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西釋法】英國議會的小歷史 (下)

撰文:陳子煒
出版:更新:

英國議會的誕生來自於貴族的權鬥,但是由於其性質卻令議會往後必須關及到更多人民的利益。議會經歷了數百年長期的發展,終於漸漸變成一個制衡君主的機構。英國人在議會的發展史上總結出歷史發展應該以漸進方式進行,產生了他們「歷史改良主義」的看法。英國殖民香港時,亦同時帶入了這套思想,植根於現在普遍精英的思想內。

1883年的英國下議院(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英國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藏)

【泰西釋法】 英國議會的小歷史 (上)

英國議會有一項主要的功能確立了它在歷史上有無可取代的地位。大憲章確立了國王向貴族徵稅皆必須召開議會的常規,這造就了其在財政上不可動搖的重要性。即便個別國王比較強勢,並不喜歡召開議會,可是一旦到了需要徵稅的關鍵時刻,再強橫的國王也只能接受現實訴諸於議會。例如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在位時就為了英法戰爭(1337–1360)的軍費向議會讓步,同意所有法律製訂與徵稅都必須有議會與君主雙方同意。而查理斯一世(Charles I)於1628年後解散國會後,卻因在蘇格蘭的戰事需要軍費而被迫重新召開國會。

英國議會與查理斯一世的內戰中的一幕—內斯比之戰(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傳統的封建領主依靠莊園等農業收益為主,其收入其實並不可觀。相反,城市由於貿易和原生工業的發達而累積了比其貴族領主更大的財富。像倫敦和約克這類大城市,更是早於羅馬時代已存在。假若英王需要資金,自然就會向城市動手。故此基於議會徵稅的功能,亦令一些原本與封建政治無甚緣份的人獲得了議會的一席之地。英國的議會中除了神職和貴族等傳統封建階層之外,亦會有大量城市的代表。這慢慢演變成貴族階級所組成的「上議院(House of Lords)」和由平民階級所組成的「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成為今日英國議會兩院制結構的根本。

由於國家所需大部分的金錢也來自於平民,故此這些平民也是反抗王權最為激烈的一群。下議院雖然在制度上比上議院欠缺權威,但卻是真正能提供資金的。在14世紀開始,下議院已經開始經常抱怨重稅,彈劾國王所任命的官員,最後甚至質疑國王本身,要求列出國庫用費清單等。雙方的壓力最終爆發了持續一個多世紀斷斷續續的軍事衝突。查理斯與議會派作戰最終使他本人於1649年被處決,成為英國史上首位亦是唯一一位被處決的國王。1688年議會派又反抗國王詹姆士二世支持天主教而起兵反抗,最後罷黜了詹姆士,更改變了封建繼承習慣扶植詹姆士的女兒瑪麗登位。這場反抗稱為「光榮革命(Glorious Revolution)」,而在戰爭之後更在憲法上確定了議會與國王同為國家主權。

查理斯一世被審判後送上了斷頭台(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自從1707年後,英國君主未曾再否決過議會的決定,可以說自此英國進入了議會主導時代。下議會亦漸漸開放其選民階層,正式成為近代的民主英國。在這樣的歷史脈絡下,難怪英國精英會信奉改良主義。在法國大革命以及社會主義革命的年代,英國百般想維持穩定,恢復世界秩序。所以說其實英式精英思維,才是香港今日「建制」最大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