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在三個領域正趕超特朗普

撰文:黃治金
出版:更新:

距離美國大選投票日還剩下整整4個月的時間,一些不可測的因素仍在影響者着兩黨競選。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抗議示威、經濟衰退、種族衝突等多重危機衝擊到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的(Donald Trump)的連任前景。他的挑戰者、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拜登(Joe Biden)的選情在多個領域呈現積極迹象。

募款款大有突破

根據雙方團隊7月1日公布的數據,4至6月,拜登和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先後籌得6,050萬美元、8,080萬美元和1.41億美元,特朗普和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先後籌得6,170萬美元、7,400萬美元和1.31億美元。第二季度拜登募款總額超過2.82億美元,而特朗普本季度籌集了2.66億美元。

截至6月底,特朗普團隊持有近3億美元可用資金,比拜登團隊稍有優勢。據美聯社(AP)報道,到5月底,拜登和民主黨人共有大約1.22億美元現金。

可以看出,拜登的募款力度正逐月增加,緊追特朗普。而且,拜登5月募款額已經超過了前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2012年5月競選時的6,000萬美元和前國務卿希拉里(Hillary Clinton)2016年5月競選時籌得的3,800萬美元。而隨着奧巴馬和希拉里等陸續加入網絡募款隊伍,拜登和特朗普之間的募款總額差距有可能繼續縮小。

民調遙遙領先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7月1日公佈的民調顯示,超過8成的美國人對國家現狀不滿。經歷疫情、抗議、警察暴力、種族衝突和經濟衰退等衝擊後,美國民眾對國家現狀的滿意度已經由3月份的31%下跌至現在的12%。在總統候選人比拼中,特朗普的支持率比拜登低10個百分點。大約54%的註冊選民支持拜登,44%支持或傾向於支持特朗普。

霍士新聞(Fox news)在6月18日公布的民調中,拜登領先優勢上升至50%,而特朗普下降至38%。RealClearPolitics網站7月民調數據也體現這一趨勢,拜登全國民調領先特朗普9個百分點。尤其在佛羅里達州(49%比42.6%)、威斯康星州(48.5%比42%)、賓夕法尼亞州(48.7%比41.7%)和亞利桑那州(47.5%比44%)等戰場州,特朗普落後於拜登。

2020年6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俄克拉荷馬州舉行疫情以來的首次公開競選集會。(Reuters)

面對民調低迷的趨勢,特朗普寄望大型競選集會重振士氣。6月20日,特朗普無視爭議和疫情威脅,在俄克拉荷馬州銀行中心(BOK Center)舉行了疫情以來首場競選集會。結果,和競選團隊起初預期不同,近2萬人的運動場坐席很多都是空的。所以,特朗普通過大型集會提升民調的難度加大。

2016年,特朗普全國民調落後於希拉里(Hillary Clinton),但最終還是在黨內脱穎而出,並贏得大選。當前特朗普民調數據下滑很多,和當前疫情及抗議有關。但畢竟2020年影響大選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拜登相比希拉里也有一些優勢,加上特朗普是被挑戰者,所以民調數據的參考價值會有所不同。

誰對中國更強硬

自今年大選初選以來,拜登就開始對中國展現強硬,頻繁在人權事務上批評中國,甚至接見過一些中國人權倡議者。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特朗普及其幕僚將矛頭對準中國,並將病毒政治化,對中國進行意識形態化的攻擊。在此期間,拜登雖沒有高調批評中國,但他還是抱怨特朗普政府未能強力應對中國挑戰,同時指控特朗普防疫失敗是無能的表現。

按照拜登的外交政策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的話說,特朗普對中國就是「嘴硬行動軟」,如果民主黨上台,將擬定全新的對華政策路線圖,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盟友力量,對抗中國。

2020年上半年抗議活動席捲全美,白宮也遭包圍(請點擊圖集放大觀看):

+7

中國通過港版國安法後,拜登於7月1日發表聲明,批評中國在新疆和香港違反人權,指控中國「侵蝕」香港自由與自治。拜登承諾,如果自己當選,他將促使國會通過涉及香港和新疆的人權法案,並禁止美國企業支援中國的國家監控體系,包括對中國實施經濟制裁。

拜登這一聲明被稱為他從政以來對華最嚴厲的批評。拜登展現更為強硬的對華姿態,目的就是為了應對特朗普團隊對他「親華」的指控,努力撕掉這一標籤。

如果仔細分析拜登對華強硬的表述,聲明字裏行間依然是將特朗普視為主要矛頭,認為特朗普對中國人權濫用狀況不聞不問,甚至為了貿易協議向中國領導人「表忠」。

接下來的大選決選季,「比拼誰對中國更強硬」將依然是兩黨總統候選人的「政治正確」。當然,雙方團隊也要把握好平衡。

對於拜登,特朗普連任競選之初就將他包裝為「親華」候選人,並為此設置了圈套。拜登要麼對中國展現更強硬的立場,要麼為自己的親華立場進行辯解。但拜登再怎麼強硬,都只是嘴上功夫,難比特朗普作為執政者在行動上的強硬。拜登若直接回應針對自己「親華」的指控,反而會讓特朗普團隊有機會將其包裝為替中國「辯護」。

對於特朗普而言,他即便不考慮中美雙邊關係舒適度和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執行情況,也要考慮打中國牌的真實效力。畢竟,截止目前,他該打的中國牌都打了,但對國內民意的影響似乎有限。因為,對於執政者而言,一味地打中國牌並無助於解決美國選民關心的國內經濟、疫情和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