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中東「訂單暴增」 熱錢湧向更多獨角獸企業
中東的市場和資金,中國的市場和技術,正在熱情地雙向奔赴。
前腳沙特剛剛投了高合汽車400億,後腳阿聯酋又投了蔚來汽車近八十億。兩個石油大國,為什麼紛紛看上中國新能源?
原文刊載於微信公眾號瑞承,香港01獲授權轉載。
中東的熱錢,正湧向中國更多「獨角獸」。中東出錢,國內企業出項目,他們投了什麼?
同時,中東市場的熱度也備受矚目。
總量超過1億噸卡塔爾能源公司答應在未來的27年裏持續為中國輸送液化天然氣;中國的光伏正出海到中東;被卡塔爾視為國寶的、全球最大單一氣田——北方汽田,在接下來的擴容項目裏邊,中國還將獲得部份的股權。中國企業和中東的合作談了一筆又一筆,其中有哪些機會?
01 造車新勢力為何成了產油國投資「香餑餑」?
6月20日晚,蔚來官宣,已經與阿布扎比投資機構CYVN Holdings簽訂股份認購協議。CYVN Holdings將通過定向增發新股和老股轉讓的方式進行總計約11億美元(約合79億元RMB)的戰略投資。
CYVN Holdings是什麼來頭?
它是阿布扎比政府持有多數股權的投資機構。該機構的董事長,就是阿布扎比的財政部部長,同時還擔任阿布扎比央行副主席、主權基金ADQ副主席,以及主權基金ADIA和石油公司ADNOC董事。
眾所周知,阿布扎比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聯酋)七個酋長國裏,面積最大的,佔全國總面積的86%,總人口的42%。
所以,CYVN Holdings對蔚來汽車的這筆投資,可以看作是阿聯酋國家隊直接下場了,是帶着濃濃官方色彩的投資。
它意味着,阿聯酋相信我們中國的電動車企業,看好我們在新能源領域上的發展前景。
而這已經是中東國家近半個月以來的第二次向中國新能源車企伸出橄欖枝了。
就在6月11日,同為沙特投資部與華人運通簽署了一項價值210億沙特里亞爾 (約合400億RMB)的協議,雙方將成立從事汽車研發、製造與銷售的合資企業。
沙特和阿聯酋這兩個中東產油國家,明明是燃油車時代的最大獲利者,為什麼要在新能源車上投入大量資金?
有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資源詛咒危機。
石油儲備是有上限的,總有挖完的一天。而且,當下世界能源格局也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零碳背景下,各國都在尋找更加清潔的解決方案,頁岩氣、太陽能、氫能源等眾多能源技術正在持續發展。這也進一步可能打破中東國家在石油的壟斷優勢。
所以,中東土豪自然要未雨綢繆考慮經濟轉型,避免被時代拋棄。
如今大多數中東國家,無論是產油國或非產油國,都將發展綠色經濟、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為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戰略。例如,阿聯酋早在2017年就提出提出「2050年能源戰略」。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車自然成了中東市場,尤其是沙特和阿聯酋的新投資熱點和經濟增長點。
第二,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具備顯著優勢。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無論是技術、產品還是供應鏈的成熟度,在全球範圍內,都有突出的影響力。
中國有眾多新能源車企、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密集的補能網絡、成熟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競爭已經白熱化的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技術……而這些也造就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突出的性價比。
所以,無論是投資中國新能源車企,或引進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對於中東投資者來說都是頗具價值和潛力的選項。
02 中東資金湧向中國「獨角獸」
中東有資金、中國有技術和市場,這樣的情景不僅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在中國其他領域,中東的資金也正在湧入。
在剛剛舉行的「中阿企業家峰會」上,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升表示,到2030年,中東主權基金的投資資本預計將增加到10萬億美元,屆時,可能將有超過10-20%,也就是1-2萬億美元的投資將投向中國。
中國風險投資機構,正在接收來自中東的資金。
中東出錢,國內企業出項目,中東投資者偏好哪些方面的投資和中國的機會呢?
全球十大主權財富基金中,中東國家足足佔據四席。據另類資產研究機構Preqin研究顯示,截至2022年,中東主權財富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總額高達3.64萬億美元,佔全球主權財富基金總額的1/3。
從公開的資料中可以發現,2023年開年以來,來自中東的資金正在流入中國,並且特別關注前沿科技、生物醫藥、新消費趨勢等領域。
例如,中東最大的國家沙特的公共投資基金(PIF),在2021年底,向中國證監會提交了QFII(合格境外投資者)申請,到了2022年2月,其香港辦事處已經開張。
此前,PIF在中國就已經頻頻出手投資。據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全球家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高皓等所著的 《主權財富基金「沙特模式」:PIF的全球化與本土化》不完全統計,PIF在2017-2021年的海外股權投資總額約為608億美元,其中對華投資總額約122億美元,佔比20%。
行業分佈上,涉及對中國的13筆股權投資(含追加投資),有4筆投向在線教育(作業幫3筆、掌門一對一1筆),4筆投向網路(小紅書1筆、口碑網1筆、客路旅行2筆),2筆投向軟件服務(Keep 1筆、貨車幫1筆),1筆投向商業地產(WeWork),1筆投向醫療健康(平安好醫生),1筆投向零售(瓜子二手車)。
近期,中東和中國之間,還有更大規模的金錢流動。
據媒體公開消息,就在中阿企業家峰會上,第一天就簽署了總值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16億元)的投資協議,涵蓋30多個行業,包括技術、可再生能源、農業、房地產、礦產、供應鏈、旅遊和醫療保健。
在峰會之外,投資也在持續發生,例如在今年5月下旬,沙特阿美支持的風投企業「Prosperity7」宣布向總部位於上海的輔助駕駛技術初創公司宏景智駕(Hyperview)投資「數千萬元人民幣」。
除了沙特,阿聯酋也在高調投資中國。今年5月,阿聯酋舉辦了專門針對中國企業家的會議。據該國官方媒體發布,該國接待了中國的「前50名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企業),並啟動了「阿拉伯—中國獨角獸投資秘密會議」。
這是雙贏的合作。
在過去幾年中,中東各國政府都宣布了計劃,投入巨資重塑經濟,以實現未來的可持續增長。深度參與中東轉型,是各國都想爭取的機會,而擁有寶貴的基礎設施和製造技術的中國公司,自然也在其中。
而對中東國家來說,中國有技術、有市場,與中國合作也是中東國家成功轉型的關鍵驅動力之一。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基於中東國家自身戰略規劃,滿足產業需求的在中國投資正變得愈來愈多。
不少中東LP希望通過投資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同時藉此實現經濟轉型。產業投資成為中國與中東之間的「雙向奔赴」。
03 出海中東熱
在中東資本向「東」看的同時,中東也越發成為中國企業出海的熱門地區。
例如,當歐美醖釀對中國光伏開展又一輪打擊的時候,中國光伏企業把目光投向正向我們張開熱情雙臂的中東市場。
據InfoLink數據顯示,2022年,中東全年累計從中國進口11.4GW光伏組件,相比2021提升了78%。以往的中東市場,進口組件的主要是巴基斯坦、以色列,而2022年,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兩國則出現了大幅度增長。
沙特阿拉伯在2022年相比2021年,從中國進口漲了10倍;阿聯酋則在2022年按年增長340%,一躍成為中國在中東地區最大的組件客戶。
而且,已經不僅僅只是供應組件貨品,中國光伏企業已經紛紛應時而動,直接出海中東,爭取在中東開發光伏太陽能獨立發電項目。
上面說到,6月11日,就在中阿企業家峰會的第一天,中阿之間簽署了價值100億美元的投資協議,其中就涵蓋可再生能源行業。
這對中國光伏企業而言,是很大的市場機遇。
根據中東光伏工業協會(MESIA)統計,中東和北非地區的低碳能源行業,到2030年項目價值將達到2570億美元。這其中,光伏佔項目價值的50%,意味着中東光伏市場將近萬億規模。
中東市場的機會不僅在光伏領域,以沙特為例,能源科技在內的多個技術類的行業也還有其他豐富機會。例如數據中心等數字化新基建、消費品的供應鏈解決方案、金融科技等。
當然,有錢的中東是熱土也是叢林,有無數機遇也有着殘酷的競爭。例如,企業出海除了要和當地的公司建立合作關係,也要在本土建設自己的團隊,開展諸如與政府之間關係的維護等工作。總之,做好品牌,要麼就做當地稀缺的供應鏈,但無論哪個方法,都需要時間積累。出海中東,也需要長期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