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訪美|拜登下重注在印度 錯上加錯再加錯?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正在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的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6月22日時隔七年之後再次到國會山發表演說,成為史上罕有兩度獲邀對國會兩院發表講話的領袖,跟二戰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以至破除種族隔離的現代南非國父曼德拉(Nelson Mandela)比肩。

「民主對抗專制」哪裏去了?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迎接莫迪到白宮與他會面之時,表明美印關係將會是「定義21世紀」的兩國關係,又大讚兩國有着相同價值——完全無視了莫迪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漠視兩億穆斯林權益所造成的「民主倒退」。

對於拜登當局的全力巴結,莫迪也非常知情識趣,打破了上任九年從不在記者會即場回答提問的慣例,「入鄉隨俗」跟拜登一起舉行了聯合記者會直面提問。期間,對於記者質疑印度穆斯林的人權狀況,莫迪表明印度跟美國一樣,「民主在我們的DNA裏面」,以公關手段將美印關係置於拜登「民主對抗專制」的大論述之中。

6月22日,莫迪打破了上任九年從不在記者會即場回答提問的慣例,「入鄉隨俗」跟拜登一起舉行了聯合記者會直面提問。(Reuters)

雖然美國國會有數十位議員去信拜登要求他與莫迪談人權,而莫迪的國會演說也被數位民主黨進步派議員杯葛,但拜登談人權的談法完全沒有美國傳統上的「頤指氣使」,而是把民主、人權等包裝成兩國本來就共同擁有的價值,而雙方就此坦誠地討論過。

大家都知道,拜登的價值觀外交之所以會在莫迪身上出現「例外」,其主要考慮就是要拉攏印度作為圍堵中國的重要棋子。

向來跟從「不結盟」原則的印度更不必公開在中美競鬥(或俄烏戰爭)之中站隊美國,無論是這次國事訪問的美印聯合聲明,還是莫迪的國會演說,都沒有直接提到中國,甚至沒有提到入侵烏克蘭的俄羅斯。(共同聲明中只有「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可間接被解讀成針對中國的字眼。)

6月22日,莫迪對國會兩院議員發表演說。其背後的是副總統賀錦麗和眾議院議長麥卡錫。(Reuters)

這次莫迪國事訪問,跟此前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和韓國總統尹錫悅的不同,並非只有排場而無實質。美印的實際合作項目可算是非常豐碩。打頭陣的可算是國防合作。

力挺印度國防工業

目前,作為全球最大軍備進口國的印度,有近半的軍備也依賴俄羅斯供應,這一定程度解釋了印度在俄烏戰爭之中的中立。同時,印度一直想發展自身的國防產業,甚至推出一系列「出口替代」的手段去扶助國內企業,但成效卻非常有限。

這次,美國在此就大力扶了印度一把。首先,用於美國F-18大黃鋒戰鬥機和瑞典獅鷲(Gripen)戰鬥機的通用電力(GE)F414引擎將會由GE跟印度廠商在印度共同生產——印度自80年代已有國產化戰鬥機引擎的計劃,從來未見成功。

其次,印度亦將花費大約30億美元,購入31架MQ-9B收割者無人偵察機,將大大增加印軍的情報、監察、偵測能力。這些MQ-9B將會在印度組裝,其製造商通用原子(General Atomics)將會在印度設廠。

國會議員爭相跟莫迪握手。(Reuters)

同時,美國海軍將會與印度船塢合作,讓其軍艦可在印度的港口進行維修。進一步而言,美印兩國在也會在深海監測、軍工供應鏈等不同層面加深合作,亦將推動「印美國防加速生態體系」(INDUS-X)網絡,整合兩國的軍工業。

這些合作將會使印度逐步擺脫對俄羅斯的國防依賴,加強印度國內的軍工產業能力,並將印度軍工業整合到美國軍工業的生態體系之中,未來讓印度成為美國印太地區盟國的軍備供應方。

高科技供應鏈為印度留位

除了國防合作之外,美印也理順了雙方的貿易矛盾,終結了六項世貿(WTO)貿易糾紛,雙方將就把印度變成美國「貿易協議法」指定國家展開磋商,先就雙方政府採購進行討論。

在半導體等高新科技領域,一直極力抑制中國的拜登當局更可算是把大手籌碼押在印度。首先,美光(Micron)將在印度興建半導體封裝測試廠房,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將在印度成立商品化和創新中心,泛林(Lam Research)則會向六萬名印度工程師提供半導體相關培訓。

6月22日晚的國宴上,莫迪與拜登舉杯。(Reuters)

印度將加入包括歐盟在內的「礦物安全夥伴計劃」(MSP)。雙方亦將會以Open RAN系統為基礎發展新的通訊科技並推進在量子和高端計算以及人工智能層面的合作。而印度也簽署了以美國太空總署(NASA)為首的月球、火星探索框架《阿爾泰美斯協定》(Artemis Accords),並計劃明年開始在國際太空站進行合作。

在人文合作的層面,美方將會放寬印度公民逗留的限制(去年美國用於技術移民上的H-1B簽證已有超過七成給予印度),雙方將會互相加設使館,並以不同方式擴展學術、研究、航空的領域的人員交流。

莫迪的這次美國行,在印度國內得到排山倒海的一致好評。「創造歷史」等語亦成為了部份媒體的報道標題。莫迪不只得到拜登以隆重國宴款待,他在國會演說之後更因為國會議員太熱情要他的親筆簽名而逗留良久,到白宮接受拜登迎接之時更有在場人士高呼「莫迪」,恍惚是競選集會一般。印度來年即將舉行大選,而印度的國際地位一直是莫迪用以宣傳自己政績的主要劇本之一。這次國事訪問,也可算拜登幫莫迪的助選。

2023年6月22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白宮為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舉辦歡迎儀式。 (Reuters)

但拜登如此全力投資印度,最終真的能得到他想要的回報嗎?

美國政壇的「印度夢」

在國際舞台上,印度經常將自己標榜為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莫迪上台之後,無論是2019年收回穆斯林為主的克什米爾(Kashmir)自治權,還是在阿薩姆邦(Assam)排除穆斯林的公民法,以至最近似乎是因為莫迪紀錄片而對印度多處BBC辦公室的搜查,種種跡象都顯示出印度與西方自由民主漸行漸遠。

但正如匈牙利、土耳其等國一般,「不自由民主」始終也是民主體制。在「民主對抗專制」的框架之下,不少西方人都相信,獨立以來一直打着「不結盟」旗號的印度,最終如果真的要選擇的話,也會站在西方民主國家陣營這一邊。

即使印度不因為意識形態而站隊,印度與中國的邊境衝突,以至兩國在周邊國家以至印度洋地區的影響力競逐,也決定了印度最終將會加入以美國為首制衡中國的陣營。

退一萬步而言,就算印度堅持「不結盟」立場,此刻經濟高速增長(2023年首季按年計算是6.1%)、人口已經超越中國、年齡中位數只得28.2歲的印度,將會無可避免地變成「下一個中國」,最終變成與美國、中國、歐盟平起平坐的經濟強國。扶助印度崛起,不只是回報甚高的投資,更將能壓制中國在印太地區的獨大地位。

在白宮南草坪上飄揚的印度國旗。(Reuters)

這些想法有至少三種錯誤。

其一,在冷戰結束、印度逐漸走向市場化政策之後,美國一直也希望拉攏印度加入「民主國家」的陣營,但從來都沒有明顯的成功。小布殊(George W. Bush)在2005、2006年間已透過與印度達成核技術合作協議,變相接受並非《核不擴散條約》(NPT)簽約國的印度的核武國家地位。2009年奧巴馬(Barack Obama)上台後,時任印度總理辛格(Manmohan Singh)更是其首位以國事訪問接待的外國領袖。

種種巴結之後,印度至今也依然謹守着基於國家利益的「不結盟」原則,其在俄烏戰爭的中立態度,甚至以低價進口俄羅斯原油加工圖利的做法,就已將印度「外交只是交易」的戰略綱領說明得一清二楚。豈料今天的拜登當局又再興起另一場「印度夢」。

其二,雖然美國輿論偏好將印度描述成中國的宿敵一般,可是印度和中國的邊境主權爭議並非全然不可解之事,雙方也一直為此在進行磋商,而印度也透過上合組織和金磚國家組織的成員國地位與中國長期進行交流合作。印度在美國輿論中的「中國宿敵」形象,不只不符合事實,更有可能是印度有意營造的假象——正如在俄烏戰爭中的中立能換得廉價能源的好處一般,在中美競鬥的氛圍中渲染與華交惡也可助印度從美國身上得到源源不絕的利益。

事實上,印度外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早已明確將世界大局定義成各國處於是敵是友關係的多極世界,沒有絕對的敵人,也沒有絕對的盟友。

6月22日,正在聆聽莫迪國會講話的蘇傑生。(Reuters)

其三,要將印度發展成一個堪比中國的經濟體,抗衡其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可算是一手非常長遠也未必會成功的賭注。雖然印度有着龐大而年輕的人口基數,但其教育水平極不平均,只有少數精英能接受到良好的大學教育,至今其全國識字率也只有77%,而其傳統文化深種,婦女勞動參與率長期處於低水平(2012年是27%;2022年則是24%)——人口不必是印度生產力增長的必勝手牌。

同時,即使莫迪任內大大改善了印度的交通基建和數碼基建,而且一定程度簡化了各邦的稅制,但印度的經濟依然存在許外結構性問題,諸如與政府關係良好的企業坐大(2014年以來,六家巨企就佔了印度私人企業投資的四分之一)、保護主義嚴重(例如對小米等中國成功企業的打壓)等。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過去數年更出現了下滑。

雖然在供應鏈多元化的潮流之下,以富士康等為代表的企業都紛紛投資印度,但印度的製造業增值佔GDP比例至2021年的前十年呈現出下跌趨勢,其製造業產出佔GDP比例從2017年至2022年則只由15%輕微增加至17%(服務業產出則由45%升至55%),印度製造業能否靠着供應鏈多元化而跑出,也是未知之數。印度經濟對於其勞力密集的IT服務業的依賴,未來也有可能會受到人工智能的挑戰。

2023年6月22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白宮為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舉辦歡迎儀式。 (Reuters)

目前,印度的GDP低於中國的五分之一,要追過中國據估計也要等到2075年之後。這對於地緣政治的考慮來說是否過於長遠?

進一步而言,印度的崛起也有可能會變成另一種不穩定因素。目前莫迪的印度人民黨有着明顯的「統一印度」(Akhand Bharat),就是認為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緬甸、斯里蘭卡、尼泊爾、阿富汗、不丹、馬爾代夫也屬於「大印度」的想法。本年5月28日揭幕的新印度國會大樓裏面就裝上了刻畫了「統一印度」的壁畫。雖然人民黨的主要政客都不會公開支持「統一印度」的主張,但其內政部長在2019年取消克什米爾自治權的時候就提過這是實現統一印度夢的一部份。莫迪透過推廣瑜伽等國際公關所塑造出的和平形象,未必符合事實。

正如制衡中國一般,下重注投資印度是今天美國政壇罕見的兩黨共識。這最終也許會被證明是又一次的「痴心錯付」。

本年5月28日揭幕的新印度國會大樓裏面就裝上了刻畫了「統一印度」的壁畫。(Twitter@catale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