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接替秦剛的是王毅?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秦剛自6月25日從公共視野消失,輿論對其為何消失、其接班人是誰進行了諸多猜測。中聯部部長劉建超、中國外交部正部級的副部長馬朝旭,都曾是輿論熱議的接替秦剛的熱門人選。但結果顯示,接替秦剛的是王毅。7月2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決定免去秦剛兼任的外交部部長職務,任命王毅為外交部部長。

王毅早在2013年就是中國外長,2018年當選為國務委員後兼任外交部長。中共二十大後,王毅升任政治局委員,接替楊潔篪擔任中央外辦主任一職。此番再度擔任外交部長是政治局委員高配履職,出人意料。

雖然秦剛目前仍然是主管外交的國務委員,但王毅再次成為外交部長基本上意味着秦剛的國務委員職務是虛職。為什麼中共在考慮外交部長人選時選擇了讓王毅以身兼數職的方式代勞,而不是平調或者提拔新人?

2023年7月26日,中國政府網的訊息顯示,秦剛仍然是國務委員。(中國政府網截圖)

外交部長在中國政治體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是做中國對外工作的頭面人物,更換外長是重大人事變動。中共二十大與今年兩會後,中國各項人事安排已經塵埃落定。中國涉外各部門大員的人選,每個人發揮何種作用的整體排兵佈陣已經確定。

因外長空缺而進行全新的人事安排,將會影響一連串的人事穩定,導致已經開啟的工作進程再次出現變動。秦剛被免職屬於突發事態,如果調其他部門的大員擔任外交部長會打亂整個外交人事四梁八柱的安排,並不合適。

外交部長一般是中央委員級別,而根據中共黨章,中央委員會委員的名額,由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在秦剛還是中央委員的情況下,新提拔的外長在黨內級別如果無法達到中央委員,其政治活躍空間往往是有限的,這不符合外交部長位高權重的特性。

如果在黨內重新提拔中央委員,從組織程序來說,並不是一時半刻就可以實現的。因此事急從權,王毅高配履職,是保證政治穩定情況下的選擇,且秦剛此前火速升遷帶來的外交人事地震,也會在王毅高配坐鎮下回歸平靜。

中國官方只披露秦剛被免去外交部長,並未披露相關原因,分析認為秦剛「消失」一事遠未結束。(Reuters)

對外而言,中國如果換一個新外長,這個人選無論是跨部門調動還是從低階官員中提拔,各方對其都需要有一個全新的認識過程。

現階段,中國的經濟復甦形勢並不樂觀,對美對歐關係處於關鍵節點,外部挑戰空前嚴峻,這些狀況決定了需要有一個可以在對外溝通等方面無縫對接的人來實現外長人選的過渡,曾經長期擔任外長的王毅熟知外交細節和進度,有利於消除秦剛被免之後的影響。

秦剛無法履職,這一情況是突發狀況。外交部長人選的重要性決定了中共不會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推出新人。即便是用新人,也需要一個甄別過程。高層出面高配履職,更大程度上是維穩性、過渡性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