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登及:俄烏衝突出於民族與海陸之爭 可見五大結局|專家有話說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宣布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隨後兵分四路揮軍烏克蘭。
東部地區,俄軍與頓涅茨克人民軍、盧甘斯克人民軍合流進攻,以「收復」兩共和國的「失地」為目的,形成東烏克蘭攻勢;東北部戰線,俄軍與白俄羅斯軍協同作戰;南部地區,俄軍由克里米亞北上佔領赫爾松(Kherson);北部戰線,俄軍由白俄羅斯南下,包圍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
眼下哈爾科夫(Kharkiv)、馬里烏波爾(Mariupol)等城陷入熱戰,俄軍依舊掌握主動;俄烏雙方也已經歷過4輪代表團談判,但至今未有顯著突破。
與此同時,金融、經貿、媒體、科技、認知等非傳統戰線同步打響,西方對俄羅斯祭出嚴厲制裁與抵制,知識界亦為此地緣劇變激烈交鋒。當地時間3月10日,台灣「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舉辦「俄烏情勢-反思與前瞻」時事座談會,《香港01》於會後專訪與談人之一、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張登及教授,探討俄烏情勢牽動的國際格局變化,以及對兩岸的相關啟示。
01:俄烏衝突發展至今,可謂是多重矛盾交織之果,不知您如何看待這場戰爭的爆發?俄羅斯為何決定採取軍事行動?
張登及:外界有很多聲音都以俄羅斯「擴張」來解釋,但我更想從兩個角度來討論,第一個是烏克蘭的「火藥」,第二個是烏克蘭的「地緣」。
所謂「火藥」,意思是「火藥桶」,即烏克蘭內部的不穩因素,也指親烏與親俄的民族斷層線。我的另一個比喻是,前蘇聯的東歐地區,其實是歐洲的另一個「巴爾幹」。2014年烏克蘭爆發「廣場革命」,推倒了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這對俄羅斯來說是非法政變,但對西方來說則是「民主革命」。這場劇變隨後也引發了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以及烏東武裝獨立的問題。
從族群組成來看,烏東居民多以俄語為母語、2014年時立場較為親俄,更有俄羅斯暗中提供軍事支持,於是趁着克里米亞危機時,自主宣布獨立,並開始與烏克蘭政府軍內戰,「火藥」逐漸成形。雖然最後在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等人協調下,德法俄烏四國在2014年成立「諾曼第模式」(Normandy Format),並簽署《明斯克協議》(Minsk agreements),希望解決頓巴斯問題,但烏克蘭一方經常沒有遵守,試圖收復,從2021年秋起情勢開始惡化,成為當今衝突的導火線。
其實回顧俄烏歷史互動,走到今日的劍拔弩張令人感慨。烏克蘭確為俄羅斯文明的龍興之地,但後來遭遇了蒙古西征等外力入侵,便成為各個不同民族的控制地。作家索忍尼辛(Aleksandr Solzhenitsyn)曾說過,「俄羅斯有三兄弟:大俄羅斯、小俄羅斯、白俄羅斯」,其中「小俄羅斯」指的就是烏克蘭,可以看出在斯拉夫情感濃厚者眼中,烏克蘭跟俄羅斯的親近。蘇聯時期,也有不少高官出身烏克蘭,例如蘇共領袖托洛斯基(Leon Trotsky)與蘇聯最高領導人布里茲涅夫(Leonid Brezhnev)。
但當然多數烏克蘭人後續的歷史記憶與俄羅斯有所衝突,要認為彼此同屬一個民族已是非常困難。例如蘇聯時期,烏克蘭曾因蘇共農業集體化政策發生大饑荒;二戰期間,也曾有烏克蘭人協助納粹反蘇,結果遭到戰後清算。我們可以看到班傑拉(Stepan Bandera)這個爭議性人物,他是烏克蘭獨立後被紀念的新偶像,但他曾與納粹合作、參與德國暴行。但烏克蘭反俄派總理尤申科(Viktor Yushchenko)授予他「烏克蘭英雄」稱號,在俄羅斯眼裏,這就是「歷史修正主義」。後來立場親俄的亞努科維奇上台,又廢除了班傑拉的稱號。
而上述歷史情感衝突,不僅存在於俄烏之間,也體現在烏克蘭人民內部。我們可以看到亞速營(Azov Battalion)這個極右翼組織,其原始組成除了一些激進球迷外,便是懷念納粹時期的軍事迷;被編入烏克蘭正規軍後,美國也知道這個組織有問題,所以曾經註明給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不能撥給亞速營,也是要避免「資助納粹」的爭議。2014年的敖德薩慘案,部分即起於這些極右人士與親俄派的鬥毆,親俄派最後被逼退入工會大樓,難以查明來源的汽油罐被丟入造成大火,消防隊「遲到」一個多小時,導致了48人的死亡。普京(Vladimir Putin)後來多次演講,都提到這次事件。
所以這次西方對俄羅斯發起高強度制裁,以色列並沒有配合,甚至還積極與普京聯繫、傳達協助調解的意願,西方也沒有像對中國那樣施壓以色列,我認為這與普京「去納粹化」的口號、立場不無關連。
01:是的,烏克蘭認同分歧確實嚴重。法國記者博內爾(Anne-Laure Bonnel)曾於2015年拍攝紀錄片《頓巴斯》(Donbass),記錄烏軍與極右民兵對烏東民眾的殘酷暴行,但因內容「不符宣傳基調」而被西媒長期「過濾」。若非此次衝突,這部片可能永難浮上台面,更遑論引發熱議。另外烏克蘭國民衛隊的官方Twitter帳號(@ng_ukraine)也在2月27日發布一段影片,展示了亞速營戰士在子彈塗豬油的過程,並配上一段毫不掩飾的極右語句:「國民衛隊的亞速營戰士在子彈上塗豬油,來對付卡德羅夫的獸人(意指來自車臣的戰鬥人員)。」結果引發穆斯林世界的強烈反彈,也讓不少西方網友留下「納粹主義」、「反人類」、「侮辱宗教信仰」的批評,外界這才留意到烏克蘭內部極端勢力的蔓延滋長。不知您說的第二個維度「地緣」,會如何剖析俄烏衝突的爆發?
張登及:「火藥」的民族斷層線論述,可以延伸出歷史記憶、價值體系、政經體制、尤申科與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領導風格等「非物質性」解釋;「地緣」則讓我們從國際博弈的視角,看到了空間、位置、資源等物質性因素。
傳統地緣政治在討論國際結構時,往往是創建在「認同穩定」、「疆界強固」兩大前提下,但其實地理的影響力會受時空條件的限制。所以我主張「歷史以地理為舞台,地理以歷史為劇本」。地緣政治的定義是:「在歷史條件限制下,空間、位置、資源會約束國家的戰略選項,並決定其命運。」因此我前面要先談非物質因素的解釋,才能更好切入地緣政治的物質論述。
在我看來,地緣政治從未隨冷戰退場,只是躲在幕後。俄烏衝突本質上,仍是海權與陸權的集團之爭。
其中海權集團以英美為代表,意欲維持19、20世紀的海洋霸權。放到今日就是西方堅持的「自由航行」(Freedom of Navigation)。而陸權國家則因欠缺海洋優勢,對待海洋方式變成「確保近海要塞、拒止其他海權逼近、適當機會擴張」。美英海權與俄國陸權張力在烏克蘭近年周邊衝突就很明顯:克里米亞是俄羅斯黑海艦隊根據地,2021年英軍曾經闖入黑海,結果遭到了俄艦炮擊;若北約當真接納烏克蘭與格魯吉亞加入,俄羅斯也將徹底失去在黑海的優勢。
西方學界討論陸權,典型的對象便是發動二戰的德國、以及隨後崛起的蘇聯。英國學者麥金德(John Mackinder)等對陸權的描述,可以簡化為兩個區域與一段名言:由歐亞非大陸組成的「世界島」(World Island),以及「世界島」的戰略要地、位處烏拉山、長江、喜馬拉雅、北極圈之間的「心臟地帶」(Heartland、Pivot Area);據此可以得到一個有名的推論:「控制東歐,便能控制心臟地帶;控制心臟地帶,便能控制世界島;控制世界島,便能控制世界。」盛傳於世的日本戰前「田中奏摺」中所謂「滿蒙積極政策」也有類似說法:「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雖然麥金德之說未必精準,卻能呈現海權與陸權的博弈關係。
冷戰時代美蘇之爭,便是海權對陸權的高強度圍堵,而烏克蘭等東歐地區的變天,也可以看成海權國家要瓦解陸權國家對「心臟地帶」的掌控;如今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同樣引發了歐美等海權國的緊張,後者提出各種價值論述,包括「反對威權擴張」等。其實從地緣政治的戰略來看,是西方不能坐視陸權國突穿近海進入遠洋,以及要防止中國整併「心臟地帶」。而來自海權國的封鎖,正讓中俄兩個陸權國家開始背靠背。其實中俄未必真要掌控世界島,但拒止海權國的壓迫卻變成戰略要務。
但過度壓迫陸權也可能有反作用。今天這般競爭態勢,其實不少西方學者都曾示警。記者佛里曼(Thomas Friedman)曾在1998年北約第一次東擴時,訪問過提出圍堵政策、人稱冷戰之父的凱南(George F. Kennan)。彼時高齡94歲的凱南便抨擊,北約東擴是極其危險的行為,最終不只會引發新冷戰,更會招致俄羅斯強烈反彈。他判斷美國根本無力保衛那麼多新盟國,而美國國會更完全不懂外交,所以走出了錯誤的一步。「美國的建國先賢若是地下有知,會死不瞑目。」
當前流行的另一個地緣政治學說是「攻勢現實主義」開創者,芝加哥大學教授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提出的。他的地緣政治主張,背景和麥金德又有不同:21世紀初開始,體系發生東升西降、權力移轉。他假定地理誘因導致鄰國過多的陸權國都偏好「攻勢」,像美國這般「大島國」就應該成為「離岸制衡者」(off-shore balancer),卸責陸權國相互廝殺,就像過去的英國一樣。米爾斯海默主張,美國眼下要做的,應是結合盟友阻止中國成為區域霸權,因此必須協調改善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而不是捲入「心臟地帶」的衝突、爭奪烏克蘭等東歐地區。
結果這種「聯俄制華」的主張,讓他現在受到西方學界廣泛批評,最近很多學生還連署要求學校調查他「是不是受到俄羅斯資助」。其實他有點冤枉,因為早在小布殊(George W. Bush)時期他就反對中東戰爭,訴求美國儘快回防中國。米爾斯海默在中國也受到相當的認可,讀者很多。主要原因是他雖呼籲美國制衡中國,但理由不是為了「自由民主」,而是他坦率承認大國自然會維護自己的霸權,阻止他國挑戰。美國就是如此。
其實21世紀初期的衝突並非突如其來。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的「文明衝突論」、還有米爾斯海默提出的「大國政治的悲劇」,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從伊朗、朝鮮到烏克蘭的摩擦。國際政治有着無政府狀態的殘酷性,所以我們不能像福山(Francis Fukuyama)那樣,期待全球化可以弭平一切、創造「歷史的終結」,我們還是要尊重地理的歷史特性,才能確保自己的選擇空間。
01:您前面提到了中美俄的戰略三角關係,不知您怎麼評價這三方在此次衝突下的行動與反應?
張登及:首先是俄羅斯。此次衝突爆發,俄羅斯確實先越界,甚至侵入烏東兩個「共和國」以西的烏克蘭領土,然後俄軍又從白俄羅斯南下直指基輔,普京這個決定超過了我早先的預期。但是如前所述,只要是正規軍出動,即便是到烏東兩州也必然代價高昂,所以這一重大決定必有其原因。何況劍指首都,如果俄羅斯不能取得絕對優勢,那麼烏東、克里米亞,以後都可能會失去;就算扶植傀儡政府,也很難長久。
俄羅斯希望用閃電戰制服烏克蘭,拿到城下之盟,這就是希望逼迫基輔談判,而不是自己去統治。如果問此次俄羅斯出兵是否有計劃,我覺得是有,但是不會想把烏克蘭「伊拉克化」。何況如果烏西出現「烏克蘭的重慶」,會很麻煩。俄羅斯有阿富汗的慘痛經驗,應該不會想在烏克蘭重演。
美國也有其兩難。拜登(Joe Biden)的中期選舉要到了,雖說在降低失業率上,拜登政府有成果,但通脹還是居高不下;現在又對俄羅斯祭出嚴厲制裁,物價必然更加飛漲。但是在政治上,拜登又沒有對俄羅斯示弱的空間,也不敢緩和對華關係,因為這會引來對手攻擊。可以預期,2024年的美國兩黨,恐怕都會往對中俄都強硬的方向加碼。除非俄羅斯出現「顏色革命」,美俄關係應該會長期敵對。
如果此次華府真的直接介入烏克蘭,就會陷入真正困境,也就是未來在東歐與「印太」兩線都要施壓,負擔太大。但如果介入不夠,會讓外界看清,美國根本不對烏克蘭提供直接支援,大國威望與可信度會出問題。
北京方面,看起來暫時是半個局外人,因此保有靈活性。美國此次威脅要一起制裁中國,卻暴露自己的雙重標準,因為印度與以色列也不加入對俄羅斯的極限施壓,美國卻沒有威脅要制裁以、印兩國,無形中傷害了自己的道德高點。中國可能希望採取一個立場,就是扮演中立性大國的角色,表示自己尊重領土完整,但也反對單邊制裁。從這個角度來看,北京目前很謹慎,暫時沒有失分。
但是中美關係會否因此緩和,我個人覺得非常困難,因為中美關係與互信已經受到破壞。就如中國內地學者閻學通說的,自奧巴馬(Barack Obama)時代起,中美已經淪為「假朋友」關係,現在則是進入零合競爭的「準敵對」關係,雙方不再能誠懇交心。何況現在是國際秩序轉變期,美國要護持單邊霸權的情結更不容易擺脱。
另外此次可以看到中俄出現了「更加靠近」的態勢,包括冬奧時普京訪華發表聯合聲明,又傳言普京離華後中共高層連夜開會,被美國情報界認為是「中國事先知道俄羅斯要入侵烏克蘭」的證明。這種指控當然不可能有證據。我認為普京最多是向習近平甚至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表明「不滿足哪些條件」就出兵,而不是出兵的日期。但俄羅斯有意在出手前先「穩住中國」,是不爭的事實。
俄烏衝突爆發後,外界關注美國的戰略重心會否從印太向歐洲移動。對此發展,美國當然不敢掉以輕心,因此會有近期的美國要員訪台。但一方面北京維持對台施壓,包括軍艦出現於蘭嶼外海等,台灣最近也有討論是否量產中長程導彈、延長役期,也可以視作是對俄烏衝突的回應。很顯然,烏克蘭跟台海議題確實出現了「連動」的現象。
01:您怎麼看待俄烏戰爭未來走勢,以及對台海可能的影響?北京又有哪些戰略選項?
張登及:其實烏克蘭跟台海議題有一個地方很像,就是各自逼近中俄門口,過去相對寬鬆的議題,逐漸成為大國競逐的核心問題。
今日的俄羅斯經濟創新不足、人口老化,主要是靠能源、軍事優勢來撐門面。但俄羅斯的歷史記憶也會告訴他「必須守住家底」。我認為普京不至於錯估俄羅斯的能力,還想搞「大斯拉夫主義」。其更多是想維護周邊安全,亦即保障俄羅斯國家的生存。當然很多人會說:「現在是俄羅斯威脅小國烏克蘭,誰敢去打俄羅斯?」這種說法直覺有理,但現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遠距偵查與進攻體系都會改變原有嚇阻手段,這就是為何俄羅斯急速研發高超音速導彈,因為北約在前線國家部署導彈偵察和防禦系統,表面上說是防禦伊朗,其實在俄羅斯看來,就是要讓它的核武變廢鐵。無事則矣,一旦東西方發生「意外」,俄國反擊與出擊的能力大幅降低。國際政治強調「自助」而非「信任」;俄國如果要在古巴部屬類似的東西,美國也不會坐視。
至於未來戰局走向,除非有一方完全被消滅,不然談判會持續進行。烏克蘭一開始原本不欲談判主權問題,而是只想討論「人道主義走廊」的設立,以拖延換取西方更大規模、直接的支持。但現在或許戰場優勢漸失,便無法再回避;從俄方角度來看,除非有把握推翻烏克蘭現政權,否則莫斯科仍會參加談判。美國也想通過制裁,鼓勵俄羅斯內部發動「顏色革命」,不過目前看來難度很大。
我個人當然同意戰爭拖得越久,烏克蘭百姓就越痛苦,俄羅斯民生也將受到嚴重打擊,甚至全球物價飛漲,大家遭殃。不過如果從學術的「極限思考」出發,我們也可就各方立場與要求,推演出幾種戰局可能,並由此探討各方行為者的選擇和損益。
烏克蘭戰局大約有五種可能結果,從俄方敗的極端到勝的極端,分別是:一、俄羅斯全線戰敗,甚至被迫交還克里米亞等地;二、烏軍收復大部分失地,俄軍被迫退守烏東兩州;三、俄烏長期交戰,烏失去東部,中央政府西撤利沃夫(Lviv);四、俄軍消滅烏軍主力,烏政府做出重大讓步,俄回撤烏東;五、俄軍佔領烏克蘭,成立新的代理人政權。
第一種結果,俄羅斯可謂慘敗,或將導致政權變天或核武冒險;而烏克蘭不止成功收復烏東,也可能加入北約。第二種結果,仍算俄羅斯大敗,普京政權將持續不穩;烏克蘭則可能伊拉克化,其政權實質融入北約,美國可以卸責西歐,並且回頭升高對中國的制裁。第三種結果,戰況長期膠着半年以上(到拜登期中選舉以後),俄烏衝突長期化,普京政權仍有不穩風險;但烏克蘭也可能利比亞化,沒有加入北約的空間;美國同樣會選擇卸責西歐,回頭升高對中國的制裁。第四種結果,俄羅斯小勝,烏克蘭可能阿富汗化,也無法加入北約;美國會回頭施壓中國制裁俄國。第五種結果,俄羅斯獲得戰場勝利,那麼烏克蘭的命運仍是阿富汗化,也無法加入北約;美國被迫需要長期極限抗俄,那就需要一定程度緩和中美關係,牽制俄國才會有效。北京在這種情境下,可能取得戰略樞紐。
綜合上述五種結果來看,如果最後出現第一種或第二種,對華府都算勝出,可能力壓俄羅斯、北約再擴,同時完封印太、回頭克制中國,拜登也因此能交出高分政績,壓制特朗普,可謂「一石三鳥」。不過當下俄國可能恢復了一定的戰場主動,使美國內部缺乏解決俄國再解決中國的政治空間,其實力又不可能同時在東西兩線進行高強度施壓,想要主動操作中美俄三角關係,非常困難。所以最後也不無可能在俄烏戰爭中出現北京的「機遇期」。
這次衝突,莫斯科代價高昂的冒進給北京上了一課,而烏克蘭的遭遇,其實也給台灣上了一課。不管一石二鳥或「二石三鳥」,成為戰場的石塊代價極高。歷史無法複製與重演,但或許瑞典與芬蘭的經驗和智慧仍比烏克蘭出色,這當是台灣應該借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