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尋求供應鍊多元化「中國加一」戰略加速 印度能乘勢而起?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全球跨國企業10多年前就主張「中國加一」戰略,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然而,中國過去的生產成本較低,加上擁有龐大且完整的產業鏈、勞動力資源充沛等優勢,中國的「世界工廠」地位難以撼動。

本文原載於《聯合者報》,撰文范曉琪,香港01獲授權轉載

不過,近年來中美貿易戰及科技戰加劇、中國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COVID-19)防疫「清零」政策對全球供應鏈帶來巨大壓力、地緣政治風險升高等,促使許多跨國公司加強推行「中國加一」。

如今國際供應鏈開始洗牌。獲得多家知名企業青睞的印度,成為中國替代選擇的苗頭愈來愈明顯。

5月,美國蘋果公司(Apple Inc.)供應商富士康在印度南部特倫甘納(Telangana)邦投資5億美元(約39億港元)建廠。印度訊息科技部長錢德拉塞卡爾(Rajeev Chandrasekhar)當時說,蘋果和三星(Samsung)等公司都有意擴大在印度的電子產品生產,這有利於印度挑戰中國作為全球製造中心的地位。

蘋果公司行政總裁庫克(Tim Cook)5月初在蘋果2023財年第二財季財報發布後,多次提到印度對蘋果公司很重要。

彭博社報道,庫克和他的副手們當時在電話會議上大概提及印度20次,並指印度市場處於轉折點,有許多印度人正邁入中產階級。蘋果沒有在財報中披露來自印度市場的收入,但根據之前的報道,1月至3月,蘋果在印度的銷售額近60億美元(約470億港元)。

庫克:圖為2023年4月18日,美國蘋果公司行政總裁庫克在印度孟買出席蘋果零售店開幕禮。(Reuters)

日本索尼集團(Sony)也在打造印度為下一個增長點。5月在東京舉行的說明會上,索尼在印度的負責人N.P.辛到場介紹索尼在印度的業務開拓,並把印度稱為「機遇之地」。

日本經濟新聞稱,索尼安排N.P.辛遠道而來出席說明會,體現集團對印度寄予厚望。索尼集團董事長兼行政總裁吉田憲一郎在說明會上提出「與10億人直接接觸」的目標,顯示擁有超過14億人口是印度成為中國勁敵的一大因素。

根據聯合國估算,4月底印度人口已超過14億2800萬,略高於中國的14億2500萬,取代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Yusof Ishak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梅農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中國人口迅速老齡化,勞動力不斷減少,導致勞動力成本上升,而印度擁有相對年輕的人口和不斷增長的勞動力,比中國更具優勢。

梅農說:「印度與中國有許多共同的優勢,因此可以在某些方面替代中國成為製造基地。印度擁有大量可訓練的勞動力,工資也更具競爭力。加上中產階級不斷壯大,意味着印度國內市場巨大。」

印度有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壯志,因此政府採取多種措施吸引外資。這是跨國企業推行「中國加一」戰略時,優先選擇印度的原因之一。

2021年,印度政府推出總額735億盧比(約69億港元)的財務獎勵計劃,獎勵製造商在印度製造和出口手提電腦、平板電腦和個人電腦等資訊科技(IT)產品。5月,當局再加碼,把獎勵計劃的總額大幅提高到1700億盧比(約161億港元)。

印度電子工業協會主席斯里三傑認為,這有助印度成為IT產品硬體製造中心,並增加出口。印度電子和訊息科技部長瓦伊什瑙(Ashwini Vaishnaw)告訴當地媒體,印度的電子製造業在過去8年,以17%的複合年均增長率(CAGR)持續增長;印度如今已是世界第二大手機生產國,2023年手機出口額將突破110億美元(約862億港元),在印度的電子產品出口中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印度手機出口佔電子產品出口總額的46%,其中蘋果iPhone約佔手機總出口額的一半。

蘋果公司:圖為2022年7月26日,英國倫敦的一間蘋果公司商店中的iPhone 13系列手機。(Getty)

業者及專家指出,基建設施落後、官僚主義、貿易政策具保護主義色彩等,導致印度目前在全球供應鏈中仍只是小角色。不過,印度已在進步並迎頭趕上。

根據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數據,印度2021年的製造業出口只有中國的十分之一,但超過了除墨西哥和越南之外的所有新興市場。電子產品是增幅最大的領域。自2018年以來,印度的電子產品出口已增長兩倍。

跨境貿易融資業務專家巴貝(Swati Babe)告訴印度《經濟時報》,印度政府大力推動基建設施和物流發展,有助印度建立靈活的供應鏈。

以印度政府耗資9億美元(約70.2億港元)在喀拉拉(Kerala)邦建貨櫃港口為例,巴貝說:「這個貨櫃港能幫助印度更快地將產品推向市場,提高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

喀拉拉貨櫃港口預計9月竣工,是印度第一個貨櫃轉運港,一旦投入運作,將成為印度通往國際轉運的門戶。

梅農向早報分析時也提到,物流基建設施不足令印度國內跨邦運輸商品和服務困難重重,限制印度吸引外資的潛力。不過,受益於中美之間的地緣政治緊張關係,印度的未來發展可期。

梅農說:「印度在短期或中期不太可能取代中國成為全球製造中心,但從長遠來看,一切皆有可能。」

印度國旗: 圖為2022年7月3日,英國一個球場上的印度國旗。 (Getty)

東南亞地理位置優越 馬印泰越商機大增

「中國加一」戰略主張跨國公司把在中國的部份或大部份投資轉移到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周邊國家。除了印度,地理位置優越的東盟(ASEAN)成員國如越南、印尼、泰國、馬來西亞等,也都是「加一」的首選國家。

東南亞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根據亞洲開發銀行的數據,2022年東南亞的經濟增長率為5.5%,2023年則預期取得4.7%增長,高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全球經濟增長2.9%的預期。換言之,東盟的增長快於全球平均水平。

長期追蹤東盟商業、貿易、監管和投資等消息與數據的網站「東盟簡報」(ASEAN Briefing)指出,東南亞本土經濟的增長、龐大的人口及較低的勞動力成本,為外國企業提供有利可圖的環境。

據統計,東盟10個成員國的總人口約6億6200萬,國內生產總值(GDP)高達3.2萬億美元。到了2030年,東南亞地區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市場。

東盟各國從跨國企業尋求供應鏈多元化的轉變中看到商機,紛紛頒布優惠措施和扶持政策吸引外資,包括減稅、提高營商便利、增加基建設施投資及在經濟特區和自由貿易區提供獎掖等。

越南:圖為2020年5月17日,越南河內一個市場的小販和顧客。(Getty)

越南:「加一」戰略最大受益者

越南一直是「中國加一」戰略的最大受益者,這歸功於當地較低廉的勞動力和航運的戰略位置。單在2020年,越南的製造業就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的58%,出口額也增長14.8%。美國是越南製造產品的最大出口地,其次是中國、日本和韓國。

早在2012年,韓國三星集團就推動「越南第二工廠」投資項目,其中最大的考量就是成本。新華社報道,三星目前在越南投資了約180億美元(約1,411億港元),擁有6間工廠,其中兩家專注於生產智能手機,供應給北美和歐洲市場。2021年,越南產的三星手機佔公司總產能的60%。

除了電子行業,不少鞋服品牌也轉向東南亞市場。越南已逐漸取代中國成為德國運動用品製造商Adidas、美國體育用品公司Nike等運動品牌的鞋類最大生產地。2020年,Nike一半以上的鞋類產品在越南生產,Adidas則有40%。

越南總理范明政2021年公布國家交通基建設施發展藍圖時宣布,要在未來10年內新建4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升級國際機場及港口等基建設施,力求讓越南有機會取代中國成為下個世界工廠。

雖然中美貿易戰讓越南坐收漁利,但更依賴美國市場也令越南受到歐美市場外需減弱的影響。根據越南統計總局數據,1月越南出口額為250.8億美元(約1,966億港元),同比下降21.3%。美國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場,出口額達76億美元(約595.8億港元)。

泰國:圖為2009年3月9日,泰國曼谷一間工廠的工人。(Getty)

泰國:擁有完整產業鏈

泰國是東盟第二大經濟體,也是東南亞重要的汽車製造中心。早在1980年起就有大量外資,特別是日本企業在泰國建廠,因此泰國已建立完整的產業鏈。加上國內外市場巨大、輻射範圍廣闊等優勢,泰國大規模組裝汽車和生產零件的能力,在東盟成員國中相對較高。

除了汽車工業,電子產品及紡織品製造的產業鏈也正向泰國轉移。日本經濟新聞4月引述消息人士報道,蘋果公司正與供應商洽談,在泰國生產手提電腦MacBook,擴大在中國以外的生產。實際上,蘋果過去一年多來已在泰國大量生產Apple Watch。

為了吸引更多外資,泰國政府改善經商環境,簡化申請建廠許可的流程。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首3個月,泰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大型電子項目和其他關鍵行業的投資申請增長了77%至55億美元(約431億港元)。

印尼:人口龐大天然資源豐富

印尼是承接國際企業產業轉移的主要東南亞國家之一,這得益於它龐大的人口、豐富的天然資源及不斷改善的投資環境。

2020年全球疫情大流行及中美貿易戰加劇之際,印尼政府成立特別工作小組,負責吸引從中國向外轉移的外資到印尼。特別工作小組成立後不久,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宣布至少有17家跨國公司有意轉移到印尼,這些公司原本在中國的總投資額為370億美元(約2,900億港元)。

印尼國家統計局2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印尼的GDP同比增長5.31%,創下2013年以來的最高增速;2022年印尼的外國直接投資有456億美元(約3,574億港元)到位,為歷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長44.2%。

印尼也是東盟最大經濟體及本區域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達2.76億。印尼的人口結構相對年輕,近半在30歲以下,意味着它擁有年輕勞動力的優勢。

聯合國人口與發展委員會估計,印尼的勞動力人口預計將從2021年的1.402億增加到2026年底的1.469億。勞動年齡人口的持續增長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令印尼在中短期內受益於人口紅利。

豐富的資源也讓印尼在複雜的國際局勢中獲利。俄烏戰爭後,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印尼作為動力煤、棕櫚油、鎳和鋼等的主要供應國,2022年大宗商品出口創下2920億美元(約2.2萬億港元)的紀錄。

鎳過去主要用於不鏽鋼等產品的生產,但隨着新能源車的發展,作為製造電動汽車電池重要原材料,鎳也愈來愈重要。印尼擁有全球最大的鎳礦儲量和產量,是外來投資的重要領域。

馬來西亞:圖為2023年4月2日,馬來西亞吉隆坡一個市集的顧客。(Getty)

馬來西亞:經濟強勁增長

滙豐銀行環球研究首席亞洲經濟學師、亞洲聯席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5月在一場媒體匯報會上指出,馬來西亞被列為東南亞地區經濟強勁增長的國家之一,也是全球供應鏈重組的主要受益者之一。

馬國2023年首季GDP同比增長5.6%,超出市場預期。同時期,馬國獲得375億令吉(約637億港元)的外國直接投資,主要投資在製造業。

為了提高競爭力,馬國自我定位為區域主要物流中心。馬國投資發展局執行董事(服務與開發)祖愛達指出,物流產業對提振貿易、商業效率及刺激經濟增長至關重要。

基建設施改善、貨運量增加及電子商務結構性增長等因素,讓馬國物流產業取得顯著發展。馬國政府已制定多項計劃,包括推出「2019年至2030年國家交通運輸政策」,以改善物流,並配合電子商務發展,推動港口升級和擴建等,提高生產力與競爭力。

馬國政府還通過發出國際綜合物流服務(International Integrated Logistics Services,簡稱IILS)地位,支持這個行業的企業發展。IILS地位是指能以單一實體的形式,在區域或全球提供綜合和無縫物流服務的公司。馬國未對此施加任何股權限制,至今已有259家企業獲IILS地位,其中223家為馬國本土物流企業,其餘36家為外商。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