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賀錦麗任副手後 拜登民調為何不升反降
在美國民主黨代表大會的最後一天,美國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8月20日正式接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
距離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提名加州聯邦參議員賀錦麗(Kamala Harris)擔任副手近1周的時間,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月17日公布的民調顯示,拜登對比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全國民調領先優勢已經縮小至4個百分點。在15個戰場州,拜登和特朗普的民調差距縮小至1個百分點。
儘管拜登總體支持率依然領先特朗普,並在新冠疫情應對、移民、醫保和種族關係等問題上仍比特朗普擁有優勢,但是他和特朗普的民調差距有明顯縮小的迹象。過去2個月,拜登在全國一直保持比特朗普高出兩位數的支持率優勢。
可見,選擇賀錦麗擔任副手對拜登的民調貢獻有限。
另一種情況,是這一民調的問卷時間,距賀錦麗出線有時間差,選民尚未全面了解和評判她。所以,拜登民調「相對」下滑或者和特朗普的差距縮小,與賀錦麗並沒有直接關係。當然,她擔任副總統候選人後能否幫助拜登提振選情,尚待觀察。
從美國政治的歷史傳統來看,副手人選對總統候選人的實際幫助有限,只要正常發揮,基本上不會撼動選情。
從目前判斷,拜登和賀錦麗在很多方面是互補的。譬如,賀錦麗多年檢察官的背景使她擁有出眾的口才,尤其她在參議院那種犀利的拷問風格,正好可以彌補拜登大選辯論的不足。而且,賀錦麗近年立場開始向左傾,譬如提高中等收入群體的免税額度、將最低時薪升至15美元、支持類似於桑德斯(Bernie Sanders)方案的全民醫療,恰好彌補了拜登不夠「進步」的不足。
而且,根據CNN民調的分析,很多選民做出選擇的理由並不是因為拜登有多麼優秀,而是因為特朗普表現差。29%的選民表示,他們支持拜登更多的是因為反對特朗普,30%表示他們投特朗普票是因為支持他,只有32%的人認為拜登是決定性因素(19%的人投票支持拜登,13%的人投票反對特朗普)。
8月17日民主黨線上黨代會開幕,拜登和賀錦麗將正式接受提名(點擊大圖瀏覽):
黨代會後,這種判斷標準是否因為賀錦麗出現微妙變化,值得觀察。
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John McCain)2008年選擇佩林(Sarah Palin)擔任副手,除了彌補年齡差以外,就是為了吸引黨內保守選票和女性選票,尤其指望在大選中拉攏當年在民主黨初選中落敗的希拉里(Hilary Clinton)支持者,但最終這種賭注落空。
或許賀錦麗可能是一個特例,畢竟特朗普對待少數族裔和女性的態度畢竟異於傳統政客。賀錦麗曾是檢察官,特朗普又被彈劾過,這種反差也讓白宮目前很難對她發起有效攻勢。在政策方面,賀錦麗也無懈可擊。所以,賀錦麗對拜登選情的助力還有上升的空間。
分析認為,這種民調縮小變化屬於正常變化。可能和特朗普利用總統先天優勢在外交上採取的一系列強硬舉措有關,畢竟美國國民(或選民)優先判斷的對象依然是總統,而非挑戰者。而且,CNN民調也提到,特朗普的支持者(12%)比拜登的支持者(7%)更有可能在11月3日投票前臨時改變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