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大教授趙竹成:北約不會為烏克蘭開戰|專家有話說

撰文:劉燕婷
出版:更新:

3月上旬起,烏克蘭基輔當局與東部兩大獨立政治實體:「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Donetsk People's Republic)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Luhansk People's Republic)衝突持續升温。事態惡化不僅引發俄羅斯陳兵邊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亦是動作頻頻,企圖引入北約勢力。對此議題,《香港01》訪問到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系教授、俄羅斯研究所兼任教授趙竹成,以選舉與地緣政治為視野,探究烏東衝突的深層動因。

01:烏東兩個實質獨立的共和國(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乃是2014 年的烏克蘭騷亂遺緒,問題7年來都沒有解決。您怎麼看待此次局勢突然惡化的原因?是哪一方主動挑起的?

趙竹成:首先,基輔在2020年12月就開始調動部隊和重裝備,集結在與兩共和國的交戰前線上,所以到了2021年2月下旬,已經有關於烏克蘭政府軍發動總攻的D-day預測,日期從3月1日、3月15日、3月18日、4月2日、4月15日一路延續到了5月2日。因此究竟是哪方主動挑起衝突,答案其實非常明顯,但多數媒體一面倒地引用CNN(美國有線新聞網)、BBC(英國廣播公司)的報道,而不經由其他途徑求證,這才形成了信息偏移。

而烏克蘭政府為何主動挑起烏東衝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澤連斯基在內政上有大麻煩,其個人聲望在2021年3月只剩下22%,帶領的政黨「人民公僕黨」支持度也只剩19%,只比前總統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政黨的14%高一些。2020年10月烏克蘭舉辦地方選舉,「人民公僕黨」基本上在烏克蘭各區全面落敗,例如在敖德薩(Odessa),「人民公僕黨」上次有47%的得票率,這次只剩18%;就連此前成績不俗的立沃夫地區(Lviv),這次得票率也只剩22%。一言以蔽之,澤連斯基的政治基礎消蝕快速。

2020年5月8日星期五,在歐洲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5周年紀念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官員們手持蠟燭,前往位於盧甘斯克地區米羅韋村的二戰紀念碑。(AP)

第二,澤連斯基在外交上出現焦慮。現任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是2014年烏克蘭危機時,美國對烏俄政策的實際負責人,因此才會有後續一連串涉及自身與小兒子亨特(Hunter Biden)的通烏門醜聞。澤連斯基原本期望反俄支持烏克蘭的拜登上任後,美國會立刻強化對烏克蘭的支持,但結果並非如此。拜登邀請了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參加就職典禮,卻沒邀請現任的澤連斯基,更在上任後遲遲不致電澤連斯基,雙方直到4月2日才通話,這時烏東前線已經非常緊張。

第三,我個人認為,澤連斯基透過對烏東前線的施壓,一方面是要轉移國內的政治壓力,一方面則是要利用局部地區的緊張,把德國、美國、俄羅斯、北約拖進不得不行動的局勢中,進一步強化烏克蘭進入北約的急迫性。在吸引了歐盟與美國對俄羅斯施壓後,如果不開戰,基輔可以趁勢脫離這種要戰不戰的選擇;如果開戰,就賭2008年,俄羅斯格魯吉亞戰爭的劇本, 冀圖北約和美國會進行軍事干預。尤其,俄羅斯通德國的北溪二號更然氣管道已經接近完工,烏克蘭自然更加躁動不安。

2015年,俄烏雙方出席了停火協議協商會,中間隔着法德兩國領導人。(AP)

01:烏東這兩個共和國與克里米亞(Crimea)有何異同?俄羅斯為何在2014年收回克里米亞後,沒有一併拿下這兩地?普京有何外交與地緣政治的考慮?這兩地位處俄烏交界,又是什麼意向?

趙竹成:在烏克蘭問題上,有兩個名詞需要釐清,那就是「俄羅斯人」(Russians)和「俄語族群」(Russian-speaking populations)。

前者指的是特定族群,後者指的是以俄語為母語的跨族群的人群,最典型的便是烏克蘭東部以俄語為母語的烏克蘭人,例如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的第一任總統扎哈爾琴科(Alexander Zakharchenko)。

而從烏東的兩個共和國,到黑海邊的敖德薩和克里米亞這塊,自18世紀葉卡捷琳娜二世(Catherine the Great)起,便都成了俄羅斯的領土,被稱作「新俄羅斯」。因此在文化及歷史情感上,烏東與克里米亞兩地區都親近俄羅斯,但也有幾點不同。

2020年1月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里米亞黑海烏斯季諾夫元帥導彈巡洋艦上觀看海軍演習。演習包括軍艦和飛機向演習目標發射導彈。(AP)

第一,克里米亞是俄羅斯人佔多數,而烏東地區則是俄語族群佔多數。換句話説,烏東地區是烏克蘭人的比例比較高。

第二,克里米亞是1954年被劃歸烏克蘭,而烏東地區則在1922年加入烏克蘭版圖。

第三,烏東的頓巴斯地區(Dunbas)雖説是重要的產煤工業區,但克里米亞則是俄羅斯黑海艦隊駐在地,是面對北約黑海活動以及俄羅斯出地中海的戰略要點,兩者對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意義不太一樣。

第四,克里米亞與烏克蘭本土只有三個陸路關口相連,而烏東地區則是無險可守。尤其烏東地區的人口,土地面積遠大於克里米亞。因此對烏克蘭東部地區的軍事行動所需要的戰術規範、行動規模,與克里米亞這種接近孤立的環境不能同日而語。

而隨着北約的向東布兵以及烏克蘭全面倒向北約,烏東地區就俄羅斯的地緣安全來説,出現了不可替代的前沿陣地效應。

烏克蘭東部衝突導致緊張升級,俄烏邊界大量集結軍隊。(Reuters)

01:此次衝突中,可看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非常高調,既出訪土耳其,亦高喊「加入北約才能解決問題」,但北約各國除了土耳其與美國有口頭支持外,其餘皆強調要以外交程序解決,顯然不那麼願意隨烏克蘭起舞。不知您怎麼看待北約成員對此事的各種反應?倘若其真要支持烏克蘭,北約又會做到什麼程度?

趙竹成:俄羅斯的紅線很明白:格魯吉亞或烏克蘭成為北約會員國一事,將直接觸及俄羅斯的國家核心利益,而這點北約也很清楚。

澤連斯基訪問法國前夕,法國外長已在4月16日明白表示,希望烏克蘭不要對加入歐盟寄予厚望。連加入歐盟都這麼困難,更何況北約?自2014年以來,已經有不少歐盟高級官員對烏克蘭加入歐盟及北約一事潑冷水,但烏克蘭仍是樂此不疲,實在是太天真。

2021年4月10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土耳其總統舉行會晤。(Reuters)

首先,北約因科索沃而轟炸塞爾維亞是事實,但北約難道會為烏克蘭而與俄羅斯進行坦克大決戰?更何況在攸關德國能源安全與國家利益的北溪二號上,德國頂住了美國強大的制裁壓力,終於接近完工,難道要放棄北溪二號幫烏克蘭打仗?上述種種甚至還不包括歐洲各國的疫情擴散隱憂。

所以在北約會做到什麼程度的問題上,各成員國除了口頭譴責俄羅斯,當然也會支持烏克蘭武器裝備,或是趁機推銷武器,或者派遣軍事顧問給予諮商,枱面下的特種部隊介入則是另外一回事。但要真正為烏克蘭出兵,機率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