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國點名批評也是蓬佩奧政治生存術

撰文:黃治金
出版:更新: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4月末被中國政府多次點名批評,但即便如此,他的言行並沒有收斂,依然在疫情問題上將病毒政治化,指控中國隱瞞數據,並開始配合美國國會,堅持調查中國。4月29日,蓬佩奧再次強調,他對中國的病毒實驗室感到憂慮,全球需要徹底調查病毒是如何從中國傳播開來的。

中國政府多次點名批評他其中一層意思是:在全球大流行背景下,外交官應該發揮團結國際社會、協調國際醫療資源、協助疫情國家抗疫的作用,而不是在全球範圍內挑撥離間,製造分裂話題。雖然蓬佩奧的態度有所微調,表示願意接受中國的醫療物資援助,但他又會借疫情指控中國欺負「周邊」,頻繁借香港、南海和台灣話題施壓中國。

作為一名特工出身的國務卿,蓬佩奧對華意識形態歧視極為濃厚,不太可能因為中國政府的批評而改變自己的態度。這是因為他的「反華」立場或者圍繞這種立場的自我包裝,就是他當前鞏固在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內部權力地位的護身符。

如果沒有這場疫情,蓬佩奧就沒有足夠的發揮空間。疫情爆發前,特朗普重視的美中貿易談判當中,貿易幕僚處於美中關係的主導地位,而蓬佩奧處於邊緣化角色。即便是特朗普尋求的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的再次會晤,蓬佩奧也面臨溝通不力的指責。當時有分析說,蓬佩奧已經「得罪」了特朗普最想交好的兩個國家。

疫情的爆發改變了特朗普的執政方向,也挽救了蓬佩奧的政治生命。在大選年,為了疫情防控下的「維穩」工作,特朗普不太可能裁人。衛生部長阿扎(Alex Azar)可能被開除的消息一經曝光,特朗普立即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他的執政和競選團隊擔心,此時換人只會亂上加亂。

為了尋求連任,特朗普也需要蓬佩奧在模糊邊緣「兼職」為自己連任競選服務。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NC)一份建議「攻擊中國」的競選備忘錄被特朗普政府採納,就離不開蓬佩奧的推波助瀾。蓬佩奧很清楚,特朗普需要一個外部藉口,轉移國內選民對聯邦政府疫情防控不力的關注度,而自己作為首席外交官,就自然是最合適的人選。所以,即便是負責總體疫情防控的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多次稱讚中國疫情防控的「透明度」,蓬佩奧也不怕唱反調。

蓬佩奧這樣做一方面是因為他本身對中國政制存在既有的不認可,對中國日益逼近美國的國力抱有敵意,另一方面也是他甘願充當靶子。正如《華盛頓郵報》社論版副總編輯迪爾(Jackson Diehl)所說,蓬佩奧對北京的指控毫無意義,他的這種做法主要就是為了取悦他的老闆特朗普。

3月和4月,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曾先後兩次和蓬佩奧通話,但都無果而終。通話後,蓬佩奧反而變本加厲,頻頻指責和攻擊中國「隱瞞事實」,甚至宣稱要對中國「追責」。從中國官方節目《新聞聯播》發表短評,否定其「國務卿」能力就可以看出,中國在官方層面可能暫時放棄了同蓬佩奧的信息溝通。

眼下,聯邦政府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不力和病亡人數的增多,促使特朗普更多地轉向蓬佩奧所堅持的「劇本」。至少從輿論宣傳上來看,很多蓬佩奧的言行,都逐漸被特朗普採納。比如,特朗普已要求美國情報機構調查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中國是否「隱瞞」疫情數據,並在4月末首次提到「中國做出賠償」的言論。可見,蓬佩奧今後一段時間,或者至少在大選前,還會有更多發揮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