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改用盧布交易會導致歐洲「斷氣」嗎?
自冷戰時代西德的「東方政策」開始,歐俄關係的物質基礎就在於能源供應。今天,在美國帶頭禁運俄國能源之際,歐洲的普遍立場只是逐步減少對俄國能源的依賴,即使是要為此冒上「向俄國送錢殺烏克蘭人」之類的惡名,也在所不惜。然而,當俄氣輸歐未有因烏克蘭戰事帶來的西方制裁中斷之際,普京要求歐洲國家改用盧布購買俄國天然氣的決定,卻可能帶來「斷氣」之危。
雖然西方對於俄國的制裁幾乎史無前例,但根據《經濟學人》的分析,在俄國央行大幅加息、要求出口企業將八成外匯收益轉成盧布、股市一度禁止沽空等政策之下,不止是曾跌近四成的盧布匯價有所回升,連實體經濟的影響也未見嚴重——3月以來的通脹只在5%水平左右,諸如耗電量和鐵路運貨量等實時數據也未見大跌。該分析就指,俄國經濟的未來走向除了要看俄國人會否因為擔心戰爭持續而減少開支、俄國廠商能否在外國供貨大舉中斷之下維持生產外,最重要的因為就是俄國的化石能源出口能否持續。
因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才會至今依然不嫌其煩地以道德感召的言辭,去要求歐洲中斷與俄的能源貿易,否則將中止天然氣供應。
然而,在歐洲主要國家繼續購買俄國能源之際,俄羅斯總統普京3月31日就簽署了法令,要求包括歐盟國家在內的48個「不友善國家」以盧布取代歐元或美元去購買俄國天然氣。由於歐洲與俄羅斯的天然氣合約普遍以歐元或美元定價,而包括德、法在內的G7國家早已表明不會配合俄方的違約要求,以盧布購買俄氣。這一種對峙,有可能構成輸歐俄氣的中斷,而此中斷之源不是歐洲制裁,而是俄國的反制。
目前,包括德國和奧地利在內的國家已進入了初步的天然氣配給階段,準備應付俄國斷供天然氣的可能。德法兩國對此都表明已準備好面對一切可能狀況,包括「斷氣」在內。由於4月的天然氣供應付款要到5月才會進行,在歐洲拒絕以盧布支付的前提下,普京最終會否決定斷供天然氣,將在一個多月後揭曉。
根據3月30日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與普京通話後的聲明,俄方同意讓歐洲企業繼續以歐元或美元購買天然氣,只是要將資金放進未被制裁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Gazprom Bank),再由該行轉為盧布。然而,普京翌日簽署的法令卻要求任何在名單上要購買俄國天然氣的國家企業在俄國的銀行開立盧布戶口作交易,即是要歐洲企業以盧布購買天然氣。
事實上,這種要求的政治成分比經濟成分為高。由於俄國政府早要求出口企業將八成的外匯收益轉換成盧布,即使歐洲企業都先購入盧布再為天然氣付款,只是實際上將購買盧布的責任由俄國出口企業轉換到歐洲企業身上,並稍微將此中的八成之數提升至十成。對於支持盧布匯價而言,這其實沒有太大的實質影響。不少分析都認為,要求歐洲企業用盧布支付的做法,只是要迫使他們規避歐美對於俄羅斯央行的制裁去換取盧布,不然就要面臨天然氣斷供,因此可以算得上是普京針對歐洲的反制裁手段。
如果歐俄雙方在此都堅定立場的話,俄氣斷供的確有可能在5月由威脅變成現實。且由於俄國有意將此等盧布交易的要求擴展至諸如石油、肥料等其他出口項目之上,歐俄貿易進一步的割裂,也將迫使其他同樣依賴俄國商品的國家確切選擇其站位。
當歐俄之間失去了持續和好關係的物質基礎,歐洲除了會自然更靠向美國的反俄立場之外,其對能源的需求也將驅使歐洲進一步投向美國。這樣對俄國和歐洲都沒有好處。然而,要解決這場對峙,若非歐洲妥協,就是俄國採用上述的朔爾茨聲明中的方法「方便」了事。至於結果最終會如何發展,如果俄烏戰事遲遲不解,答案一個多月內就自有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