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剛被免職前「消失」一個月暴露了什麼?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北京時間7月25日,「靜默」了一個月的秦剛終於有了官方消息,經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表決,秦剛被免去兼任的外交部部長職務,任命王毅為外交部部長。被免職後的秦剛,目前依然是國務委員,為副國級領導人。

秦剛被免去兼任的外交部部長職務。(新華社)

過去一個月,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秦剛的狀態和去向。各方試圖從外交部記者會以及中共高層會議的通稿中尋找蛛絲馬跡,但中國官方要麼以「健康問題」搪塞,要麼乾脆顧左右而言他。

時下,靴子已經落地,但回看整個過程,至少暴露出兩個維度的結構性問題:

其一,外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知經由秦剛事件的催化,將進一步固化。

中國崛起作為百年變局最大的變量,在21世紀伊始即開始倒逼世界其他國家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認識中國尤其是認識中國共產黨。基於20世紀以來的內部革命與變局,再加上社會主義陣營在美蘇冷戰中敗下陣來,外界對中共、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始終停留在專制、封閉、落後的向度。基於此,中國自身現代化的過程,一方面是「衝擊—反應」的產物,一方面也是不斷祛魅、不斷自我更新建立現代政黨的過程。

但秦剛事件,讓這樣的努力大打折扣,至少從外部觀感來說,不斷強調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中共,在如何應對外部輿論的問題上,還在故步自封,面對洶湧輿論,寧願當鴕鳥,這樣的應對方式無疑進一步加劇了外界的猜疑與想像。

其二,面對今天高度意識形態化的國際政治,以及中共在國際輿論場話語權的先天不足,接下來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如何做好國際傳播,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尤其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劇的當下,內部社會矛盾不斷積累,原本依託於內部民族主義凝聚共識的模式,正在變得缺乏號召力。

具體到秦剛事件中,從中共角度看,實則在按照既定的步驟「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且從王毅重新接任外交部長的安排來看,秦剛事件確實事發突然,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也是罕見地提前一天才對外公佈召開時間,但這樣的節奏顯然與外界需要的國際傳播不同步。以至於過去一個月,圍繞秦剛去向而起的猜測四起,其中不乏各種聳人聽聞的陰謀論。

所以,雖然秦剛個人的去留對中共對外政策影響力有限,畢竟秦剛才上任不久,但以其消失一個月的事件作為載體,卻也暴露了中國對外交往過程中面臨的結構性困局。能否突破甚至超越這樣的困局,能否以此為契機建立某種有效的應對機制,是秦剛被免職之外,對內和對外都需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