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首次戰爭動員徵兵30萬 準備冬季大決戰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9月21日發表全國電視講話,進行俄烏衝突以來首次局部戰爭動員,計劃徵兵30萬預備役人員。
此前9月20日當天稍晚些時候,普京還與國內各大軍工企業代表在克里姆林宮舉行了會面,討論了保障國防部相關供應和進口替代項目的實施等問題。普京下令,俄軍工企業要增加軍事工業產能,並要求對提供給烏克蘭的西方武器進行研究。
從20日下令補充改進武器,到21日進行戰爭動員補充30萬兵源。普京的一系列動作表明,俄羅斯要打到底。
同樣在9月20日前後發生的大事件還有盧甘斯克、頓涅茨克、赫爾松和扎波羅熱四個地區將於9月23日至27日舉行入俄公投。四地同時官宣顯然是俄羅斯授意下的統一行動。
俄烏衝突已經半年多,普京為什麼到現在才進行戰爭動員?一開始俄軍從烏克蘭東北部、東部、南部同步作戰,甚至借道白俄羅斯圍攻基輔,大有拿下烏克蘭之意,當時如此重大的戰事為什麼沒有進行戰爭動員?
21日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發表電視講話說在最初階段,烏軍約有20萬人,烏克蘭已經損失了包括傷員在內的十多萬人,即一半的軍隊。在烏克蘭的實力越來越弱的情況下,也就是俄羅斯的去軍事化目標已經大部分實現的情況下,俄羅斯為什麼要進行戰爭動員?
戰局行至中盤,俄羅斯突然加碼火力的用意是什麼?為什麼吞併烏東四州和戰爭動員同時發生?
在筆者看來,這不是9月初從哈爾科夫大撤退之後的潰敗怯戰,而是在為冬季大決戰做準備。
首先,四州入俄是此次軍事行動的明確戰果,這是問題的關鍵。四州一旦加入俄羅斯,烏克蘭是否持續攻擊這四個州有待觀察,西方國家是否支持烏克蘭持續攻擊這些地區還是未知數。攻擊這些地區等於攻擊俄羅斯領土,俄羅斯有可能動用核武器,升級戰事。俄羅斯的行動等於划了一條明確的不能輕易觸及的紅線。
俄羅斯完全拿下烏克蘭是不現實的,但是在烏克蘭多個州開戰軍事行動的實力還是有的。俄羅斯完全有能力以四州為基地前出哈爾科夫州、尼古拉耶夫州同烏克蘭繼續作戰。等於將俄羅斯同北約以及烏克蘭較量的前線前推。北約將觸角伸向烏克蘭,俄羅斯則將戰線從傳統的俄烏邊境線反推到烏克蘭境內為自己贏得了全新的戰略縱深。
普京多次說軍事行動目標未改變,是解放在頓巴斯全境,此番四州加入俄羅斯應該是此目標實現的標誌。
其次,俄羅斯能否捍衛四州入俄的目標成果呢?此次徵兵30萬並優化武器供應,說明俄羅斯準備在烏克蘭進行一場大決戰,此前收縮戰線甚至是從哈爾科夫撤退,是俄羅斯重整旗鼓,籌備大戰的體現。這30萬的徵兵不是戰略恫嚇,而是俄羅斯要畢其功於一役,在烏克蘭戰損過半,人困馬乏之際,給烏克蘭以重擊。實現俄羅斯所說的去軍事化目標。
第三,為什麼選擇現在徵兵籌備決戰?
烏克蘭是否能持續收復這四個州不只是取決於烏克蘭的兵力,還要看西方的軍事支持是否到位,而西方國家是否繼續支持烏克蘭取決於他們對俄羅斯的政治判斷。即將到來的冬季是很關鍵的時間點。
歐洲國家對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依賴只有在冬季的時候才會更加明顯。能源價格飆升,能源供應不足,與不景氣的經濟狀況疊加,如果民怨沸騰,會倒逼不少歐洲國家的領導人重新考慮他們和俄羅斯的合作關係是否要持續。
冬天是俄羅斯能源籌碼能夠發揮效用的最好時機,如果歐洲能夠挺過俄羅斯斷供之後的第一個冬天,那麼俄羅斯的能源威懾實際上是失敗的,俄羅斯不可能坐實這樣的失敗發生。中東的沙特、卡特爾之所以沒有增加供應,是俄羅斯此前數年在中東出兵反恐取得的戰果。有了這樣的外交鋪墊,俄羅斯才敢放手一搏。
俄羅斯的所有決策實際上是層層嵌套的。只有在決戰中對烏克蘭的有生力量消滅,才能確保烏克蘭不對烏東四州發動大規模攻擊,只有在能源供應上重挫歐洲,才能動搖他們支持烏克蘭的決心。只有儘快結束戰爭,才能對沙特等中東國家有所交代。因為能源國家不可能會長期數年配合俄羅斯的對歐洲能源戰。因此,今年冬季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間窗口。
長期的戰爭泥潭,只能是消耗戰,俄羅斯消耗不起,也支撐不起。徵兵、增加武器供應、四州入俄在冬季到來前同時進行,說明俄羅斯希望儘快決戰有一個明確戰果。或許這就是普京所說的竭盡所能結束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