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與前瞻:俄烏牽動的變局 攸關兩岸的啟示|專家有話說

撰文:祁賓鴻
出版:更新:

戰雲瀰漫8年後,伴隨俄羅斯於2022年2月24日宣佈發起「特別軍事行動」,俄烏衝突正式爆發。戰況發展至今,基輔已遭俄軍包圍,烏東則陷入膠着,俄方已於3月7日提出停火條件,包括烏克蘭立即停止軍事行動、承認克里米亞主權屬於俄羅斯、承認烏東兩共和國獨立、修憲確保烏克蘭的中立地位等;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雖有鬆口跡象,卻仍不願明確表態。
綜觀眼下中美俄三方互動,中俄交好、中美博弈、美俄急凍,國際格局或因俄烏衝突加速傾斜,諸如「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等警語,更予人東西熱點連動之感。

針對此一國際變局,「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於3月10日舉辦「俄烏情勢-反思與前瞻」時事座談會,由學會會長、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盧業中主持,邀請到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楊三億、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副教授楊佩珊、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李大中、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登及,探討俄烏情勢牽動的國際格局變化,以及對兩岸的相關啟示。

「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於2022年3月10日舉辦時事座談會,由學會會長、政治大學外交系教授盧業中主持,邀請到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楊三億、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副教授楊佩珊、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李大中、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登及。(「中華民國國際關係學會」供圖)

楊三億指出,解讀此次俄烏衝突,可由5個視角來觀察:衝突的遠因、普京(Vladimir Putin)的要求、歐洲的轉變、戰局的演變、冷戰的幽靈。

首先是衝突的遠因,楊三億認為,俄烏局勢之所以走到今天地步,2014年堪為關鍵。該年先後發生顏色革命、克里米亞公投返俄、烏東武裝獨立等事件,烏克蘭雖曾在2014年、2015年兩度簽訂《明斯克協議》(Minsk Protocol),有意同俄羅斯協調解決烏東問題,規範雙邊停火、戰俘交換、烏東兩處自治等內容,卻無法真正執行。原因在於,《明斯克協議》的本質更聚焦於促成停火,而非政治安排,雖說協議中承諾給予烏東兩處高度自治,卻不被烏克蘭民意所接受,因而無法執行;此外俄羅斯與烏克蘭對「高度自治」的理解也不同,導致雙方最後互控撕毀協議。8年來此處大小衝突不斷,早在此次戰爭爆發前,烏東駁火已導致1萬餘人喪生。

第二是普京的要求。楊三億指出,3月7日路透社(Reuters)報道披露俄羅斯開出4個停火條件,其實共可分成兩大類,第一類包括對烏克蘭去軍事化、去納粹化,其實反映的是,俄羅斯有意重整烏克蘭內部政局,消除極端的反俄民粹、極右民兵組織,消解可能在未來對俄羅斯造成傷害的潛在威脅,包括此次俄軍披露的烏克蘭生物實驗室,也屬此例;第二類是要求烏克蘭修憲中立化,並承認克里米亞屬於俄羅斯、烏東兩共和國獨立,其實與俄羅斯想要創造安全緩衝區的想法息息相關。

當地時間2022年2月13日,烏克蘭東部馬利烏波爾,烏克蘭極端右翼武裝組織「亞速營」(Azov Battalion)組織戰鬥訓練活動,79歲的Valentyna Konstantynovska練習槍械。(視覺中國)

第三是對歐洲的影響。楊三億認為,此次衝突促進中東歐國家進一步整合,包括在政治立場上支持烏克蘭,在實際行動上接收烏克蘭難民;與2010年阿拉伯之春後爆發的中東難民潮相比,歐洲國家顯然不排斥烏克蘭人,態度冷暖可見一斑。而德法兩國則有明顯的立場轉變,德國在此次衝突中積極援助烏克蘭,法國則頻繁斡旋;摩爾多瓦、格魯吉亞等國則認為歷史契機已到,積極表示要加入歐盟。

第四是戰局的演變。楊三億分析,目前基輔以北、烏克蘭東北部、烏東兩共和國、海岸線四部分是重點熱區。根據媒體資料顯示,目前戰況相互膠着,拖得越久對俄羅斯越不利,畢竟經濟制裁的力道會逐漸生效,可能導致俄羅斯重回「休克療法」(shock therapy)時期悲慘狀態,連帶勾起年長俄羅斯人的回憶。另外此次衝突也考驗烏克蘭的軍事改革成效,自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烏克蘭的國防預算由19億美元一路上升到49億美元,更與北約進行多次軍事演習與情報共享,故此次戰爭可謂是對8年整軍計劃的驗收。

第五是冷戰的幽靈,楊三億指出,雖說冷戰時代已結束,但冷戰的幽靈仍在盤旋。從1993年的第一次車臣戰爭開始,2008年的俄喬戰爭、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與烏東獨立,到2022年的俄烏戰爭,都是蘇聯解體遺緒的發酵。「帝國的瓦解」必然產生與前屬地的「剪不斷理還亂」,這個問題治絲益棼,即便此次俄烏戰爭結束,衝突仍會持續蔓延。

2022年3月9日,大批民眾在東南部港口城市馬裏烏波爾(Mariupol)市郊一個水井輪候食水。(AP)

而高佩珊則提醒聽眾留意兩大力道:美歐合作、美英法德領袖會議。

第一的力道是美歐合作。高佩珊表示,此次美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訪問歐盟,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共同舉行記者會,象徵了美歐在面對俄烏衝突上的立場一致,隨後經濟制裁也從G7國家外溢到其他區域與組織。而在3月2日召開的聯合國大會中,也有多達141個國家支持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象徵國際對此事件的高度共識。

高佩珊也指出,這次歐洲國家對烏克蘭的支持、對難民的接受度前所未見。阿拉伯難民潮時,南歐各國身為第一前哨站,便出現激烈的排斥難民情緒,從而促成極右政治人物與政黨的崛起;2021年白俄羅斯曾將中東難民運到波蘭邊界,招致波蘭軍警強力鎮壓,此次波蘭卻非常積極要接納烏克蘭難民,態度轉變十分明顯。而截至今日,俄烏衝突已讓多達200萬難民逃出烏克蘭,歐盟也首次啟動「臨時保護指令」,在波蘭、斯洛伐克等地創建保護中心,並協調創建人道走廊,可看到歐盟在人權場域出力甚多。

然而高佩珊認為,在經濟制裁領域,歐盟便無法大刀闊斧。在歐盟特別外長會議中,各國都提到要擴大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雖說相關措施已導致盧布大貶,有些金融機構因而預測,俄羅斯可能因此重返休克療法時代,無法按時償還外債,但歐洲國家普遍擔憂能源供應問題,歐盟尤其依賴俄羅斯油氣,故當拜登(Joe Biden)表示要禁止俄羅斯油氣進口時,歐盟並未跟上。

而高佩珊強調的第二力道,則是美英法德四大國領袖會議,暗藏各國對俄烏衝突的政治盤算。

高佩珊指出,對英國來講,其戰略聚焦打擊俄羅斯經濟,從銀行等金融機構到俄羅斯寡頭,等級持續升高。許多俄羅斯寡頭長年避居英國,就是看上英國的低稅率。而對法國來說,其主要想在外交上得分,所以可以看到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此次非常積極斡旋;在德國,除了軍事援助烏克蘭外,德國政府也已宣佈要興建兩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並預計要修再生能源法,擺脱對俄羅斯的依賴。美國則是從地緣與價值兩方面,希望維持自己的影響力,故也在俄烏衝突中頻繁發言、給予援助。四方目標雖不盡相同,卻能在相關利益下彼此鍵結。

烏克蘭局勢:2022年3月11日,夕陽下哈爾科夫市(Kharkiv)一棟被炮擊損壞的建築物。(AP)

美國的局限

李大中由政策變化、歷史認知兩方面,分析此次華盛頓在俄烏衝突的前後取態。

首先是美國的政策變化,李大中認為,美國的戰前立場相當穩健,其與北約在俄烏邊界緊張時,表態支持烏克蘭,同時進行多場外交斡旋,包括美俄之間、美國與北約之間、俄烏之間等,但一切努力在2月21日後改變,普京(Vladimir Putin)於當日宣佈承認烏東兩共和國,並在2月24日入侵烏克蘭,戰爭由此爆發。美國與北約便改採懲罰性手段,此次制裁規模遠勝2014年,只是都不是以安理會名義,雖說聯合國也有出台決議,但其實缺乏約束力。

李大中指出,此次衝突也暴露美國手段的局限性。普京便是知道美國不會直接介入,才會發起軍事行動,而衝突持續至今,美國確也僅用相對間接的方式提供協助,包括運輸武器、情報交換等。

李大中舉例,近期兩個事件足以說明美國立場,第一是波蘭表示願意提供戰機,但遭美國拒絕,第二是歐美不願在烏克蘭設立禁航區。前者有兩個原因,一是波蘭沒事先知會美國,第二是向烏克蘭提供戰機將讓局面更加複雜,恐會將北約拖入戰火;禁航區之例亦為此理,烏克蘭雖向歐美提出禁航區的設立要求,卻得不到迴音,也是因為歐洲各國擔憂捲入衝突,綜觀利比亞內戰等前例,設立禁航區往往是動武前兆,但北約與歐洲如今皆無意願對俄動武,自也無此。

戰事至今已有超過200萬人逃離烏克蘭。圖為已進入波蘭邊境的烏克蘭難民。(AP)

李大中分析,由上述兩例,便可看到美國在政策上的自我限制,即雖然支持烏克蘭,卻也不是毫無保留。而此次衝突也對拜登政府產生三點影響,第一點是俄羅斯威脅的形象更加強烈,第二點是有助讓拜登凝聚領導力,第三是體現北約的價值與重要性,對拜登政府而言算是加分。

而在歷史認知層面,李大中指出,俄烏衝突的爆發,顯示美俄對於國際局勢的發展認知不同。在俄羅斯看來,北約東擴步步進逼,美國更持續煽動顏色革命,皆是對己身安全的嚴重侵犯;但美國便是講求實力邏輯,早在奧巴馬(Barack Obama)時期,美國就認為俄羅斯只有能源能看,憑什麼擋住美國。

李大中最後分析,此次衝突可能影響美國判斷威脅的排序,烏克蘭當然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但如今威脅有急迫性;中國當然是美國的長程挑戰,但目前中俄正在美國戰略壓力下逐漸靠近。這般發展,讓人想起2001年的「911事件」,美國為此將注意力轉到中東,中國由此迎來戰略機遇期。這次衝突會否讓美國注意力西移,往後的「新冷戰」會不會從中美回到美俄之間,都值得觀察。

3月8日,波蘭普熱梅希爾(Przemysl),烏克蘭難民經火車抵達,一名女士抱着小朋友在車站中走過。(AP)

烏克蘭的位置是關鍵

張登及則以大國政治的視角提出分析。

首先,此次衝突發生在地緣政治的「心臟地帶」,也就是東歐地區。張登及指出,地緣政治導致國際關係行為者的選項,會受到幅員、位置、資源的影響,如果實力類似,但是位置不同,選項就很不同。例如台灣的地緣位置,便處於受人重視、但是擔心被拋棄的尷尬,因此必須像芬蘭一樣,非常留意自己的對外政策。3月10日韓國選出新總統尹錫悦,其也同樣要面臨扈從或挑釁的選擇。

張登及表示,此次衝突也可看到國際體系結構的變化,已與冷戰結束時不一樣。倘若今日北約擴張到盧旺達,就算當地有俄羅斯勢力,也未必會爆發戰爭,而如果北約夠強大、或是俄羅斯夠強大導致北約不敢東擴,這場戰爭便也打不起來。西方在冷戰結束後,沉浸在大勝的氛圍中,但歐盟無形中受到削弱,北約也陸續接受許多小國,此次或許有些力不從心。但美國通過此次衝突凝聚北約,應算得分。

而針對各方行為者在俄烏戰爭的獲益,張登及分析,此次俄羅斯可能想用閃電戰,逼烏克蘭簽城下之盟,但或許沒料到會久拖,倘若西部的利沃夫被當作「烏克蘭重慶」,可能導致戰局進一步拖延;如果北約持續提供軍事支持,便可能讓僵局持續。俄羅斯或許看到短期有利,但長期被孤立的風險正在上升。

此外張登及提到中國與印度的表態。此次聯合國的譴責表決,共有35票棄權,中印皆在其中,由人口來看,世界前兩大國都投了棄權票。而美國當然為此施壓兩國,但中印各有考量。例如印度如今60%裝備都是俄製的,也向俄羅斯購買能源,自然不願意跟着譴責。QUAD視頻會議中,印度便提出質疑,「四方會談究竟是要討論歐洲還是討論印太,制約中國擴張不是重點嗎?」

烏克蘭局勢:圖為2月26日,學生在印度新德里示威期間遭警方拘捕的情形。(AP)

而針對衝突爆發,張登及提出「民族斷層線」、「北約東擴」兩個觀察緯度。

首先在「民族斷層線」上,張登及表示烏克蘭便是歐洲「第二個巴爾幹」。過往在蘇聯壓制下,東歐民族矛盾並未爆開,但如今看來已然爆開。過往烏克蘭親俄派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之所以能當選,烏東地區的親俄人口貢獻良多,但這也是2014年後親俄派難再得勢的關鍵,因為烏東武裝獨立、克里米亞回歸俄羅斯,兩處人民皆無法再參加烏克蘭選舉,從而註定了親俄派的衰頹。這道「民族斷層線」,是俄羅斯出兵的原因之一。

而在「北約東擴」議題上,張登及回顧了「是否有過承諾」的羅生門。如今的美國往往表示,自己無法承諾北約不東擴,因為各國皆可申請加入北約,但俄羅斯由此抱怨,美國此舉違反歷史默契。張登及表示,就檔案來看,確實沒有歷史文件寫明北約不能東擴,美蘇領導人亦未曾就此簽字,但1988年談判德國統一時,美蘇會談曾有逐字稿紀錄,美方確實承諾,兩德統一後,北約「不會向東一吋」(not one inch eastward),也就是俄羅斯理解的「北約不東擴」。

但張登及補充,美國在2000年後曾經「翻案」,表示此句意味「北約軍隊不會進入東德」,而非承諾「北約不東擴」。這般邏輯,就像曾經有人詢問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為何相信「北約不東擴」的承諾,其也表示,自己並沒想到蘇聯會瓦解,也沒料到華沙公約組織會消失,又怎能預想「北約不東擴」的問題。

張登及總結,美國的「翻案」也很難自圓其說,畢竟如果都承諾「北約軍隊不進入東德」,又怎能接納其他國家;把東德團團圍住,此舉自然是違反誠信。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2月19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言,指歐盟及北約應明確交代容許烏克蘭加入的時間表。(AP)

在會後問答環節,俄烏戰爭是否帶給中國「戰略機遇」,以及台灣能否從中學習,成了會上兩大熱議主題,四位與談人亦就此分享觀點與看法。

楊三億:烏克蘭沒有注意風險與代價

首先楊三億認為,北京對俄烏採取了「雙邊模糊」政策。一來,中烏之間的軍事經濟合作關係相當密切,購入瓦良格號(今日遼寧號)便是一例,此外烏克蘭出產登陸艇與「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中國亦有進口;二來,北京也對克里米亞涉及的領土主權完整議題相當謹慎,至今都未承認當地歸屬。

至於台灣可以學到什麼,楊三億指出,烏克蘭近幾年投入高額軍事預算,貪腐嚴重、民生凋敝、寡頭橫行,今日就算沒有俄羅斯干擾,以烏克蘭當地條件,要加入歐盟也是相當困難,恐怕申請20年都還不能如願。而烏克蘭強化國防之舉是否正確,楊三億認為要看風險跟代價,近幾年烏克蘭內政嚴重撕裂,每個政治精英都在下賭注,賭注越下越大,結果自然驚人。

楊三億總結,烏克蘭豪賭可能產生兩種極端結果,假設烏克蘭跟波蘭一樣,最終成功加入北約與歐盟,自能高枕無憂;但如果失敗,也可能地表上再無烏克蘭。楊三億補充,目前烏克蘭從地表消失的概率很低,正如普京(Vladimir Putin)講到的,這是場「特別軍事行動」,普京算準北約不會介入,烏克蘭也算準普京不會滅亡烏克蘭,因此雙方籌碼越加越大。至於最後結果誰決定,恐怕不是烏克蘭自己。

高珮珊亦表示,美國不願過度捲入此處,波蘭送戰機未成便為案例。而中國已透過紅十字會,捐助500萬民生物資,近期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講話,也有提及中方要協助「斡旋」。高佩珊認為,「斡旋」與「調停」不同,前者表示自己不願介入,但有意協助雙方坐下來談判,足見北京的冷靜與剋制,其背後或有讓二十大平順度過的用意。

烏克蘭局勢:圖為3月11日,民眾在維爾紐斯街頭慶祝立陶宛獨立,期間有人高舉舉行的烏克蘭旗幟。(AP)

李大中:台灣不要視一切為「理所當然」

李大中同樣認為,此次北京相當克制,雖然理解俄羅斯的安全顧慮,卻也不為其行動背書;正如在烏克蘭問題上,北京重申支持各國領土主權完整,有意撇除「雙重標準」嫌疑,卻也同時反對單邊制裁俄羅斯。然而中方能在此危機中發揮什麼角色,目前還不清楚,若要協助調停,必須涉事雙方都同意,但烏克蘭能不能接受中方,尤其是烏克蘭背後的美國,是否能坐視情勢朝此方向發展?

而回顧台海議題,李大中認為,俄烏衝突能給北京兩個層面的觀察,第一是經濟制裁的承受力,倘若武統發生後,西方發動對華制裁,北京能否承受,恐怕是其接下來要思考的;第二是在「第一擊」的力道上,北京或許會看到,此次俄羅斯的「第一擊」相對節制,結果就是戰局延長,故其可能會思考,若要武統,是否要加強「第一擊」的力道,避免夜長夢多?

而在美國態度上,李大中指出,其實美國一開始就表示不會派兵介入烏克蘭,但在台海就比較戰略模糊,其始終沒有明確表態,倘若兩岸爆發衝突,自己是否出兵;另外也有些美國政治人物提議,應實質協助台灣提升自我防衛能力,這或許也是未來的可行方向。但李大中總結,台灣雖有台美關係可仰賴,卻也要審慎把握情勢,不能把所有事情都視為理所當然。

3月9日,烏克蘭馬裏烏波爾,一人騎單車經過一棟被轟炸損毀的大廈。(AP)

張登及:北京有兩個收穫

張登及指出,俄烏戰爭為北京帶來某種程度的紓解,若無這場衝突,美國發動的新疆輿論戰、科技戰可能還會持續加碼。而美國這些年從中東撤軍,為的就是將戰略重心轉向印太,並在油氣與稀土等能源場域上自力更生。但是俄烏危機爆發後,北約開始呼喚美國,導致後者極難在印太地區持續加碼。

張登及進而補充,眼下確實是中國的戰略機遇期,但北京也有所顧慮、相當審慎,例如克里米亞、烏東兩個共和國,北京並不會承認;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北京也不會看着俄羅斯因制裁而崩潰,美國為此向北京施壓,威脅說要連中國一起制裁,就是要避免北京左右逢源。

張登及表示,此次衝突可讓北京有兩大獲益,一是其或可看到,若真要發動武統,「閃電戰」至關重要。俄羅斯起初的左顧右盼,導致了後續的膠着,故北京可能會思考,武統開始後,究竟是形象重要或勝利重要,並或許會得出:既然軍事行動必然帶來形象損害,或許還是勝利重要,因此「首戰必須是終戰」。張登及補充,近期兩會上,中國總理李克強表示要「堅定靈活開展軍事鬥爭」,或許就跟當前形勢變化有關。

而北京第二個獲益,在於美國操作戰略大三角功敗垂成。張登及指出,其實近年華盛頓一直想重新操作中美俄三角關係,也就是所謂「Kissinger Reverse」,不論是聯俄製中或聯中制俄,為的就是讓美國保持戰略優勢。然如今上述兩種操作障礙極大,關鍵便是美國內部的政治環境與選舉因素,逼得政治精英相互競賽誰更強硬,削弱了拉攏中俄任一方的空間;如今的美國又無法同時制裁中俄,眼下中美互信極低,華盛頓也不易難通過遊說來聯中制俄。故長期下來,結果就是中俄在美國的戰略壓力下持續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