國大使黑利(Nikki Haley),又或者是任何共和黨人,拜登的落後將大升至10個百分點左右或以上的水平,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未選先輸」。
換將艱難 又有第三候選人搶票
當然,選舉距離今尚有一年,拜登的支持者對於其民望低落都有萬般解釋。例如,今天的特朗普曝光度不算太高,導致選民遺忘他們有多麼的受不了特朗普,只要選情熾熱起來,堅決反對特朗普的選民最終也會歸邊到拜登旗下。
不過,部份親民主黨的邊緣人已為此發聲,要求拜登退位讓賢。例如曾參選總統和紐約市長、將全民基本收入(UBI)概念帶入政治主流的楊安澤(Andrew Yang)就警告,如果拜登退下火線,他將會以擊敗特朗普、有偉大政績的政治家身份進入歷史,如果他決定再次參選,很可能就會構成史上最嚴重的好高騖遠,將美國帶入災難性的特朗普第二任期之中。
有《紐約時報》的讀者就非常形象化的呼籲,現在是我們對拜登說「爸,你一直是個很好的父親,我們非常愛你,但我們要把你的車匙拿走」的時候了。
然而,投票日踏入一年倒數,現在要換人已經為時甚晚。
除了拜登本人的弱勢之外,現在已宣布以獨立或第三黨身份參選總統的反疫苗陰謀論者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和左翼哲學家韋斯特(Cornel West)都有與拜登搶票的潛力,兩人在30歲以下選民的支持度總和更有可能高達四成。這些政治邊緣人的自由派背景,將進一步削弱拜登勝算。
以巴衝突的民意分裂
國內選情一片慘淡,以巴衝突的發展更有可能變成「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其根本原因在於,民主黨一直是一個不同身份選民群體的集合,以巴衝突卻造成了這些群體之間的嚴重對立。
最明顯的例子是,美國猶太選民和阿拉伯裔選民都是民主黨的傳統票倉。在2020年,有票站民調顯示高達69%阿拉伯裔或穆斯林支持拜登;一項2023年的民調也顯示,高達72%猶太裔選民在特朗普和拜登之間會選擇拜登。10月7日的哈馬斯越境突襲,以至其後以色列造成的加沙人道災難,卻在這兩個群體之間造成嚴重對立。
拜登力挺以色列「自衛權」的立場,以至其打破美國總統慣例預先宣布訪問戰區以色列的做法,使拜登大失阿拉伯裔選票。一項10月下旬進行的民調顯示,拜登在阿拉伯裔選民當中的支持度已迅速大跌至17%的水平。
更不幸的是,關鍵搖擺州之中密歇根(Michigan)正是阿拉伯人口佔比最高的美國州份,超過2%。根據統計,拜登2020年在阿拉伯裔集中的選區得票超過八成。然而,最近的民調卻顯示,該州只有16%阿拉伯裔或穆斯林民主黨選民會繼續支持拜登,接近三分之二人表示將會投票踢走拜登。該州穆斯林人數高達24萬,而拜登在2020年僅以15萬票的差距擊敗特朗普。
而且,在民主黨內部,在哈馬斯恐襲之前,對巴勒斯坦人表示同情的比例已高於同情以色列人11個百分點。即使是在恐襲之後,認為應該更加支持以色列的民主黨人只得三成,認為應該更加支持巴勒斯坦人的則維持在大約10%的水平,其他都認為要不偏不倚。相較之下,認為美國應該更加支持以色列的共和黨人比例則高達七成。
在傳統上屬於民主黨票倉的年輕選民之中,不滿拜登以色列政策的比例更高達61%。
由此可見,在以巴衝突長期處於新聞頭條之際,拜登的挺以立場將使他大失阿拉伯裔和民主黨部份年輕選民的支持。即使以巴衝突不再受到關注,拜登也只剩下不足一年時間去修補他與這些選民之間的裂痕。
拜登的國內政治憂慮也反映在其政策轉向之上。相較於哈馬斯施襲之初對以色列一面倒支持的立場,拜登當局已多番呼籲以色列的加沙軍事行動要遵守國際法,公開要求暫時停火以便利人道救援(按:相對於一刀切的全面停火)。無論是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近日的第二次中東訪問,還是拜登11月6日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的通電,暫時停火,又或者是「策略性停火」都是主題。
對美國國內民情而言,這種小轉向短期內難以挽救人們對於拜登一面倒挺以的觀感。
但除了「小轉向」之外,美國國內卻沒有讓拜登反過來叫停以色列的空間--畢竟,無論是在中間派選民之中,還是在民主黨選民之中,支持以色列的民意還是遠比支持巴勒斯坦的為高。
內塔尼亞胡看準了這一點,在布林肯到訪呼籲暫時停火之際,就迅速反駁不會考慮,除非哈馬斯釋放人質。到拜登親自致電之後,內塔尼亞胡才以「語言偽術」打圓場,稱「策略性的小停火」,「這裏一小時,那裏一小時的」,我們早就有這樣做。
在加沙死亡人數破萬之際,拜登當局為了說服以色列減少平民傷亡的具體手法,竟然是向以色列輸送小型炸彈。
除了國內選民支持的直接影響之外,以巴衝突還有可能阻礙美國對烏克蘭軍援的優先性。如果來年烏克蘭前線失守,拜登最顯著的外交政策成就將崩盤收場。
勢劣如此,除非一年之內有類似以巴和解之類的奇蹟出現,拜登的2024年連任選戰,此刻看來,恐怕是凶多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