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倒戈(三):俄烏戰爭結局 決定埃爾多安與美俄的三角關係

撰文:劉燕婷
出版:更新:

最近,因為釋放亞速營(Azov Battalion)指揮官、同意將瑞典入北約議定書提交議會批准,土耳其與俄羅斯的關係引發了外界議論。與此同時,美國的角色也吸引各方關注,因為土耳其的種種動作,被視作是對美關係的「再平衡」。

近年來,土耳其雖是北約成員國,卻與俄羅斯持續曖昧不清,例如2017年土耳其堅持採購俄製S-400導彈,便讓美國一怒之下暫停對土交付F-35戰機。2022年2月俄烏戰爭爆發後,土耳其又在美俄間來回擺盪,既在北約議題上一度示好俄羅斯,又提供烏克蘭TB2 Bayraktar無人機,更在俄烏會談、《黑海糧食協議》上展現調解姿態。

從現實政治的結構來看,土耳其的擺盪其來有自。一來,美國與北約的軍事行動,確對土耳其周遭形成安全衝擊,包括入侵伊拉克、在敘利亞扶持庫爾德武裝、支持希臘將愛琴島嶼軍事化等;二來,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轉向,也讓土耳其、沙特等國質疑華盛頓的安全承諾效力,產生「不能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的風險意識。

而從美國的立場出發,其當然不樂見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騎牆,卻又無法與土耳其徹底決裂,關鍵便是後者的特殊戰略地位:既連通歐洲、巴爾幹、中東、高加索和中亞,更擁有北約第二大軍事力量,土耳其的英吉利克和科尼亞空軍基地駐有其他北約成員國部隊,伊茲密爾則駐有北約盟軍陸軍聯合司令部(NATO Allied Land Command)部隊,庫吉克還部署了美國雷達預警裝置,是歐洲導彈防禦運行系統的一部分。

而俄烏戰爭既牽涉北約議題,又牽動歐亞之交的地緣政治,自會讓土耳其的前述特殊性放大數倍。這或許便是土耳其即便「叛逆」,卻始終沒有招致美國「致命」懲罰的關鍵。此後伴隨戰火持續、可能結局成形,土耳其的利益認知與可扮演角色將持續變化,進而影響到與美俄的三角關係型態。

2023年7月10 日,北約峰會前夕,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Tayyip Erdogan)、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Ulf Kristersson)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在立陶宛維爾紐斯舉行會議。(Reuters)

俄烏消耗戰下的土耳其

首先觀察土耳其面對眼下戰局的考量。如今的俄烏戰爭已打成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俄羅斯無法取得足以結束衝突的決定性勝利,烏克蘭雖失去近20%領土,卻依舊強悍抗敵,雙方在膠着戰線上來回拉鋸,暫時看不到和談契機。

理論上來說,戰爭的持續能讓土耳其來回平衡美俄關係,實例似乎也有這一跡象,例如土耳其就與聯合國共同推動了《黑海糧食協議》的簽署,以及舉辦俄烏外長會談、促成戰爭以來首次美俄情報高官會晤。但從現實視角來看,在戰爭火持續的情況下,美俄對土耳其的不同場域吸引力,還是存在差異。

以經濟場域為例,土耳其確實因為俄羅斯遭受制裁,吸引到了不少撤出俄羅斯的西方企業;以盧布支付俄羅斯天然氣,亦能部分緩解土耳其的外匯危機。但俄羅斯的經濟能力因為戰爭受損也是不爭現實,對於迫切需要外國直接投資(FDI)的土耳其來說,戰事久持必然影響俄羅斯的對土投資能力,連帶挫傷俄羅斯對土耳其的經濟吸引。

故可以發現,土耳其面對俄烏戰火持續,開始了各種經濟要價。例如,有鑑於俄羅斯眼下亟需國際盟友,基本上不太可能對土祭出經濟制裁與懲罰,土耳其便開始了反向「敲詐」,在2022年12月要求俄羅斯對輸往土耳其的天然氣進行25%的價格折扣,以強化里拉的貨幣地位,並讓土耳其更有餘裕緩衝能源價格上漲,助推埃爾多安的2023年總統選情。

2023年5月29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成功連任在位於安卡拉的總統府向支持者發表講話。(Reuters)

只是平心而論,土耳其的要求確實有些趁火打劫,據土國官員表示,「土耳其希望折扣適用於2023年的支付款項,追溯到2022 年之前支付的一些款項。如果土耳其不能得到所希望的折扣水平,那麼俄羅斯最好將付款推遲到2024 年。」而由2023年5月土國官員透露「俄羅斯已准許土耳其延後支付一定能源費用」來看,普京(Vladimir Putin)可謂打落牙齒和血吞,同意了土耳其的漫天要價,這也反映俄羅斯希望維繫俄土關係的考量。

此外,土耳其也降低了與俄羅斯的防務合作。例如在S-400議題上,俄方就曾於2022年8月透露,俄羅斯已與土耳其簽訂新約,土耳其將依據合約購入第二批S-400,俄方甚至允許土耳其在地化生產某些S-400所需零件。如此說法引來土耳其國防部的嚴正駁斥,稱俄土雙方並未簽訂新約,「第二批次的買入,原本就包含在最初計劃的相關合約中。」

時至今日,俄土都未再有防務合作的新進度。究其原由,一來是因俄軍表現降低了俄製軍備的吸引力,二來是因美國與北約顯然也開出不錯條件。例如土耳其生產TB2 Bayraktar無人機的公司已準備至烏克蘭設廠,預計在2年內正式啟用運轉,有鑑於烏克蘭當下捉襟見肘的財務情況,土耳其此舉顯然是受美國與北約支持,並承諾提供某些優惠與「未來市場前景」,才能吸引土耳其前來投資。

從能源至防務議題,可以觀察到俄土關係並不如某些分析所向想像的,形成了「背靠背的戰略同盟」、或是所謂「反美歐亞大同盟」。土耳其與美國的互動確實存在問題,但這不代表俄土兩國就能親密無間,美土齟齬給了俄土合作機會,但俄土互動的極限,也終究會讓土耳其進行對美「再平衡」。此次埃爾多安能在瑞典入北約一事上鬆口,也必然是與美國進行了某種利益交換,不論是外界盛傳的F-16升級計劃、爭取到了來自歐美的直接投資,或是埃爾多安擺上台面的「加速土耳其入歐盟談判」。

2023年7月10 日,北約峰會前夕,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Tayyip Erdogan)、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及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Ulf Kristersson),在立陶宛維爾紐斯舉行會議。(Reuters)

應對俄烏戰爭的可能發展

然而,這不意味土耳其將徹底倒向美國,只要戰爭持續進行,土耳其都有大概率會在美俄之間來回「再平衡」。而不同的戰爭結束情境,則會讓土耳其產出不同的利益認知,並與美俄進行不同狀態的三角關係。

首先,是俄羅斯從烏克蘭撤軍的結局。當然,從眼下的戰場現實來看,這一事件的發生概率極低,卻不是完全沒有討論空間。由土耳其的立場出發,這一結局未必會伴隨西方解除對俄制裁,故俄土經貿要回升至戰前水平的機率不高,但土耳其最擔心的恐怕不是兩國經貿,而是俄羅斯撤軍後引發的內外不確定性。

從戰情發展來看,俄軍之所以竭力維持佔領現實,是因其已無力達成開戰之初宣稱的兩大目標:要求烏克蘭裁軍的「去軍事化」,以及逆轉烏克蘭反俄趨勢的「去納粹化」,故只能退而求其次,鞏固對烏克蘭的佔領現狀,一來擷取烏克蘭東部的工業發展紅利,二來對內進行政治交代。但若戰爭結局真如烏克蘭開出的談判前提:俄軍全數撤出烏克蘭,包括「公投入俄」四州與2014年便淪陷的克里米亞,俄羅斯便等於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普京也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政治風暴。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於7月12日在立陶宛維爾紐斯舉行的北約領導人峰會期間舉行新聞發布會。(Reuters)

在此情境下,土耳其的擔憂主要聚焦兩個層面:第一,普京一旦被架空或取代,新掌權的俄羅斯領導人是否還有容忍埃爾多安擺盪的空間?第二,俄土在黑海、敘利亞、利比亞、南高加索都存在競合關係,俄軍在烏克蘭戰場的失敗,會否導致莫斯科出於「補償心態」,選在其他戰場發動攻勢?總的來說,土耳其未必樂見俄羅斯在烏克蘭大獲全勝,卻也絕對不願俄羅斯發生權力風暴,以至安卡拉蒙受池魚之殃,且俄羅斯一旦嚴重衰弱,土耳其將喪失對美擺盪的底氣。故俄羅斯撤軍烏克蘭的結局,恐怕不是埃爾多安的理想情境。

而美國的視角同樣複雜。從美俄博弈的維度來看,華盛頓當然希望莫斯科主動撤軍、結束戰爭,好讓西方保有政治正確的完美光環,不必勸烏克蘭「領土換和平」;但從區域穩定的視角來看,美國也不得不考慮俄羅斯出於「補償心態」,選在敘利亞等地發動攻勢的可能。而有鑑於俄羅斯與伊朗同樣支持敘利亞政府軍,只要俄軍對叛軍發動攻勢,幾乎可以等同伊朗在敘利亞的影響力也連帶上升,如此一來就可能激化以色列的軍事回應,此外一旦俄軍與庫爾德武裝交火,美國選擇協助後者,又必然會引發土耳其不滿,可能導致土耳其「再平衡」對俄關係。故俄羅斯撤軍烏克蘭看似是美國的理想結局,卻可能會有附帶的其他成本。

而另一個相對可能的戰爭結局,便是俄羅斯鞏固對烏克蘭的佔領,至於土耳其是否樂見此一情境,取決於俄羅斯的黑海影響力上升到何種程度。對土耳其來說,最壞的情況便是俄羅斯佔領敖德薩,徹底將烏克蘭變為不靠海的內陸國家,此一情境將嚴重改寫俄土在黑海的勢力平衡,並可能影響土耳其為降低對俄天然氣依賴,而進行的黑海碳氫化合物勘探工程;俄羅斯也可能更加要求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的「自由航行權」,迫使土耳其選擇性執行《蒙特勒公約》。

而一旦情況發展到這一地步,美國雖不樂見俄羅斯擴大在黑海的影響力,卻可能意外收穫土耳其、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沿岸國家的親好,因為後者可能出於抗衡俄羅斯擴張的需求,而尋求北約在黑海沿岸的更大存在,例如要求反介入和黑海沿岸區域拒止(A2/AD)支持,或更加頻繁的北約演習。

荷蘭首相呂特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7月12日在維爾紐斯舉行的北約領導人峰會上握手。(Reuters)

然綜觀當今俄軍戰力,鞏固克里米亞與「公投入俄」四地猶有可能,但奪取敖德薩恐怕就是癡人說夢,即便俄羅斯未來要擴大佔領,應也有較大概率是完成對四地的全境統治,而非今日的「不完整狀態」,而如此情境便是土耳其相對理想的戰爭終局。

一來,只要俄羅斯沒有完全佔領烏克蘭的黑海沿岸,土耳其都可以做為俄羅斯、烏克蘭、西方之間的斡旋者,仿照《黑海糧食協議》,在黑海地區倡議建立衝突消除機制,促進烏克蘭商品出口,同時趁機搶占港口商業仲介的市場版圖。當然協議的執行可能會因政治摩擦而波折,例如眼下俄羅斯便暫停執行《黑海糧食協議》,但對土耳其來說,自促成簽署那一刻起,都可算是政治與經濟的加分。

二來,俄羅斯若要鞏固對烏克蘭的佔領,便勢必要長年在此部署軍隊,以免烏軍越過停火線。如此一來,俄軍要在敘利亞、利比亞、南高加索大幅用兵的可能將會下降,當然這不意味土耳其將可「趁虛而入」,卻也至少是壓力的緩解。而一旦俄烏在停火線爆發摩擦,便可能上升為美俄齟齬,如此一來土耳其又有機會持續擺盪,向雙方展現斡旋姿態與要價。

歸根結柢,不論俄烏戰爭如何結束,土耳其都不會徹底歸屬美俄,而是會依照不同情境,繼續與美俄的三角關係,追逐自己的國家利益。

如果俄羅斯撤軍,土耳其的擔憂為何?

普京政權可能受挑戰,俄軍可能加大在敘利亞等地的攻勢與存在。

如果俄羅斯鞏固在烏克蘭的佔領,土耳其有什麼考量?

如果俄羅斯擴大在黑海沿岸的存在,可能導致土耳其更加偏向北約;如果俄羅斯只是鞏固對克里米亞與烏東四地的占領,土耳其將更有商業與政治斡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