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推出「碳關稅」對中國的影響如何?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在烏克蘭戰爭及地緣政治博弈加劇的背景下,世界對於經貿及環境領域議題的關注度在下降。不過,對一些國際市場規則的變化不能忽視,一旦和平到來,對各國經濟起作用的還是市場規則。

當地時間4月18日,歐洲議會投票通過碳邊境調節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簡稱CBAM)。這一對歐盟以外的部分產品生產收取「碳費用」的機制,就是通常所說的「碳關稅」。在歐洲議會批准後,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還需經歐盟理事會批准,等待最終版法律文本刊登到歐盟公報20天後,立法生效。

歐盟是全球首個徵收「碳關稅」的經濟體,這與歐洲在全球一向堅持較高環境標準的傳統有關。歐盟「碳關稅」政策的主要內容包括兩點:

(1)「碳邊境調節機制」涵蓋的行業包括鋼鐵、水泥、鋁、化肥、電力、氫,以及特定條件下的間接排放和某些下游產品(如螺釘和螺栓等鋼鐵製品)。這意味着,對於上述行業,產品出口至歐洲,當產品在生產地的碳價低於歐盟碳市場碳價時,須通過購買CBAM憑證以補足差價。

(2)「碳邊境調節機制」將於2023年10月1日起開始應用,但2023-2025年為過渡期,其間申報企業只需要履行報告義務;2026-2034年將逐步實施。

這一機制的根本作用是建立新的「碳關稅」壁壘,幫助平衡歐洲工業企業的高碳價成本,使歐洲本地與進口產品公平競爭。簡單理解,「碳關稅」的根本作用是,將歐盟以外的產品生產,置於一個虛擬的歐盟碳市場中,把歐盟碳市場中的「碳成本」體現到進口產品中。與此同時,這一機制將刺激歐盟以外的國家減碳,推動各國建立和擴大碳市場機制。

環保人士在布魯塞爾歐洲議會外面示威,一個大黑球上寫着「踢走有毒的噸」(指溫室氣體)。(Reuters)

歐盟出台「碳關稅」政策,對中國將帶來較為明顯的不利影響。原因在於,中國在全球分工中是「世界工廠」,為世界市場大量生產製造各種產品,同時中國還是工業品出口大國,有大量產品出口到發達市場。長期以來,歐盟還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近幾年才退居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這樣的特點,使中國正好處在歐盟的「碳關稅」政策的約束之下。對中國來說,不僅要大量消耗能源、環境資源為國際市場製造產品,還要承擔由此產生的「碳成本」。在某種程度上,「碳關稅」對中國來說是不公平的。

在歐盟「碳關稅」目前覆蓋的產品中,現實壓力主要針對鋼鐵和鋁。歐盟「碳關稅」覆蓋的國家中,鋼鐵和鋁的最大來源國均為中國。不過在中國對歐總出口中,鋼鐵和鋁的比重並不高。據業內人士提供的數據,2022年,中國鋼鐵產品對歐出口額151億歐元,佔中國出口歐盟比重的2.4%;鋁產品對歐出口額45億歐元,佔中國對歐盟出口總額比重的0.7%。至於中國對歐盟的化肥出口量更少,只有3.3億歐元,佔中國出口歐盟總額的0.05%;水泥出口只有1000多萬歐元,總量2.1萬噸,而中國一年的水泥產量是20多億噸;2022年歐盟僅從中國進口了價值3134歐元的氫;同時,中國不向歐盟輸出電力。

評估歐盟「碳關稅」政策的影響,要關注的不只是直接的產品出口關稅影響多少,還要意識到,世界圍繞碳排放的政策博弈、規則制訂的競爭已經展開。歐盟此次正式出台「碳關稅」政策,已經將這種規則競爭推上了軌道,一旦「碳關稅」政策得到認可,就會成為一種新的國際遊戲規則。實際上,「碳關稅」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有助於確立歐盟在氣候變化時代的遊戲規則制定者的地位。

習近平4月6日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北京會面。(Reuters)

長期以來,中國在類似的國際規則制訂中參與很少,加入的都是別人制訂的規則。因此,對於類似「碳關稅」的新貿易政策,中國需要加強研究,跟蹤問題與趨勢,要力爭參與「碳規則」的制訂工作。比如,針對歐盟對生產國徵收「碳關稅」,中國也要研究相關「反制」措施。過去安邦智庫(ANBOUND)的研究人員曾提出,中國應該創造一種「碳消費稅」制度,對大量進口工業品的消費型的發達國家,可考慮徵收「碳消費稅」——這是一種專門用來與歐盟「碳關稅」討價還價的政策籌碼。

除了直接博弈外,中國還應該意識到,今後圍繞碳排放、綠色發展等概念,還需要建設儘量與國際接軌的碳交易市場、碳定價機制。隨着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趨惡化,「碳達峰、碳中和」行動越來越迫切,碳交易市場、碳定價機制將會成為新的全球博弈的舞台。從氣候政策角度看,當歐盟取消歐洲碳市場免費配額之後,可以刺激本土的工業部門減碳。客觀上,還會迫使歐盟以外的其他國家建立碳市場,擴大碳市場覆蓋範圍,並且提高碳價。

最終分析結論:

歐盟推出「碳關稅」制度,是全球氣候變化領域主動的政策操作,試圖在保護歐盟本土企業、建立國際貿易中的「碳規則」、提升在相關遊戲規則中的主導地位等方面,獲得更多的主動權。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大國,在這些方面需要提前研究和準備,爭取在規則制定階段儘快介入。

本文原載於安邦智庫2023年4月22日的「每日經濟」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