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局勢:金融、能源、糧食與晶片的多重戰線|專家有話說
自2月24日衝突爆發起,烏克蘭戰事已持續月餘。此一變局不僅激化了大國博弈,更誘發了金融、科技、產業場域的混合衝突,從國際支付二元化、能源市場板塊位移,到蓄勢待發的糧食危機,許多原本無涉衝突的域外國家,皆被風暴侵襲。
對此議題,《多維新聞》採訪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長劉孟俊,探討烏克蘭局勢引發的全球金融、能源、糧食板塊變動。
多維:在金融場域,西方多國於當地時間2月27日發表共同聲明,宣佈將俄羅斯數家銀行踢出SWIFT國際結算系統,動作之大,被外界稱為「核彈級制裁」。然在此之前,俄羅斯實已有所準備,包括降低美元儲備、開發本國金融訊息傳遞系統(SPFS)等。
不知您如何看待「將俄羅斯踢出SWIFT」一事?
劉孟俊:俄羅斯有SPFS,就像中國也有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一樣。俄羅斯應該準備很久了,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我認為俄羅斯就有在思考這個問題,也就是國際貿易不僅關係實體貨物,還牽涉貨幣與金融支付。如果俄羅斯沒有獨立的支付系統,必然在面對制裁時受制於人。
細究俄羅斯現在的外匯儲備,其實美元的儲備貨幣比重降得很低,不到20%,只是俄羅斯可能沒料到,歐盟也會加入對抗俄羅斯的陣營。根據俄羅斯央行2021年6月數據,在俄羅斯的外匯儲備中,歐元佔了最大比例,高達32.3%,第二高是黃金,有21.7%,第三高是美元,有16.4%,第四高則是人民幣,佔了13.1%。可以看到俄羅斯確實做了準備,只是歐元比重如此高,可能還是有風險。
而SWIFT本質是金融網絡,這次「將俄羅斯踢出SWIFT」的直接效果,就是逼迫各方選邊,有美國就沒有俄羅斯,只要選了美國,就不能無限制地跟俄羅斯進行交易。這場金融戰對俄羅斯而言,確實相當艱困。
但我們也可以看到,歐洲因為有油氣的能源需求,尤其需要天然氣作為燃料,所以沒有完全堵死俄羅斯,最後還是開了兩扇窗,讓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Gazprombank)留在SWIFT內。從歐美角度來看,這還是直面現實的問題,也就是雖要打擊敵人,卻不能讓自己受到嚴重傷害。
但我個人預判,隨着天氣春暖花開,歐洲對天然氣的需求會逐漸下降,俄羅斯以油氣作為談判籌碼的殺傷力,也會被迫減弱。
多維:SWIFT之爭牽引出另一議題,即國際金融支付的二元化,您認為此舉會否倒逼「去美元化」的加速進行?
劉孟俊:可以看到,俄羅斯正開始用「支付多元化」的概念打這場金融戰,例如當地時間3月23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就宣佈,未來向「不友好國家」供應天然氣,俄方將只接受以盧布付款,而「不友好國家」包含了英國以及歐盟全部27個成員國等,其中有許多是俄氣的主要買家。這麼做一來能反制歐美的聯合制裁,二來是要拉升盧布的重要性與價值,將俄羅斯的能源優勢與貨幣相結合。
另外3月24日,俄羅斯國家杜馬能源委員會負責人表示,未來考慮開放允許「友好國家」以比特幣支付俄羅斯天然氣,這也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思維展現。但會考慮開放比特幣支付,這恐怕反映了俄羅斯嚴峻的經濟局面,否則一般而言,國家不會考慮使用如此高風險的貨幣,這種策略較常出現在資本嚴重外逃的國家或地區,例如伊朗。
其實中美貿易戰開始後,中國也面臨了推動「支付二元化」的壓力,港版國安法施行後更是如此。這次俄羅斯的經驗,堪為中國前車之鑑,現在上海已有石油人民幣市場,未來應會逐步強化擴大;而看到俄羅斯操作「天然氣盧布」後,中國或許也會思考,自己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進口國,未來若能將「石油最大買家」地位結合「人民幣國際化」,將有機會降低美元影響力,其他諸如煤、天然氣等大宗物資,只要中國具有買方市場的優勢地位,皆為可操作選項。
近期沙特方面傳出風聲,表示考慮以「人民幣計價」對華石油交易,這件事或許未必能在短期內成真,但若有實現的一天,便是中國國際影響力的一大提升。
我們可以看到,貨幣就是國力的投射,美國有美元、聯儲局,歐盟有歐元、歐洲央行,中國則有人民幣、人民銀行,如今聯儲局升降息牽動全球匯率,中國自然也會想通過人民幣國際化,投射與建構全球影響力。
這次為何人們說「將俄羅斯踢出SWIFT」是「核彈級制裁」?關鍵便是美元綁定了SWIFT。現在中美貿易戰已經擴散到科技領域、出口管制,我相信中國看到俄羅斯的前例,也會關切未來中美「金融戰」的可能,並做相關準備。
此外除了石油等大宗物資外,中國還有什麼優勢可以操作?我自己想到的是「數字人民幣」,也就是用數碼的方式,將人民幣推向海外,在多個國家連通流動,讓人民幣國際化。當然要達成這個目的,需要技術條件相配合,例如當地必須不缺電、網路流暢,離線技術處理也要精進等。雖然條件醖釀需要時間,但總之是可能選項。
多維:俄羅斯未來或會提高對人民幣的持有,如此便有可能要增加中俄貿易額,或是多進口中國商品,您認為中俄未來會否發展出基於此般趨勢的貿易模式?
此外也有一種想像,例如有鑑於歐俄關係惡化,俄羅斯是否有可能在某些知識產權場域上放棄遵守規約,走類似印度「學名藥」的路線,出口一些在原本知識產權規範下,受到限制的產品給中國,以此強化盧布與人民幣結算機制的運行?
劉孟俊:冬奧前夕,中俄簽訂了30年的天然氣新約,俄羅斯將年售中國百億立方米天然氣,並以歐元定價。但衝突爆發後,經濟制裁隨之而來,現在SWIFT、美元、歐元各管道皆有不便,因此在中俄的天然氣貿易上,或許未來有空間出現「盧布-人民幣」的結算機制。
但現在美國強力施壓,不希望各國存在「灰色地帶」,中國也承受了一定壓力,眼下雖能表態不參與對俄制裁,卻未必能順利推動中俄貨幣的獨立結算機制。而印度這方,聽說可能啟用與俄羅斯的「盧比-盧布」結算機制,但其實印度的油源主要來自中東,倘若這一機制真的啟動,未來究竟能發揮多大規模的效益,還須觀察。
至於俄羅斯有沒有可能做「另一個印度」,我個人認為可能性不高。第一,俄羅斯的科技仍有其獨特性,光看諾貝爾獎得主數量,便可知一二,且俄羅斯的基礎工業能量也不容忽視,因此不太可能自棄優勢,去走「印度仿製藥」路線;第二,俄羅斯社會的動員能力非常強,二戰時蘇聯便曾在隔絕德軍砲火考量下,將佈局歐洲的工業大舉遷往烏拉山以東,這種動員能力持續至今,而同一維度相比較,印度可說是「無法被動員」的國家。
當然此次制裁也對俄羅斯上述優勢遭成一定程度的打擊,例如人才的流失與出走。眼下美歐不僅爭搶離散的烏克蘭精英,恐怕也正在尋覓俄羅斯的出走人才。當然我們也能說,俄羅斯的經濟終將恢復,但恢復所需時間與程度,還是取決於戰爭的結束方式。
如果戰爭能快速結束,俄羅斯便有機會修復與先進國家的市場連結,復原損傷國力;但若戰爭持續久拖,俄羅斯恐怕難以承受。根據2021年世界銀行數據,俄羅斯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規模僅有1.77萬億美元,僅為中國的10%,同年的廣東省GDP高達1.92萬億美元,江蘇省則為1.79萬億美元。俄羅斯國土如此遼闊,卻僅有這般經濟規模,可見仍有許多地區發展程度未達水平,未來仍須仰仗資金與專業人才投入。倘若制裁長期重壓,恐怕會打亂俄羅斯的國家發展步調,加上人才出走流失的衝擊,會讓其陷入悲慘境地。
多維:能源問題是此次衝突另一大重點。有鑑於戰爭開始後,油價一路高歌猛進,美國的通脹亦將受其連動,拜登有意號召各方抵制俄羅斯油氣,卻也急於尋求新油源,降低油價,並讓高依賴俄羅斯油氣者(例如德國)有替代方案可選。
目前看來,說服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增產、解禁委內瑞拉原油、解禁伊朗原油(涉及核協議談判),皆為美國的努力方向。不知您怎麼看待這一發展?
劉孟俊:OPEC這部分,美國不會放棄談判,否則便是將空間讓給中國與俄羅斯,中東向來是個敏感的地方,中美俄都有一定影響力。委內瑞拉則涉及美國對「後院」的掌控,在門羅主義視野下,拉美向來是美國不能棄守的勢力範圍,會與委內瑞拉走到今日境地,是美國犯下了戰略失誤。目前看到華盛頓與委內瑞拉的馬杜羅(Nicolás Maduro)當局談判「以油換債」,其實就是美國有意重築「後院籬笆」的跡象。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美國這些努力,應是為預防俄烏衝突長期化後,全球爆發缺油危機的準備;但我們也不能忽略美國頁岩油商的產業利益,儘管美國眼下看起來持續尋覓新油源,卻也不會讓這一舉動凌駕在自己的國家利益上,前陣子是因油價低迷、頁岩油開採成本又相對高,所以頁岩油商並未積極增產,但未來就很難說了。
從美國的角度來看,要平抑國際油價,除了找OPEC、委內瑞拉、伊朗外,其實還有幾個選項。第一,就是向國際市場釋出戰備儲油,如此一來既能減緩油價飆升,也對歐洲盟友有所交代;第二,就是讓國內頁岩油商加大開採,也能讓市場看到風向,油價就不至於無序上升。但平心而論,美國與其歐洲盟友,眼下也不算太吃力,畢竟冬天已經過去。
多維:德國高度依賴俄羅斯油氣,此次衝突爆發後,只能被迫斷氣北溪二號,但暫無跟進美國的對俄石油禁運;英國雖部分跟進,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卻也立即飛往沙特尋求新油源。在您看來,倘若不妥協氣候目標,歐洲約要多久時間,才能顯著降低對俄油氣依賴?
劉孟俊:這次危機後,我相信歐盟也會加快能源轉型進程,期望減少對俄油氣依賴。
但能源轉型有一大障礙,就是新能源的供電相對不穩,不論是風能或太陽能。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可從兩方面着手:第一是開發儲能技術,例如在太陽能發電量充足時,可將未用完的電儲存起來,風電亦然;第二是開發新的能源,例如「氫能」。但氫能也有保存上的問題,若將氫置於鋼瓶中,瓶身便容易脆化,另外鋼瓶也有一定重量,如果保存容器太重,使用氫能的效益便會大幅縮減,例如汽車就很難帶着笨重鋼瓶到處跑。上述方向都有一定的技術與條件限制,但總之也是努力選項。
至於歐洲要花多久時間,才能顯著降低對俄油氣依賴,這其實不容易計算,但我們可以就現有標準來推估。我這邊立即想到的,就是歐盟在2021年7月14日公布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這個機制規範了碳足跡與碳排放量,未來碳密集型產品若要出口至歐盟,必須先購買憑證(CBAM Cerificates);進口至歐盟成員國的水泥、鋼鐵、鋁、肥料及電力產品,也需向進口國申報其產品的碳排放量。
歐盟當初是規範,自2023年1月1日起,這個機制開始為期三年的過渡階段(transitional phase),2026年起正式實施。俄烏衝突過後,歐盟或許會加速這個進程,縮短過度時程,這部分可以再觀察。但若真往這個方向走,可能會為中國與其他國家帶來壓力,畢竟減碳確實需要中美日相配合,才能發揮效果,OPEC等石油輸出國的壓力就更不用說。
多維:此次俄烏衝突及後續制裁,意外波及自俄烏大量進口糧食的地區,北非與中東國家恐成最大受害者。俄羅斯是世界第一的小麥出口國,此次制裁雖未直接狙擊糧食商品,卻因支付、貨運等因素,影響了俄羅斯的糧食出口。
您認為長期下去,俄羅斯的糧食樞紐地位會否下降?若如此發展,又是何國有能力填補這一空間?
劉孟俊:其實俄羅斯已經出了一招,那就是擬要求各國用盧布購買糧食。3月30日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已經提到,除了要求各國以盧布支付天然氣外,未來俄羅斯出口的石油、穀物、金屬、化肥、煤炭和木材,也可能以盧布定價。由此可見,俄羅斯的策略思維非常明晰。
所以我個人比較擔心的,並非俄羅斯的糧食出口問題,而是今年秋冬即將發生的歉收危機。俄烏兩國都是糧食出口大國,但兩國勞動力如今都有一部分在戰場上廝殺,人們不可能一邊戴着鋼盔、一邊在農地裏耕作。眼下的春夏糧價,或許還不會有顯著拉升,但今年冬麥收成時,因為播種率的下降,必然導致產量下滑。
在這種情況下,要評估全球糧食安全,就必須掌握其他糧食出口大國的採收情況。南半球的話,主要就是巴西、阿根廷、澳洲,就2021年數據來看,他們分別是全球糧食出口排名第二、五、八名的大國;北半球的話,就是美國、中國與加拿大,分別是全球第一、三、四名。若預估到俄烏歉收情況嚴重,其實上述幾國可以現在開始增加播種,或能有效避免糧食危機在今年秋冬引爆。
多維:在俄烏衝突的期程外,中美貿易戰的互動也引人注目。3月2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聲明稱,重新豁免對352項從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
不知您如何評價這一舉措?是否與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有意緩和中美關係有關?
劉孟俊:這種說法可能是期待中美「對峙落幕」的心理所致。其實美國這一舉動,算不上對中國的示好,因為對這些進口商品的關稅豁免,早在2022年前便已決定,這次動作只是「更新」(renew),也就是當初雙方約定的豁免期限已過,經過檢討與評估後,決定繼續豁免。但這一動作,不能影響中美貿易戰的長期趨勢。
外界或許會有一些誤解,認為這與3月18日習拜第二次視頻峰會有關,即似乎雙方會談後,中美關係有所緩和,故美國「釋出善意」。其實就中美貿易戰本身而言,並沒有任何積極進展,因為中美關係並沒有本質的顯著改善,故貿易戰的趨勢很難停下。
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後,中國便持續修法,強化安全審查、外資審查,也積極增強對抗長臂管轄的能力,可以這麼說,美國過去以法律對抗外力的措施,中國這幾年也學了很多。
多維:此次台灣亦跟進經濟制裁俄羅斯,但至今似乎唯有被烏克蘭點名的華碩公司(ASUS)明確暫停出貨至俄羅斯,其餘「禁止與烏東兩地進出口貿易;禁止對俄羅斯的個人、團體、企業與軍事相關團體輸出半導體等產品:將嚴厲審查出口貿易至俄羅斯的產品;必要時將扣留俄籍船艦與班機」等措施,似乎還未看到明確動作。
不知您怎麼看待台灣的應對?目前據傳俄羅斯有意將台積電的訂單轉往中國代工廠,不知您如何看待這一訊息?
劉孟俊:台灣人似乎還是照喝伏特加酒。其實可能美國也不太期待台灣能發揮什麼角色。
華碩事件的脈絡是這樣,烏克蘭副總理兼數碼部長在3月12日在Twitter點名,指稱俄羅斯坦克與導彈之所以能持續發動精準攻擊,「是因為使用了華碩技術」,並以此要求華碩終止在俄業務。長期以來,華碩與宏碁(Acer)號稱「台灣雙A」,在國際上都有一定的品牌形象,這次被烏克蘭點名,雖會衝擊華碩的在俄業務,卻也讓其品牌知名度意外大增。
但烏克蘭的點名其實有些站不住腳,其暗示華碩向俄軍提供定位技術(GPS),但一來華碩GPS系統所用晶片,大多不是自己生產製造的;二來華碩GPS系統也只用在自己的手機產品上,其性質是民用而非軍用。
即便俄羅斯自己的GPS系統當真失靈,迫不得已用了華碩的,民用GPS也根本無法導引導彈。或許是因為華碩個人電腦的在俄市佔率很高(15.6%),在聯想(18.5%)、宏碁(16.8%)後排名第三,所以提供了「俄軍指揮官因為本土電腦失靈,故使用華碩筆電進行指揮」的想像?但總之烏克蘭最後也得到了華碩的捐款。我個人認為,烏克蘭或許還是希望外界加強對俄制裁,達到供應鏈斷煉的效果,所以才會這樣點名。
至於俄羅斯是否可能將台積電代工生產的晶片訂單轉往中國?我認為假如台積電真的對俄羅斯斷供,那麼這是必然發展。放眼國際,能做晶片代工的公司不多,台灣就是台積電(TSMC)、聯華電子(UMC),美國有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英特爾(Intel)也有部分產能可做代工,韓國的三星(Samsung)也可以,中國就是中芯國際(SMIC)。
台灣廠商若都不幫俄羅斯代工,基於當下國際情勢,俄羅斯也不可能去找英特爾。那麼美光(Micron)呢?美光也不行,因為美光做的是內存IC(DRAM);三星雖然兩種都有做,卻也因為政治原因,不太可能接俄羅斯的晶片代工單,格羅方德也是。因此最後能接手的,應該就是中芯國際。但關鍵就是,俄羅斯到底需要哪一等級的晶片?現在美國也緊盯中芯國際,後者就算真的要接俄羅斯訂單,恐怕也不能太高調,因為這會影響往後中芯國際取得新製程設備。
其實從總體數據來看,台灣跟俄羅斯的貿易煉結相當淡薄,因此這次即便參與制裁,也不太能產生強大殺傷力。但對台灣而言,科技技術、產品來源應該多元化、全球化,台灣市場不能只有美國、日本、歐盟、以色列的科技,其他諸如中東歐乃至俄羅斯,應該也要成為台灣技術市場全球採購(Global Sourcing)的重要來源之一。俄羅斯的科技實力並不弱,仍有其特殊性,台灣不應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