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濟工作組可化解小摩擦 能解決根本矛盾嗎?
中美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的決定提振市場情緒,拉動在美中概股逆勢上揚。受訪學者認為,工作組難以解決兩國在經貿領域的根本分歧,但有助於化解小型摩擦。地緣政治衝突和國內政治壓力,則是這個雙邊溝通機制面對的最大阻力。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轉載;撰文:陳婧
中美官方星期五(9月22日)宣布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的消息時,中國股市已閉市。但受利好信號提振,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在整體下跌的大盤中逆勢上揚。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終結此前一週跌勢,收漲2.87%。嗶哩嗶哩、網易股價漲幅突破5%,阿里巴巴也上揚4.97%,微博和拼多多漲幅超過4%。
有關工作組包括經濟工作組和金融工作組,將定期和不定期舉行副部長級會議,並向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和中國副總理、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匯報。
工作組的設立標誌着2018年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放棄雙方定期會面機制後,中美首次恢復定期經濟對話,釋放出兩國關係進一步改善的信號。彭博社引述美國財政部高級官員披露,華盛頓和北京是在耶倫7月訪華時同意成立工作小組,雙方將探討發展中國家債務重組、監管和穩定性等課題。
中國媒體在報道和評價工作組成立的消息時,表現出謹慎樂觀態度。《環球時報》引述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何偉文說法稱,中美兩個副部長級工作組的成立,是穩定中美關係的機制性具體安排,因此有理由期望在新的工作機制下看到中美取得實質成果。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周密預測,雙方工作組溝通時,中國可能更關注美國的貿易壁壘、關稅、出口管制和投資限制,美國可能會強調市場規則、國家安全等問題。他同時提醒,美國政府對華基本立場不會改變,工作組能夠發揮什麼作用,中美恢復健康經貿關係能夠取得哪些成果,仍需進一步觀察。
央視微信公眾號「玉淵潭天」則說,在中美經濟、金融領域相關問題上,需要協調的方面很多,存在分歧的問題也有不少,「談起來、談下去也不是易事」。文章舉例稱,美國對華單邊打壓制裁措施一直沒有停下,兩個工作組的建立也是搭建起一個平台,中國可就此「持續進行交涉鬥爭」。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指出,中美兩國在經貿領域的根本分歧是由中美結構性矛盾導致,例如美國對中國的科技禁令,僅憑工作組解決不了。不過,工作組有助於化解雙方在一些小問題上的摩擦,例如美國阻礙中國企業在美投資和上市,以及中國針對在華美企的調查執法。
光谷自貿研究院院長、遼寧大學自貿區研究院研究員陳波分析,工作組溝通的主要內容之一,可能是明確相關政策措施的概念和範圍,例如美國基於保護國家安全實行的「小院高牆」封堵策略。
陳波說:「稍微有一些技術含量的製造業者,都會擔心自己受牽連。現在就可以借這個機制說清楚,『小院』到底有多小,哪些領域不涉及國家安全。」
他預計工作組可能會在今年底前達成一定協議,以避免明年的美國大選擾亂雙邊溝通。「到兩黨選戰開打時,再談中美合作就難了。」
李明江也認為,這個雙邊溝通機制最大的阻力來自地緣政治衝突和國內政治壓力,例如台海問題和美國大選。「哪怕中美都想讓步,雙方的合作也可能被共和黨當成批判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