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底多場外訪 窺探跨大西洋關係「裂隙」與中歐關係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2022年已進入最後一個月倒計時。展望2023年,中國面臨的最大的外部挑戰,仍然是來自西方的地緣政治壓力。

具體來說,壓力來自幾個方面。一是美國的戰略調整。美國已將中國列為頭號長期戰略競爭對手,這一新的戰略定位已成為中美關係的長期基本邏輯,也是中國國際環境惡化的「源動力」。二是美國已成功推動西方盟友在對華關係上選邊站,形成了與中國基本「對立」的西方國家陣營。這種「對立」不只是基本態度,還包括在對華關係上的一些共同行動(如經濟制裁)。三是因為中俄關係引發的西方國家對中國的質疑。烏克蘭戰爭重新凝聚了北約、強化了美國對北約的領導力和控制力,也引發了西方國家對與俄羅斯有戰略合作伙伴關係的中國的質疑。

可以預見,上述整體不利的國際地緣政治形勢,將會在較長時間內左右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

不過,以美歐為核心的西方陣營並非鐵板一塊,在跨大西洋的美歐關係中,也存在着一些明顯的裂痕。在特朗普任總統期間,美國與歐洲關係中的裂痕開始加大。一方面,以德法為核心的老歐洲國家追求歐洲的「戰略自主」,默克爾與馬克龍是代表人物;另一方面,特朗普這位非建制派總統以「生意」視角與歐洲算賬,加劇了美歐之間的裂痕。從根本上看,老歐洲國家追求的歐洲「戰略自主」,實際上是觸動了美國的利益,也與北約機制的根本利益有衝突,這為美歐關係埋下了隱患。

12月3日,訪問美國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新奧爾良街頭與民眾握手。(AP)

烏克蘭戰爭暫時彌合了美歐關係的裂痕,重塑了美國對北約的領導作用。不過,隨着烏克蘭戰爭久拖不決,現實的經濟利益摩擦開始起到更大的作用。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法國總統馬克龍日前的訪美之行。據媒體報道,馬克龍在與美國總統拜登的閉門工作會議期間表示,儘管美國拜登政府為遏制全球氣候暖化的努力值得稱讚,但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對歐洲企業「極具侵略性」。 馬克龍警告,如果兩國在更廣泛的貿易問題上不能達致同步,將扼殺歐洲的「很多工作職位」。

「我不想成為銷售美國產品的市場,因為我有和你們完全一樣的產品。」他強調,法國的中產階級也需要就業,「《通脹削減法案》帶來的後果可能是你的問題解決了,但我的問題反而增加了。」馬克龍認為,美國《通脹削減法案》容許對美企補貼的做法,是「分裂西方的選擇」。他還以懇求的口吻表示,美方應「設身處地想想」法國的處境,法國只是想「被當作好朋友一樣得到尊重」。

由於「歷史悠久的美法關係」,拜登政府以極高的規格接待了馬克龍,給足了馬克龍面子。不過,在涉及實際利益時,拜登政府並未讓步。當地時間12月1日,在馬克龍與拜登正式會晤後召開的聯合記者會上,拜登在回應馬克龍對美國產業補貼政策的批評與抱怨時稱,「美國不會道歉」(MAKES NO APOLOGY),他本人親自簽署了這則法案,也不會為此而道歉。拜登僅表示,該法案投入約3,690億美元用於補貼美國新能源等環保產業,規模如此巨大,「顯然會出現一點小問題」,需要對它進行調整。

對此,有媒體稱,這意味着拜登政府要作出讓步,這是馬克龍此行獲得的「意料之外的勝利」。不過,在12月2日的白宮新聞發布會上,白宮發言人皮埃爾卻給出了不同的說法:「我們沒有任何計劃要重返國會來對《通脹削減法案》進行修改」,「我們不會去特意處理這個過程中的任何『小瑕疵』。」

12月初,拜登政府以極高的規格接待了法國總統馬克龍,但拜登拒絕為美國產業補貼政策向歐洲盟友道歉。(AP)

美國與歐洲關係趨於微妙,在對中國的關係問題上也有明顯體現。可以認為,中國已成為全球地緣政治博弈的一塊通用的「靶子」,成為各國在政治、外交上劃分陣營的「試金石」。在拜登政府任內,美國政府一直在煽動所謂的中國「威脅」,並採取了系列的行動對中國施壓。近

幾個月來,美國的行動和言論不斷升級。例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曾表示,希望看到美國及其盟友在對華立場上「日益趨同」。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日前表示,中國對美國公司的威脅越來越大。美國在10月份對中國獲取某些美國開發的技術實行管制。美國不僅自己施壓,還希望歐洲國家加入進來,對中國實施類似的出口管制限制。客觀來看,美國的說法已經在歐洲得到了相當多的認可,歐洲大多數國家認為中國是一個「系統性的競爭對手」,部分國家如英國更表示,中國對英國形成了「系統性的挑戰」。

不過,歐洲國家對中國的態度並非鐵板一塊。有跡象顯示,儘管歐盟在不同場合將中國稱為「戰略對手」,但它正在採取與美國不同的做法。有地緣政治分析人士表示:「歐盟正試圖制定自己的與美國截然不同的中國戰略。這一戰略是關於『降低風險』,而不是『脱鈎』。」

脱鈎指的是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經濟聯繫的系統分離,但對於歐盟來說,這不符合其利益。歐洲統計局的數據顯示, 2021年中國是歐洲商品的第三大買家,也是歐盟進口產品最重要的市場。在歐洲經濟陷入困境之際,中國作為歐洲市場的重要性變得更加重要。有分析人士認為,「在美國試圖將歐盟拉向與中國保持距離的方向時,歐盟則熱衷於與中國保持經濟聯繫。戰爭的經濟影響加劇了這種願望,明年將對歐洲經濟產生更嚴重的影響。」

朔爾茨訪華/朔爾茨訪問中國:圖為2022年11月4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德國總理朔爾茨。(AP)

今年以來,歐洲重量級政治人物已先後造訪中國。如11月初,德國總理朔爾茨訪問中國,並獲得了中國的採購大單。12月1日,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也訪問了中國。有西方分析人士稱,兩次來自歐洲的重量級訪問如此之近,展示了歐洲對中國的現實態度,並預期歐盟與中國的關係在短期內將實際上有所改善。

我們注意到,荷蘭官員最近的表態,也顯示出與美國政府所期望的不同。儘管美國在對華出口高端半導體設備一事上敦促其夥伴收緊控制,但荷蘭經濟事務與氣候大臣阿德里安森斯(Micky Adriaansens)堅持認為,荷蘭以及歐洲「應該有自己的戰略」,「我們必須想清楚——對於特定產品和價值鏈,與中國做生意的風險是什麼。」她認為,「總的來說,我們荷蘭人的看法非常積極,並且一直着眼於同中國保持良好關係。我們與中國有很多經貿往來。許多荷蘭公司在那裏經營。」中國佔荷蘭進口的11%(僅次於德國),佔荷蘭出口的大約5%。荷蘭經濟大臣表示,這種關係「真正促進了對歐洲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創新和貿易。我們也應該珍惜這一點。」 她還表示,荷蘭仍然「非常積極」地看待荷中關係,而在華經營的荷蘭企業正在促進創新和貿易。

從近期的這些變化來看,安邦智庫(ANBOUND)的研究人員認為,在未來,中美歐三方的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關係,將會再度陷入複雜的多方博弈之中。中國與歐美的地緣政治關係雖然難改基本對立的格局,但美國與歐洲的關係在發生微妙的變化。美歐關係變化的新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給中國提供新的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空間,給中國帶來更多的政策選擇。

(Getty)

我們一向認為,在整體不利的地緣政治環境之下,中國在與歐洲發展政治與經濟關係方面需要有與對美國不同的思路和態度,需要採取不同的政策和應對措施。美國目前的所有對華政策是基於一個基礎目標——遏制中國的發展,減緩或消除中國挑戰美國霸主地位的可能性。但是,歐洲的目標則與美國的有很大的不同。作為多個國家形成的鬆散國家聯盟,歐盟不可能如同美國一樣,有着完全一致的外交與經濟利益,歐洲多個國家必須要考慮各自的經濟利益。為此,中國在對歐關係上,需要採取與對美國完全不同的策略。對於咄咄逼人的美國,中國可能需要在保持合作的大框架下,保持多一些的「鬥爭」姿態與策略。但對於歐洲,中國則需要保持更多的柔軟姿態,以促進經貿合作、做強經濟紐帶為宗旨,儘量減少對歐洲關係中的「鬥爭」成分。

事實上,中國政府已經採取了類似策略。12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舉行會談時,就中歐關係發展提出了四點看法:一是要秉持正確認知。中歐之間沒有根本戰略分歧和衝突。中方支持歐盟戰略自主,支持歐洲團結繁榮。二是要妥善管控分歧。中歐歷史文化、發展水平、意識形態存在差異,應該以建設性態度保持溝通協商,關鍵是尊重彼此重大關切和核心利益。中方願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舉行中歐人權對話。三是要開展更高水平合作。中方將向歐洲企業保持開放,希望歐盟排除干擾,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四是要加強國際協調合作。習主席所談的四點建議,為今後中歐關係的發展勾勒出新的合作框架。

最終分析結論:

在地緣政治矛盾趨向常態化時,美歐跨大西洋關係中裂隙會隨着經濟利益的糾紛而增大。中國在對歐洲關係上,需要採取與對美關係不同的出發點和策略,持續構建以經濟和貿易為基礎的中歐關係。世界不可能長期停留在極端的地緣政治博弈中,我們應該尋求更加持久的常態化的中歐關係。

本文原載於安邦智庫2022年12月5日的《每日經濟》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