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兩次國事訪問美國創歷史 外交排場能掩飾美歐分裂嗎?
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11月29日晚起將一連四日國事訪問美國,是為法國1958年創立第五共和以來首個兩度獲得美國最高外交待遇的總統。單從這個事實來看,美法關係似乎是在歷史高峰,但正如馬克龍2018年獲特朗普(Donald Trump)國事訪問待遇後鬧翻一般,本年來因俄烏戰爭而看似「一致對外」的跨大西洋同盟,事實上卻隨着歐洲季節轉變一般正有進入寒冬之險。
這次訪問期間,馬克龍一如所料會到訪各種美法關係中具代表性的地點,當中包括首都華盛頓特區旁邊的阿靈頓國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同時向負責設計這個美國首都城市規劃的法國工程師朗方(Pierre Charles L’Enfant)致意。
除了與當地法國社群見面並簽訂如核能層面等的兩國合作之外,馬克龍夫婦30日將到白宮與拜登夫婦共晉私人晚餐。翌日,馬克龍則會在白宮南方草坪上正式受到美軍儀仗隊和禮砲歡迎,並與拜登一同見記者、在橢圓形辦公室進行會面,其後他亦會到訪國務院大樓,與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及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共晉午餐,並到國會大樓與兩院和兩黨議員見面,最後整個國事訪問將會以白宮的正式晚宴作結,參與者將包括美法雙方的政、商、文化界頭面人物。
到周五(12月2日),馬克龍亦會特別到訪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的新奧爾良(New Orleans),成為1976年來首個訪問當地的法國總統,紀念該市由法國人建成超過300年的歷史。馬克龍上任後在國際上努力推廣法語圈國家組織(OIF),以增強由法國輻射全國的軟性影響力,而深受法國殖民時代文化影響的路易斯安那州2018年已成為了OIF的觀察員。
值得留意的是,馬克龍這次訪美也是拜登上任以來首次以國事訪問的最高規格接待外國領袖,整個鋪排可算是給足了長年以歐洲強權自許的法國面子,甚至把經濟實力長期領跑歐洲的德國比了下去。
面子,當然是2017年剛上任數月即花費兩萬多歐元官方開支買化妝品的馬克龍所重視之物。然而,這是訪問也有其實務意涵。剛好在訪問前的一周,法國、歐洲各國和歐盟官員都不約而同地公開表達對美國的不滿,為這次馬克龍的國事訪問訂下了主要議程。
「買美國貨」條款引美歐分裂
在俄烏戰爭後團結對外的美歐同盟,近來因為拜登8月中簽訂的《通脹削減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而漸生矛盾。《通脹削減法》的主軸不在通脹,而是在高達3,690億美元的氣候投資。此法一舉將美國由「氣候政策沙漠」變成了「氣候投資綠洲」,更令美國預計在2030年的溫室氣體減排幅度由30%拉升至40%。
單從氣候影響上看,此法與高舉綠色政策的歐洲目標一致,但問題卻出於《通脹削減法》中的「買美國貨」條款——日、韓兩國一早就公開批評過此法(韓國總統尹錫悅早前被錄得「爆粗」罵美國國會議員正是因為此法),加拿大亦表明會提出綠色投資的免稅額,以免美國吸走投資。
根據法國貿易部長貝希特(Olivier Becht)的說法,《通脹削減法》中有大約2,000億美元資助違反世貿規則。當中,比較受到關注的是美國對購買電動車的7,500美元補貼。根據「買美國貨」的原則,能獲補貼的電動車必須大體上使用北美製造元件和在北美組裝(按:包括與美國有自貿協議的加拿大和墨西哥),變相將其他國家生產的電動車排除在外,間接加大廠商在美國投資生產、減少在別國生產的意欲。相較之下,法國也有類似的電動車補貼,卻沒有要求適用電動車的產地來源。
類似的「保護主義」條款,不止於電動車,還包括大陽能板、風力發電機、潔淨氫能等等。根據不同媒體報道,不少歐洲新能源廠商都因為《通脹削減法》的落實而加大對美投資,減少在歐洲的投資,而業內人士都表明美國的氣候補助比歐洲更具吸引力,其實質援助更時有高出歐洲國家既有援助數倍之遙。例如西班牙能源巨企伊比德羅拉(Iberdrola)未來數年預計就有一半投資落戶美國,而投入歐洲的就大概只得四分之一。
由於美國援助烏克蘭的具體規範和承諾兌現率都遠高於歐洲,歐盟領導層認為美歐的貿易衝突要和平解決為上。雙方在10月25日就已經成立了美歐工作組,專門理順《通脹削減法》帶來的紛爭。同時,美歐去年成立的貿易和科技委員會也將討論同一問題(下次會議在12月5日)。
歐洲的要求非常簡單,就是要拜登當局的「買美國貨」條款同時適用於歐盟產品,以減低歐洲廠商外移的誘因,使歐洲貨與美國貨在美國市場中有較為平等的起跑線。但這個簡單的要求要實現起來卻非常因難。
《通脹削減法》經過民主黨內部持續近一年、幾乎撕破臉的爭執才憑該黨在國會獨力通過,拜登當局肯定不願為該法再冒國會之險。此刻雖有國會議員提出暫緩「買美國貨」條款的執行但,此提案的前路不明。因此,唯一較明確的出路就只有透過拜登當局在執行該法上故意利用「漏洞」,讓歐洲盟友受益——拜登當局正為此與業界商討,但此舉的行動空間很可能非常有限。
而在歐洲能源價格高企本身已讓歐洲工業生產成本大增之際,《通脹削減法》的「搶生意」可算是讓歐洲產業雪上加霜,使「去工業化」成為一大論題。例如全球最大化工企業巴斯夫(BASF)近日就表明該公司在歐洲的廠房須長期削減成本(巴斯夫最近才決定投資100億歐元在中國建廠)。
歐洲反制空間有限
有見及此,歐洲政客已將其不滿放在枱面上,施壓拜登當局回應。法國籍的歐盟內部市場專員布雷頓(Thierry Breton)日前就在法國電視上公開表明,雖然美國是盟友,但有問題就必須拿出來談;他在面對歐盟工業界領袖的會議中更表示《通脹削減法》對歐洲構成「存亡威脅」;歐盟當局早前已正式就《通脹削減法》違反世貿規則的保護主義條款通報美國財政部,不排除雙方有對簿世貿公堂的可能。
法德兩國在11月22日也發表了共同聲明,要求歐盟提出「產業政策」,以維持歐盟企業的全球競爭力,並「阻止第三方國家保護主義政策的負面影響」。有份簽署聲明的法國財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更表示,「我們已進入了新的全球化,中國憑着只保留給中國產品的巨額國家補貼一早就已經在這種全球化之中,而事實是美國也剛剛在我們眼前進入了這個新全球化,去發展在美國國土上的工業產能。歐洲不能成為(舊全球化的最後一人)。」
《通脹削減法》引出的美歐爭執,如今也擴展到天然氣價格和美國軍工企業的問題上。歐盟內部市場專員布雷頓已公開批評美國輸歐天然氣價格過高;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亦引述多位歐洲官員表示不滿美國軍工企業正在因戰爭而大賺特賺。POLITICO又引述外交消息指,當歐洲領袖在印尼G20峰會上質問拜登天然氣價格過高之事,拜登似乎並不知道問題存在;有歐洲官員表示美國對於其政策對歐洲的影響的無知是一個重大問題。
當然,這些延伸問題只是歐方的宣傳把戲,畢竟美國國內包括民主黨州政府的政治勢力早有天然氣留美不輸歐的要求,拜登當局對此始終不聞不問,某程度上已是為了輸氣給歐洲而花費了一些國內政治資本;而在美國武器授烏遠超歐洲之際,其軍工企業的受益也只是美國內部的左手交右手,與歐洲關係不大。核心問題還是在於《通脹削減法》。
事實上,即使拜登最後也無法以一個歐洲能樂意接受的方法解決爭議,歐盟的回應空間也非常有限。整體而言,歐盟的回應有兩大種類,一是報復性行動,二是同等補貼。
在報復性行動的層面,上訴世貿、對美加徵報復性關稅、禁止美國企業參與歐盟採購等等也是在選項之中,不過世貿仲裁機制需時甚久,而且上訴機制早已因美國所阻而長期無法運作,根本不能解決問題;其他歐盟的單方面報復,則有可能進一步撕裂歐美——歐盟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日前就呼籲人們要以烏克蘭的大局為重,「我們需要美國維持支持以讓烏克蘭贏得戰爭」。
同等補貼,則是向來高舉「產業政策」的法國的主張。馬克龍自己就提出過仿傚美國推出「買歐洲貨」的條款,並以與美國對等的財力去支持歐盟內部的綠色產業發展。有趣的是,這也是美國貿易代表戴琦(Katherine Tai)認為歐洲應該做的。不過,歐洲內部卻有對於產業政策將違反世貿規則的顧慮(特別是來自德國的),亦有人擔心歐盟財力不如美國。
但無論最終歐盟以何種方法回應美國(又或者是在內部分歧之下未能作出回應),馬克龍的這次國事訪問,最終大概只能接受以外交排場掩飾美歐分裂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