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頓引爆的炸彈不會影響選情的兩個理由
美國前國安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近日可謂賺足了公眾的眼球。
6月21日,博爾頓在接受《每日電訊報》採訪時表示,自己在11月的大選中不會投票給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每日電訊報》將這個表態解讀為在11月的大選中,博爾頓將投票給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e Biden)。這樣的誤解迅速被美國國內各大媒體轉載報道,其中包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國會山報》等。為了澄清自己的立場,作為博爾頓發言人的汀斯雷(Sarah Tinsley)在當然立即對此進行了澄清:「博爾頓從未說過他計劃投票給拜登。」
除了發言,博爾頓即將在6月23日發行的新書《事發之室:白宮回憶錄》在美國也引起了軒然大波。這本書中「猛料不斷」,描寫出了特朗普和蓬佩奧決策內幕的詳細片段,更揭秘了特朗普在與別國領導人會面時的「驚人」表態。譬如被美媒轉載量最高的「特朗普懇求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幫助他連任」事件。
為此,特朗普十分憤怒,痛罵博爾頓「出賣國家機密」,白宮還以泄露機密信息、危害國家安全為由要求法庭阻止此書出版。但聯邦政府法院6月20日做出裁決允許博爾頓的新書發行,這也意味着特朗普不僅輸了官司,還將會承受着來自博爾頓的更多「揭秘」。
隨着美國大選臨近,博爾頓的新書於特朗普團隊而言無疑是一顆定時炸彈。從輿論上看,不少有影響力的媒體已經開始借題發揮,以博爾頓書中的內容對特朗普進行了輿論攻擊。例如《纽約時報》6月18日以「博爾頓披露新內幕:特朗普曾懇求習近平助其連任」為題撰文抨擊特朗普說了太多「虛假信息」;還有英國廣播公司新聞(BBC)6月19日發佈「博爾頓新書披露的特朗普十大『罪狀』」等等。
輿論的批判勢必會對公眾的情緒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從美國現有的民調來看,特朗普的支持率不甚樂觀。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6月17日發佈的民調顯示,拜登在亞利桑那、佛羅里達、密歇根、北卡羅來納、賓夕法尼亞和威斯康星6個「搖擺州」中支持率領先特朗普,領先幅度從一個百分點到7個百分點不等。這也是首次出現拜登在所有6個「搖擺州」中都領先特朗普的情形。
如此背景之下,博爾頓向特朗普拋出的這一劑輿論炸彈是否會對其選情雪上加霜呢?雖然輿論的效果有時對公眾會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但博爾頓這本書對特朗普大選選情影響十分有限。
要知道,博爾頓是一個極具爭議性的人物,此前曾效力過列根(Ronald Reagan)、布殊(George H. W. Bush)和小布殊(George W. Bush)的政府,一直是華盛頓激進外交政策的倡導者之一。在特朗普政府任職期間,博爾頓在許多外交事務上也展現出強硬而激進的姿態。例如將美國從許多他認為有缺陷的國際協議中撤出,包括《伊朗核協議》、《中程導彈條約》等。此外,博爾頓還曾竭力反對美國與塔利班及阿富汗政府締結和平協議。《紐約時報》2019年年5月曾報道說,特朗普曾在私下說幸虧自己約束了博爾頓,不然美國可能陷入更多戰爭。
由於博爾頓過於凸出的主戰意識因此被外界譽為「戰爭狂人」,其在公眾心中公信力也相對薄弱,讓他在國內並不受待見。
在特朗普辭退博爾頓之時,美國《芝加哥論壇報》的社論就將博爾頓稱為「傲慢魯莽」的國家安全顧問,且幸災樂禍地寫道「總算是把他給打發走了」。特朗普在Twitter上還寫道:「我強烈不同意他的一些建議,其他幕僚也有同感,因此我請他辭職」。共和黨參議員克拉默(Kevin Cramer)也曾表示,博爾頓「這種人,自以為是總司令,其實他不是」。參議院共和黨三號人物巴拉索(John Anthony Barrasso III)也說:「每次跟博爾頓一起開會,他都認為自己是會議室裏最聰明的人。他認為他應該同時擔任總統、眾議院議長和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共和黨黨內對博爾頓本人的消極看法一定程度上削弱他爆料的公信力,再加上就特朗普對手的民主黨也對他的新書批判不斷。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6月18日也批評博爾頓此前通烏門調查眾議院尋求他證詞時,他以白宮未授權而拒絕出庭,如今看來他是想把精彩細節留在書中爆料。民主黨參議員墨菲(Chris Murphy)也說,博爾頓「顯然對賺錢更感興趣,而不是拯救美國」。在不獲支持的情況下,博爾頓新書對輿情的影響自然會大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就目前現實情況看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僅為特朗普一人。即便博爾頓再怎麼出版新書批判特朗普,宣傳自己不會給特朗普投票,但在共和黨沒有另一個更好的選擇的情況之下,許多共和黨也並不會因為一個「戰爭狂人」的爆料而選擇捨棄黨派利益,讓共和黨在這次大選中遭遇失敗。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博爾頓這本書對選情,尤其是在共和黨人中的影響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