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佩奧問題升級為中美問題還有多遠? 北京給出答案
連日來,北京的波狀輿論攻勢讓人大開眼界。在中國官媒的口徑中,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empeo)不只是「人類公敵」,「突破做人底線」,甚至已經「毒性大發」。
4月27日,中國中央電視台的權威新聞欄目「新聞聯播」即刊發評論,稱散播「政治病毒」的蓬佩奧正把自己變成人類公敵;28日,「新聞聯播」說,揹負四宗罪的蓬佩奧突破做人底線;到29日,「新聞聯播」又指蓬佩奧「喪失底線」的種種說辭,只會為美國帶來巨大的國際道義赤字,貽笑世人。到30日,中共黨報《人民日報》亦稱蓬佩奧外交風格「毒性大發」云云。
美國的確正在借新冠疫情鼓動對華調查、起訴、索賠的一攬子行動。4月27日時,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白宮記者會上稱美方「有很多辦法」達成這一目的,「美國正在進行認真調查」,而最後算出來的金額恐怕比德國《圖片報》(Bild)估算的1,490億歐元要多。
無疑,這是特朗普首次談及「索賠」的具體細節,但這也是華盛頓方面言論逐步升級的表現。蓬佩奧此前已經把這一流程全面呈現:2月時,蓬佩奧曾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散佈「中國威脅論」,聲稱西方價值觀將戰勝中國等國對「帝國」的渴望;3月時,蓬佩奧在國際場合、接受採訪以及社交媒體上頻繁使用「武漢病毒」等稱謂,進而指責「中國、俄羅斯和伊朗散佈虛假信息」;到4月,隨着美國政府因抗疫不力遭到越來越多的批評,蓬佩奧在將矛頭直指武漢病毒研究所後才推出了「索賠」的一套具體言論。
當各方都在關注中美這一輪如何激烈對壘時,北京將矛頭指向了蓬佩奧給出的答案。
積極籌備輿論戰
總的來說,華盛頓方面這種攪動輿論、一段時間內造成國際關係混亂的手段是由美國國情決定的,因為他們近期的主要目標是努力主導大選前美國輿論場的話語焦點,特朗普希望為連任營造有利的環境。
不過,新冠疫情在美國造成的過百萬人確診、超過六萬人死亡的局面已經相當不堪。到4月29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首次預估數據顯示,因新冠疫情導致經濟大面積「停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下滑4.8%。
在疫情得不到緩解之際,由於全美已有16個州推遲或取消該州的總統初選,這使得外界開始懷疑特朗普是否會「推遲大選」。儘管特朗普本人在4月27日曾稱自己不會這麼做,但無論如何,特朗普的連任進程必然受到影響。當下嚴峻的疫情期是美國國內保守派對華攻擊最激烈的時候。美國此時針對中國的需要前所未有。
簡言之,這場看似複雜的紛擾本質是一場輿論戰。
北京將矛頭針對蓬佩奧,重點討論蓬佩奧的問題。這暗示北京已經將問題進行了切割。蓬佩奧的問題是蓬佩奧的問題,中美問題是中美問題。美國發動輿論戰,中國通過官方媒體不斷發聲,報之以輿論攻勢。北京並不希望這種美轉嫁矛盾和危機為主要動因的中美關係摩擦升級為中美關係衝突。在盡可能維護自身利益的情況下,北京仍然有所克制。
不能讓少數人帶偏中美關係
疫情是美國國內保守派對華攻擊最激烈的時候,同時疫情也是拓展中美合作空間的有利時機,世界形勢對中國是有利的,各國輿論在疫情之下都希望合作,就連美國內部也有不少合作的聲音。
疫情之下,華盛頓不是鐵板一塊,而那些言論出位的人,未必代表了美國的根本利益,亦不符合世界的潮流。
首先,相對於華盛頓方面扭捏承諾,遲到一個月,進而喪失意義並最終未能到帳的所謂「一億美元」捐贈。美國工商界團體、組織等的表現要積極、慷慨、爽快得多。中國美國商會的100多家會員企業已向中方提供了總價值約5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和物資援助。中國社科院統計數據顯示,美國企業對華援助總額排名第一,且遠高於其他國家企業。惠氏、雅培、通用電氣、安利、百威、Nike等多家美企援助額都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
儘管美國官員鼓勵美國企業迴流,從中國撤回美國。但環顧2020年的美國企業,他們的行動大多需要中國工廠、同行的積極配合。譬如一度借名下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聲名大噪的美國吉利德(Gilead)藥廠,他如要及時出貨,就需要中國合作夥伴在生產、研發領域的協助:博騰股份、上海醫藥等中國醫藥企業扮演了其定製研發生產(CDMO)服務商的重要角色。
隨着中國疫情不斷好轉,福特、雪佛蘭、佳士拿等美國汽車巨頭已經把3月後復工的中國工廠視為扭虧為盈的關鍵,如福特在3月因疫情關閉了其北美、歐洲的工廠,但他在中國的合資工廠就已經照常運轉。
當下,世界主要的電子、電信和半導體公司仍繼續依賴中國尤其是武漢的工廠提供貨源。隨着武漢疫情在3月後逐漸得到控制,並在4月8日後「解封」復工,相對於越南、印度等地工廠又因疫情而封閉的現狀,外界已重新把目光轉回仍舊可靠的中國加工廠。在疫區之外,深圳、鄭州等地的富士康工廠也在2月17日後恢復運作,至此,外界此前擔憂中美供應鏈因防疫而中斷的憂慮已失去意義,中美合作的經濟意義正因此突出,雙方鬥爭的負面影響也被經濟成果沖淡了。
其次,也就在特朗普政府批評北京「未與外界合作」遏制新冠蔓延時,美國科學家也已經站了出來,進一步確認了中美合作的全方位可行性。當下,美國權威科學家,被譽為「病毒獵手」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感染與免疫研究中心主任利普金(Ian Lipkin)正在與中國合作,研究新冠病毒在中國的傳播趨勢。
也就從3月中旬開始,包括浙江大學、耶魯大學在內的中美數百名醫療專家開始就新冠患者診療的有效藥物以及安裝人工膜肺(ECMO)等手術執行的具體條件開始了長期討論。到3月下旬,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也開始了類似合作,還向美方人員傳授了人員防護的知識。
同理,美國各地還在疫情爆發之際,繞過特朗普女婿庫什納(Jared Kushner)負責的物資採購與分配機制,直接與中方接洽,尋求合作抗疫。紐約等地的中國商會則扮演了溝通橋樑的角色。在這一地下機制的溝通下,科羅拉多州率先於4月1日宣布,該州正在與中國廠家接洽購買醫療物資;麻省也在經過多方聯絡與協調後,出動當地職業橄欖球隊的私人飛機,從中國搶購了120萬隻口罩。
事實上,美國面對巨大的防疫物資缺口,也不得不放下身段。根據美國衛生部估算,美國每個月需要3億個N95口罩,但美國自身產能遠遠不足以滿足需求,需依賴進口物資。與此同時,中國從3月1日到4月25日輸出的包括口罩211億個,防護服1.09億件,護目鏡3294萬副,病人監護儀11萬台,紅外測温儀929萬件,外科手套7.63億雙的各種物資就滿足了持幣觀望的美國各界人士的需求。
此外,大型美國製藥企業的17,600種產品當中,大約有超過9,000種藥品的原材料也都產自中國。為此,儘管蓬佩奧代表華盛頓對華言辭激烈,但他也在4月16日後致電中方,希望中國能就相關問題對美國企業予以幫助,向美國製藥企業優先提供所需的原材料和物資,幫助美國度過此次抗擊疫情難關。
很顯然,儘管中美圍繞調查起訴的爭吵不斷,但是抗疫的諸多現實正在維持兩國合作的有序進行。雖然美國鷹派的對華攻擊態勢並沒有因為疫情而發生改變,同時這些攻勢也並不代表一切。中美關係不能被美方少數人的意圖帶偏。中國將矛頭針對蓬佩奧的意圖正在於此。
北京或許正在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回擊一切破壞合作的力量。如果蓬佩奧的言論隨着形勢的發展升級為兩國關係糾紛,那麼中國屆時也會升級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