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如何應付俄羅斯的「能源牌」? 歐盟的「買方壟斷」夢
5月18日,歐盟提出名為「REPower EU」的計劃,期望在2027年前脫離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當中提議眾多,從加購海運液化天然氣,到放寬綠色能源基建的管制都有。然而,在匈牙利獨力阻止歐盟禁運俄羅斯石油之際,「REPower EU」計劃中的「共同購買能源」提案,卻逐漸受到人們關注。
早在本年3月25日,歐盟各國領袖已同意建立所謂的「歐盟能源平台」(EU Energy Platform),讓成員國自願參與,用以集體購買和分配天然氣、液化天然氣和氫氣。由於提案細節欠奉,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多討論。
如今,已同意禁運俄國煤炭的歐盟,卻在禁運俄國石油之上遇阻,除了匈牙利之外,不少國家傳聞也對其經濟影響感到憂慮。集體購買能源,建構一個像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鏡像一般的買家聯盟,以買方市場的佔有率和其所代表的集體政治力量,與供應方討價還價,就成為了另一種可行提案。
本身是經濟學家、前歐洲央行行長的意大利總理德拉吉(Mario Draghi)上周訪問白宮之時,就曾提出過這個概念。正如「賣家獨佔市場」可操縱價格一般,買家也可以聯合起來操縱價格,往建立「買方壟斷」(monopsony)的方向走。德拉吉稱他和拜登都不滿此刻的能源市場,美國不滿石油,歐洲則不滿天然氣,「價格跟供求關係一點關係都沒有」。他解釋其主張是「建立一個買家的卡特爾(cartel)」。
應用在俄國能源上面,這就是利用俄國天然氣因為基建所限,難以在短時間內從供應歐洲變成供應世界其他地方,於是歐盟各國作為買家就可以聯合起來,制定俄國天然氣的價格上限(或者對俄國天然氣實施關稅)。由於俄國難以尋求其他買家,只能繼續供應歐洲,於是歐盟就能將俄國出口天然氣所得利潤的一大部分收回,也不必擔心天然氣斷供的問題。
類似的提案,此前就得到《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Martin Wolf支持。日前到訪布魯塞爾的美國財長耶倫(Janet Yellen)也表示對俄國石油提出「價格機制」是一個可能的過渡措施。
在歐盟委員會的想像中,「歐盟能源平台」就像新冠疫情當中歐盟從各國手中奪過權力,統一購買和分配疫苗的成功事例一般。
不過,「歐盟能源平台」將遇上各種更為複雜的難題。
首先,此計劃屬於自願性質,如果沒有給予歐盟各國能源企業足夠的強迫,要這些企業徹底改變以往的營運模式,與其他原本作為行內競爭者的企業加入到同一個期待往寡頭方向走的組織中,將有一定難度,至少不是短期內能達成之事。而沒有足夠的參與,此組織的市場力量就大大受限。
其次,在針對俄國天然氣的層面而言,不少評論都認為這是歐盟集體發揮買家市場力量的最有利場域,可是,建立「買家的卡特爾」只能是針對俄國天然氣牌的經濟回應,俄國總統普京在國內卻有政治實力去在一段時間內忍受經濟痛楚(甚至只是公開聲言願意忍受此等痛楚已足施壓歐盟),而在沒有其他可行買家的情況下,依然與歐盟「一刀兩斷」、斷供天然氣。到時候,歐盟除了要承受重大經濟衝擊之外,也達成不了馬上施壓俄國,促成停火的效果。
而且,在俄國天然氣以外其他能更容易尋得替代買家的能源出口,以至在全球各種能源市場而言,歐盟的買方市場佔有程度,遠遠未足夠給予其能夠制訂價格、控制供應的實力。如果要以此增加能源供應、壓低能源價格,或者對俄國經濟施加壓力的話,歐盟必須要(聯同美國)實施針對性的次級制裁,即對其他進口俄國或其他被針對國家能源的國家或企業的制裁。觀乎此刻無一西方國家敢對俄國能源的其他買家作出次級制裁,可見其難度和代價之高。
退一步而言,即使不論外在難題,「歐盟能源平台」在歐盟內部也將遇上執行上的重重障礙。其中的一大困難在於分配。回顧2021年初,歐盟統一的新冠疫苗分配,就遇上不同盟內國家的猛烈批評,特別是在國內民眾對分配有不滿之際,布魯塞爾的官僚往往是最佳的「代罪羔羊」。試想,如果全歐陷入嚴冬,天然氣需求急增,在海岸有接收液化天然氣基建的國家會願意與只能靠海岸國家管道供應的內陸盟國一起捱冷嗎?
以歐盟集體力量趨近「買方壟斷」的買家夢想本身也許已是歐盟領袖和官員紙上談兵之際的一場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