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統吃「閉門羹」 烏克蘭「道德牌」恐過猶不及
4月12日,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到訪波蘭首都華沙,原計劃與波蘭及波羅的海三國的總統一同訪問現時較為安全的基輔,卻未有與其他四位總統成行。在德國媒體爆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將拒見施泰因邁爾的報道後,施泰因邁爾本人就承認他原已準備前往基輔,不過此行「看似不受基輔歡迎」。
基輔方面否認澤連斯基拒見德國總統的報道,卻聲明烏克蘭方面將歡迎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而非總統訪問基輔。由於德國總統只是儀式性的元首,澤連斯基的顧問澄清烏方沒有意圖開罪德國,只是希望到訪者能落實包括輸送武器等的直接實際決定,而非止於形式性的支持。
道德施壓
拒絕施泰因邁爾到訪,可算是烏克蘭針對德國「道德施壓」的最新一環。早在本月初,澤連施基已曾高調批評德國前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和法國前總統薩爾科齊(Nicolas Sarkozy)2008年拒絕烏克蘭加入北約,聲言要邀請他們去看看布查鎮(Bucha)的慘況,間接將今天烏克蘭被俄軍進侵,甚至當中牽涉的所謂「戰爭罪行」與德法領袖當年的決定扯上關係。
此舉就引來默克爾的辦公室罕有地迅速發聲明回應,稱默克爾依然支持其2008年的決定。
當中,於2013至2017年任德國外長的現任總統施泰因邁爾更成為了烏克蘭駐德國大使梅爾尼克(Andriy Melnyk)的主攻對象。梅爾尼克本月初在德國媒體上指責施泰因邁爾與德國「過從甚密」,甚至點名與施泰因邁爾有關的現任德國外交事務相關官員,稱他們同樣與俄國有緊密關係,暗示他們有可能影響朔爾茨政府的決策。
「東方政策」的慣性
由於二戰納粹德國入侵俄國帶來重大傷亡的歷史教訓,德國政壇往往存在將俄羅斯攬入歐洲、照顧俄羅斯利益的政策傾向。當中,西德的社民黨(SPD)總理布蘭特(Willy Brandt)1969年實行的「東方政策」(Ostpolitik),主張與蘇俄合作修好,就是西德以至後來德國統一後一直實施到最近的政策。
對於這種情意結,梅爾尼克就稱:「對於施泰因邁爾,對俄關係以往和現在也依然是一種根本性的,甚至是神聖的東西。」
不過,隨着俄國進軍打破了歐洲的和平,德國的態度的確遇上了180度的轉變。在任內親眼看着德國對俄國天然氣依賴程度急速增長的施泰因邁爾,對於來自烏克蘭大使的批評,就公開認錯,聲言其對(現已被叫停的)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Nord Stream II)的支持「明顯是一個錯誤」,指德國在過去「繼續相信了俄羅斯已不再相信的(歐俄)橋樑」,「早該更認真地聽取來自我們東方歐洲盟友的警告,特別是在2014年之後」。
對於烏克蘭而言,認錯是不夠的,德國還需要以行動來證明其悔悟。烏克蘭外長庫列巴(Dmytro Kuleba)就稱德國須以「武器和制裁」來修正過去的錯誤。如今,德國在進一步輸送武器上採取觀望態度,也不願意禁止俄國石油進口,於是就有了這次讓其總統吃「閉門羹」的事件。
「閉門羹」事件未動搖德國支持
從德國政壇和輿論界的回應來看,此事已引來一定程度的不滿,卻暫時未有動搖到德國對烏克蘭的支持。
一向言行小心的總理朔爾茨就指烏克蘭若願意接待德國總統將是好事,只稱事件有點「惱人」,不願多作評論;總統所屬的社民黨國會黨團領袖Rolf Mützenich則稱烏克蘭應當遵守最低的外交標準,呼籲各界支持總統;12日代表社民黨與聯政聯盟另外兩黨議員一同出訪烏克蘭西部的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Michael Roth則對事件表示非常失望;同行的自民黨(FDP)副主席則指烏方態度不友善;德國《世界報》首席評論員亦呼籲澤連基斯不應「踩過界線」。
德國政府的官方表態則稱德國對烏態度不變,將會繼續提供武器。而總統施泰因邁爾也大方呼籲各方團結支持烏克蘭並加重制裁,稱「制裁對我們將有實質的後果和困難,但團結就是要有承受負擔的意願」。
雖然如此,不少德國的評論都認為烏方拒見施泰因邁爾的決定「不智」,對爭取德國政府加多支持烏克蘭沒有幫助,而且也讓朔爾茨在政治上難以在短期內訪問基輔,給予烏克蘭更多的承諾。
德國的遲疑
事實上,在朔爾茨當局2月底宣布德國進入外交、軍事政策的時代轉捩點之後,德國內部的和平主義、務實主義聲音已重新出現,使德國不敢在援烏行動上走得太前。該國部分名人參與聯署反對德國再軍事化,獲得媒體關注;對於朔爾茨承諾的高達1,000億歐元額外軍費,其具體用途也在國會中遇上爭議,工會、企業界和經濟學界也不斷警告制裁俄國天然氣的經濟打擊。
就算是在朔爾茨的聯盟政府中,也出現了對於軍援烏國的分歧。當中爭議聚焦於應否向烏克蘭供應德國製輕坦克以應付俄方在烏東頓巴斯的新攻勢。執政聯盟中的綠黨和自民黨都支持此計劃,而在野基民盟(CDU)也表示響應。
不過由於向烏克蘭提供德製坦克將牽涉德國對烏軍提供訓練、配給和維修支援,朔爾茨就認為這更為進取的援烏行動,需要先行與北約盟友協調一致立場,因此把計劃押後,稱「如果德國(在此)扮演特別角色、走特別的路將是一個嚴重錯誤」。
烏克蘭方面對於德國部分政客的遲疑態度,一直以來也是以烏克蘭人承受俄國炮火得來的道德高地作施壓。烏克蘭駐德大使梅爾尼克在布查鎮的暴行畫面曝光後就曾質問:「我不明白何以德國中有任何人能在看過(布查鎮的)恐怖場面之後,毫不作為,卻能在晚上安睡。到底要發生什麼事才能讓德國加強制裁?」
這種公關攻勢,一直以來也能有效地給予歐洲政客巨大壓力。有傳聞就指,在俄國進軍之初,正正是澤連斯克對歐盟領袖聲言這可能是他們最後一次看到他,才推動各國迅速達成了強硬制裁俄羅斯的共識。
然而,隨着俄烏戰爭的恆常化,以至烏軍自身也傳出虐待俄軍人員的事件,烏克蘭「道德牌」本可預見將遇上愈來愈大的局限。如果烏克蘭的政客對於各有自身實際利害考慮的歐洲國家都動輒不顧情面的將援烏議題塗上最濃重的道德色彩的話,最終有可能反而會引起這些國家對烏克蘭問題的民意分裂,甚至助長了如今隱藏於主流聲音之外的親俄意見,適得其反。
這次德國總統訪烏被拒的事實,明顯已是一項踩過紅線的行動。德國此刻仍然跟着歐美大隊援烏,但如果同類事件持續不斷,特別是近月言論甚為惹火的烏國駐德大使不收歛一些的話,烏克蘭在這個戰事中的關鍵時刻,就有可能要承擔起濫用道德價值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