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瑩詰問佩洛西:中國外交依舊缺少支援

撰文:黃治金
出版:更新:

在美國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圍剿」中國企業華為的近兩年時間裏,西方輿論並沒有一邊倒迎合美國,其中有一些借「稜鏡門」事件諷刺美國的聲音,但這並不代表它們認同中國官方和華為自身的對外輿論公關。在2月中旬結束的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中國人大外事官員、中國前副外長傅瑩曾到場反駁美國眾議院佩洛西(Nancy Pelosi)有關「華為威脅」和中國推行「數字專制」的言論。

當時在座的都是歐美國家的高級官員或前政府要員,包括一些議員和知名智庫學者等,但針對佩洛西針對中國企業華為的言論,他們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反駁。傅瑩當日的反駁還是比較「孤獨」的。

除了坐在佩洛西右側的德國聯邦議院議長朔伊布勒(Wolfgang Schäuble)在佩洛西回答完傅瑩提問後補充了幾句「歐洲重視多樣性合作」的中立表態外,現場沒有一位歐洲官員站出來響應中國立場或者反駁美國。反而在答問最後環節,有歐洲官員站出來拿傅瑩的提問做文章,說中國為何不允許Facebook和Twitter這樣的企業進入中國市場。

傅瑩對佩洛西的提問,有理有據,娓娓道來,體現了中國外交的「氣量」。歐洲官員不想附和,也在情理之中,畢竟他們秉持的價值體系和美國是一致的。

不過,英國和德國帶頭建議歐洲國家保持開放與包容,有限度接受華為及其技術產品,這是既定的官方立場和事實。現場的歐洲學者和前任和現任官員,完全可以現場拆穿美國華為立場的虛偽之處,或者至少站出來詢問美國封鎖華為後的可替代方案。但是,現場最終沒有一個人提出類似的問題。

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國外交在西方輿論公關當中所面臨的挑戰和難度。

一方面,這反映了歐洲國家當下所處的兩難處境。以佩洛西為代表的美國國會議員以及特朗普政府高級幕僚,都在此次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呼籲歐洲和美國一道,聯合起來對抗中國崛起,應對華為等技術威脅。但是,歐洲看待華為和中國持續崛起的思維視角和美國不同,更看重經濟效益,意識形態色彩不是很濃。加上特朗普政府孤立主義對歐美盟邦體系的破壞,剛剛經歷了英國脱離的歐洲首要考慮的是內部團結和對歐美關係的新的定位,而非和美國一致對抗中國。

另一方面也體現出中國當前的國際輿論地位和其所處的經濟實力不太相符。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執政後,中國曾加大海外媒體落地和新聞專業人才的培訓。中國外交部門也在外部開設了Facebook或Twitter賬號,強化對外宣傳,更大力度的講述中國故事。但效果一般。西方官員和媒體很容易將中國媒體的報道視為中國政府的意識形態宣傳。

這就是西方對中國的差別對待。今年的德國慕尼黑安全會議前,美國媒體就可以幫助特朗普政府輿論公關,營造針對中國的話題氛圍。如果中國媒體也在西方輿論場當中這樣做,必然會被西方視為中國政府宣傳工具。 2月18日,美國國務院宣布,將5家駐美中國官方媒體指定為「外國使團」,要求他們向外國使館一樣向國務院登記在美僱員和財產等信息。

雖然這種新措施不限制它們的新聞報道,不干涉它們的報道範圍,但「外交使團」的定性很明顯就是有意將它們同「自由媒體」區別開來。

所以說,中國外交官在對外政策講解和宣傳方面,難免面臨孤軍奮戰的境地。有分析認為,中國需要逐漸建立好自己的話語體系和知識體系。也就是讓外交官提升認知水平,懂得對外輿論公關的本質,做到「所言非虛」,進而贏得外部的信賴,杜絕過於意識形態化的表達,避免宣傳內容和中國社會現實的脱節。這也是為了讓中國對西方的輿論公關能夠和中國改革步伐同調。

當然,國際輿論的偏見短期內很難消除,或者永遠無法消除。當一個來自被他們歧視的國家的技術進入他們的市場和視野,他們自然不會全盤接納,認識上自然有一個改變的過程。但這種過程註定路漫漫而修遠。關鍵看中國能否據理力爭,講好自己的故事,做到求同存異。這樣才能不斷贏得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