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新品會閃閃亮 :《晶片法案》糾偏 中美科技對抗呈新變數
9月25日,早早就高調預告過的華為秋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召開,華為官方公眾號在發布會2個小時內觀看人數超過726萬人。不得不說,不愧是華為。新品包括華為平板及配套、手錶、耳機、電視、眼鏡、路由器等,仍對外界最為關注的晶片、光刻機和手機,隻字不提。而當一件件新品被公布的同時,看看華為十餘年來的財務數據會發現,十多年下來,華為研發費用已超過1萬億。也難怪,華為終能從困局中挺直了腰撐過來。
全世界目光投向華為的時候,再回頭看幾天前,9月22日美國商務部發布《晶片法案》最後一項「護欄」條款,頗值得細究。此項規則是華為在8月底率先推出Mate60推出後,美國發布的涉華半導體的第一個政策,從其中或可參詳近期美國對中國晶片自主化努力的態度。此次新規是對3月22日美國相關規則的修正和軟化,一改之前不容變通的強硬,加之近日中美之間暖風頻吹,貌似是冰川期的一點回暖,為近期中美科技對抗帶來新的變數。
《晶片法案》政策最後條款有哪些調整
首先,這次對《晶片法案》的兩個核心條款做了細化,以便法案可以落地執行。兩個核心條款為:禁止CHIPS資金接受者在十年內擴大在外國半導體制造能力;限制CHIPS資金接受者與相關外國實體進行聯合研究或技術許可。
此外,有4項新規是對此前政策的糾偏:一,由於設備升級等導致的效率提高,使得先進產能出現的擴張限定於5%。因為台積電的南京工廠是16-28nm的工藝,三星西安有19nm的1x nm閃存工藝,確實有高於28nm的先進工藝。先進半導體制造能力的擴張由潔淨室與其他物理空間的增加來判定。
二,成熟產能的擴建,由於通過添加新的潔淨室空間等措施,從而使得生產能力的擴大限制在10%。還將為擴大成熟工藝的設施設立了一個通知流程,以便確認是否遵守安全護欄。28nm工藝的擴產限制在10%。
三,禁止這些實體生產涉及美國國家安全的特殊晶片,包括用於量子計算、輻射密集環境以及其他專業軍事能力的晶片。輻射密集環境包括太空、核能、探測等敏感應用場景。四,允許這些實體與「相關實體」進行不影響美國國家安全的聯合研究和技術許可工作。其中的「相關實體」包括實體清單上的實體,研究活動如國際標準、專利許可等。
事實上,很顯然,這些新規之所以出台的主要原因是此前規則無法落地。
之前規則對在華實體的正常運作有一個非常不專業的限制——禁止這些實體做投入10萬美元以上的「重大擴張」。10萬美元對於維護已有設施的正常運轉無異於杯水車薪,因為晶片產線上僅僅有些零部件就不止10萬美元。現在將限制措施從金額限制改為設施與物理空間的限制,是一種相對理性和務實的做法。
相信美國政府是聽取了國際企業的訴求,豁免了國際企業與華為等已經上了實體名單的中國企業進行專利交換和技術合作等方面不可避免的商務活動。相較於法案推出初期非理性的一刀切,此次新規體諒了國際企業誰也離不開誰的現實。也說明只要中國企業有先進技術,別人就沒有辦法將中國企業完全排除出國際市場。
之前規定設備升級或擴建的導致增加的產能,至少有85%供應其母體的規定不見蹤影。這是相比「10萬美元」更經不起推敲的規定。台積電在南京的產線只有4萬片的產能,其中先進工藝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升級改造之後的新增為多少?新增產能的85%又如何專門供應台灣?這些外行規定大概率是美國職業政客插手而留下的痕跡,也可以看出,美國有些規則的出台是「外行」開局,「內行」善後。
在這些政策補漏推出時,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強調,「美國晶片法案從根本上來說是一項國家安全計劃。」雖然這是老調重彈,但也有新意。相較於此前美國無限放寬美國國家安全的範圍,傷害國際企業的正當利益,尤其傷害了美國企業的利益,現在美國方面不得不相對理性的回應國際企業的訴求,相對理性地看待國際化市場無法真正脱鈎的本質。所以雷蒙多的這句話以及這些新規隱隱暗示,晶片法案不能無限擴張到所有中美對抗的領域。
中美科技戰有局部回暖跡象
在越來越接近美國商務部公開對華為Mate60調查結果的敏感時期,美國這幾項「撥亂反正」的規則出台饒有意味。
再加上前兩天雷蒙多關於中國沒有大規模製造7nm的表態,以及9月22日中美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9月21日的中國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回應稱,商務部陸續收到企業關於出口鎵、鍺相關物項的許可申請,有關企業已獲得兩用物項出口許可證。美國AXI(全球自動X射線檢測)已經發表聲明,已經獲得中國商務部的初步授權,恢復向部分客戶供應砷化鎵和鍺基板。這些跡象顯示,在中美科技長期對抗趨勢不改的前提下,在某個時段也有可能出現局部的雙向回暖。
在美國對華技術限制的「高牆小院」成型後,美國政策工具逐漸枯竭,尤其是制裁紅線越來越抵近中國自主能力後,制裁中國的收益越來越小。若要加大制裁,反而會反向推動中國自主進程的加速和優化。更重要的是,當美國的底牌越打越少時,如果美方把半導體這張最大的底牌都打出,就沒有辦法在其他領域羈絆住中國,而中美交鋒和合作的領域遠不止半導體。
總體來看,經過幾年的中美對抗,制裁收益已經變小。反過來,因為很多國際議題需要中國配合才能有效推動,對抗造成的外交損失反而越來越顯眼。此消彼長之下,美國大選盤點政績之時,美國對華政策階段性趨於理性也有其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