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局勢|印度待價而沽背後的對華戰略對沖
當地時間4月11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進行了長達一小時的線上會晤。結合目前的國際時事,在輿論看來,此次視頻會晤的主題無疑是美方再次就俄烏問題向印度施壓。
據悉,4月6日,印度譴責了在烏克蘭布查鎮發生的暴力,依然沒有譴責俄羅斯。在2月26日聯合國安理會和3月2日聯合國大會有關俄烏局勢的投票中,印度都投下了棄權票。4月7日,在聯合國大會投票決定暫停俄羅斯在人權理事會的成員資格的投票中,印度再次棄權。
印度也沒有跟隨美國和西方以及「四方安全對話」 (QUAD)的另外兩個亞洲夥伴日本和澳洲一起,對俄羅斯進行制裁。相反,印度表示,可能會接受俄羅斯提出的,以折扣價購買原油和其他大宗商品的提議。另外,印度政府正在考慮俄羅斯提出的一項建議,即使用俄羅斯央行開發的一套雙邊支付系統,以便繞開西方的制裁。
印度的做法令美國不滿。3月21日,拜登曾表示,印度在對抗俄羅斯問題上「立場不穩」。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迪斯(Brian Deese)4月6日說,美國已經告訴印度,印度與俄羅斯構建「更明確戰略同盟」的後果和影響將是「嚴重且長期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援引美國政府官員的報道,該官員說,拜登並沒有在會晤中要求莫迪就俄烏局勢發表明確立場,也並沒有要求莫迪承諾停止從俄羅斯購買能源。
此次會晤之後雙方官員舉行了拜登上任以來的首次美印「2+2」對話,「重申美印全面和全球戰略伙伴關係在確保國際和平與安全方面的重要性。」另據日本放送協會(NHK)4月11日報道,拜登與莫迪表示,將預定於5月下旬訪日。若拜登赴日成行,將會是他上任後首度出訪亞洲。
公開報道中,此次美印總統和官員並沒有就烏克蘭問題產生明顯的分歧,反而就印太問題達成了共識。可以說,美國幾乎等於默認了印度的對俄態度。
美國為什麼對印度網開一面?戰略轉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印度在印太地區的重要性決定了美國不能輕易同印度翻臉。四方安全對話中的日本、澳洲同美國的關係得到了鞏固和加強,印度態度不定則是需要美國不斷爭取的對象。
印度為什麼拒絕美國要求?一是經濟因素,印度作為新興大國,能源消耗大,俄羅斯油氣的打折價格對印度來說是合適的,印度並不希望經濟受到美國的單邊制裁影響。
二是印度同俄羅斯的軍事關係緊密。印軍的俄製武器佔比較高,雖然美國也給出了印度可以選擇美國武器的提議,但是由於替換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且俄製武器性價比更高,印度目前沒有站在美國一邊同俄羅斯關係惡化的空間。
三是印度的外交秉持中立原則,不會輕易在大國間站隊。
第四也是最關鍵的因素,那就是必須執行對華戰略對沖。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林民旺認為,印度政府現在的立場,主要是擔心俄羅斯會被美西方逼到「牆角」,導致俄羅斯在戰略上更加靠近中國,加之巴基斯坦對俄羅斯的強力支持,讓印度「心驚肉跳」。如果印度的立場都比不上巴基斯坦的話,那麼,一旦中俄巴形成可靠的「組合」,印度的戰略環境就將徹底惡化。所以,現在印度不得不「對沖」這樣的影響。
美國能夠諒解印度的對俄立場,本質上是美國的全球大戰略同印度的地區戰略有交集重合,有共同利益。印度也是看中了這一點才敢一直待價而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