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錯、錯」:保守黨大會裂痕處處 卓慧思已變跛腳鴨?
經過「小預算」金融動蕩、被迫局部收縮減稅提案之後,英國首相卓慧思(Liz Truss)10月5日在保守黨大會最後一天發表演說,為其首相前路作定位。對於具體政策,卓慧思幾乎隻字不提,只稱自己對國家經濟有三大優先事務,就是「增長、增長和增長」,又將工黨、自民黨(Lib Dem)、蘇格蘭民族黨(SNP)、BBC形容為「反增長聯盟」(anti-growth coalition),稱他們只求更多的稅項、更多的規管、更多的干預,指他們的主張是「錯、錯、錯」。大家聽完她的演說之後,唯一得到的教訓大概就是重要事情要說三遍。
更荒謬的是,卓慧思竟然叫人們回想起「當(她)進入唐寧街之時」英國是在什麼困境之中,「平均能源開支預計急升至一年6,000英鎊」,人們面對「我們70年來最高的稅負」,鼙言:「我拒絕將我們偉大的國家交付到衰敗之中」。恍惚她領導的是剛剛重新執政的政府一般。
事實上,保守黨連續執政己12年。卓慧思本人更是少有從卡梅倫(David Cameron)、文翠珊(Theresa May)到約翰遜(Boris Johnson)三任首相任內也一直留在內閣之中的官員。她自己亦以「忠於約翰遜到最後」的形象而得到草根黨員支持當選黨魁。能源開支、稅負高企的問題,她自己就責無旁貸。
上任才剛滿一個月,卓慧思的淨民望已跌至-59%,比約翰遜下台前的-53%還要低。過去一周的民調顯示,工黨的民望遙遙領先保守黨,領先幅度從17至33個百分點不等。在這個情況之下,卓慧思陳腔濫調的演說,遠遠未能去除保守黨人心中的危機感。
下周國會復會之後,真正的挑戰將接踵而來。
首先,在「小預算」一役,卓慧思在黨內壓力之下被迫在一日之內放棄其撤銷45%入息稅率最高階梯的提案,突顯出黨內反對派的組織能力。反對派的領袖,更包括疑歐派大老高文浩(Michael Gove)。
要記得,卓慧思在黨魁選舉中一開始只得50位黨內議員支持,到最後出線之際也只得113人支持,落後對手、前財相辛偉誠(Rishi Sunak),可見她根本沒有黨內議員的忠誠。其後,在任命內閣之際,卓慧思卻沒有嘗試團結全黨,只任命親信進入內閣,更埋下了黨內分裂的種子。從約翰遜到辛偉誠,都在下議院「後座」吃着花生等待卓慧思失敗。
如今卓慧思剛起跑就馬上失足,可以預見在國會復會後保守黨將很可能出現文翠珊時代的黨內叛亂,任何稍具爭議的法案都難以通過。
在「小預算」造成英鎊大挫、國債債息急升之後,卓慧思已知道「財政責任」的重要,在其演說中多次強調此點。
問題是,無論是其最終過百億英鎊的能源開支補貼,還是價值430億英鎊的「小預算」減稅政策,都沒有額外經費來源支持。由於卓慧思拒絕加稅,唯一出路就是減省開支。其中一大方案,就是將福利開支與通脹率脫鈎,轉而與薪金升幅掛鈎。卓慧思自己被問及此方案時,也沒有開口否認。
豈料黨內反叛就馬上到來。其中,作為卓慧思內閣成員的下議院領袖莫佩琳(Penny Mordaunt)就搶先公開反對方案。某程度上,除非卓慧思不怕經歷內閣地震,否則莫佩琳的表態已使這個向福利動刀的方案「胎死腹中」。
雖然卓慧思在其演說中批評其他政黨「反增長聯盟」所支持的政府管制,然而保守黨自身也有支持政府管制的派系,特別是在頁岩氣開採禁令,以及建屋限制等方面。打破後兩者的規管是卓慧思推動英國能源安全和經濟增長的關鍵政策方向。可以預見,即使「小預算」的政治餘波過去,卓慧思的經濟提案仍然會帶來新一波的黨內矛盾。
在國內情勢艱難之下,卓慧思似乎想靠外交爭取政績。10月6日,由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倡導的擴大版歐盟「歐洲政治共同體」(European Political Community)首次峰會將在捷克布拉格召開。競選黨魁時曾聲稱不知馬克龍是敵是友的卓慧思竟然賞面出席,可算是對歐洲伸出了友誼之手。
擔任外相期間主張由英國單方面撕毀與歐盟有關北愛爾蘭邊檢協議的卓慧思,最近卻推動與歐盟的新一輪緊密談判,甚至希望在未來數周達成結果。目前,北愛爾蘭的親英民主統一黨(DUP)要求廢除北愛邊檢制度,本年議會選舉以來一直拒絕組成政府。到10月28日,如果北愛各派不能組成政府,於法將要重新舉行選舉。卓慧思若能解決此難,將是一大政績。
不過,這種外交轉向,在黨內存在一定的反對聲音。在保守黨草根黨員中有黨內政治名星地位的前對歐談判負責人弗羅斯特(David Frost)日前就表態要求卓慧思在北愛問題上保持清楚的「紅線」。可想而知,如果卓慧思對歐盟妥協,接受北愛爾蘭邊檢協議當中的一些基本規範的話,黨內將有另一波疑歐派反彈。
綜上所述,雖然「小預算」的政治風波暫時平服了下來,卓慧思很可能已變成了一個跛腳鴨首相。而如果保守黨人未能尋得卓慧思以外的出路的話,她也甚至會變成為保守黨十多年連續執政劃上句號的人物。
此時此刻,曾經支持或者包容卓慧恩的保守黨政客,對於卓慧思那一句「錯、錯、錯」大概別有一番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