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有話說】特朗普對華強硬已趨近極點 中國應避免過度反應
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已然簽定,儘管協議在很多人看來更像一份「採購清單」,但兩國關係於過去兩周趨向穩定,對正處於滑坡的中美關係而言,這依舊是正面趨勢。
中美談判還將持續下去,接下來的談判可以預見會觸碰兩國之間的核心分歧,難度將會更大。2020年美國進入大選周期,對中美關係將會產生何種影響?美國兩黨的對華立場是否愈來愈趨同?
圍繞以上話題,《香港01》採訪了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美國外交室主任袁征,此為第一篇。
01:2020年是美國的大選年,從歷史經驗可以看出,兩黨為了最大化政治利益,會利用各種內政外交的議題進行炒作,過去近兩年,中美博弈牽動世界的目光,雖然中美在1月15日簽訂了第一階段協議,但外界對於未來中美關係的發展並不樂觀,在你看來,美國大選年會如何影響中美關係?
袁征:對於美國大選年最重要的依舊是美國國內的政治因素,中美博弈以及美國在新疆、台灣等問題上的炒作其實十分常見。到目前為止,我認為這些議題並沒有成為候選人的主要操作話題,因為中美關係其實已經足夠糟糕了,還能炒作到什麼程度?民主共和兩黨在對華政策的立場也在漸漸趨同,特朗普政府對華強硬地步已經到達極點。
老布殊政府曾極力主張發展對華關係,即便國會通過了對中美關係不利的法案,老布殊都壓下了,但克林頓上台之後,對中國的態度安全不同於老布殊,再到小布什上台,競選之初便開始了對克林頓的嚴厲批評。所以,在過去,美國國內對華政策分歧很大,但現在兩黨在這一問題上立場越來越接近,都主張強硬,特朗普政府更是採取了一系列強硬動作。可以說,特朗普在對華關係強硬方便,該做的都做了。
當然中美貿易談判會受到國內政治牽制,特朗普其實正處於一個兩難的境地。即便現在與中國達成了第一階段協議,也無法避免來自民主黨的批評。整體來看,中美關係已經糟糕到了這個程度,而中方在與美國的博弈中並沒有主動挑釁對方,第一階段協議達成,民主黨會有些口舌,但到目前為止,中國議題並沒有成為一個大選的主要議題。當然,也需要看初選結束以後會不會有新變化。
01:反觀中美近兩年的博弈,中方的反制措施一直相對克制,此前美國國會通過涉港、涉疆的法案,引發中國強烈譴責,但是不難預料,大選年美國對中國話題的炒作,中國應該如何應對?
袁征:我認為對於中方來說,最重要的是不要在美國出現針對中國的強硬言論時反應過度。在美國經濟沒有出現太大問題的情況下,民主黨對特朗普的指責就會減少一些,這其中也包括對華關係,尤其是對華經貿關係。如果經濟不好,這些都會成為民主的重點攻擊對象。
現在的事實是,中美經貿額在下降,美國的貿易逆差也在下降,所以美國的民生、就業等問題會是大選的主要議題。中方只要不在這個周期內發生重大的事件和意外情況,我認為對華關係不會成為大選的重要話題。特朗普當前最主要的目標是實現連任,他的所有外交動作都會圍繞這一目標進行,此時的外交是為內政服務,在對華關係上,特朗普也想取得一些進展來對美國國內有所交代。
01:特朗普彈劾案也跟隨大選推進,兩黨候選人圍繞政治外交等議題展開利益爭奪,在外界看來,美國的外交政策在大選年尤其顯得混亂。對中國而言,在中美關係中能夠掌控的並不多。
袁征:的確是這樣,不過可以從兩個層面進行解讀,特朗普作為總統,缺乏長遠規劃,他本人也十分善變,說話從來不算數。美國國會在某種程度上是美國國內輿論的一個集中反映,眾議院的任期只有兩年,所以在大選期間他們受國內政治影響非常大。再加上特朗普作為弱勢總統,喜歡演戲,說話不算話,給中美關係打來了更多不確定性。
但是另一面,對中國未必是壞事,特朗普缺乏長遠規劃,章法比較亂,很多美國人都不知道他在對華問題上到底想要什麼,中國方面也一直困擾,特朗普與白宮其他官員有什麼差異?特朗普本人是想徹底從長遠的角度改變中美關係,還是隻想扭轉貿易逆差的局面?此外,特朗普不僅僅發動對華貿易戰,與印度、歐盟等其他國家也有貿易摩擦。毫無章法的四處出擊,除了帶來不確定性之外,缺乏長遠戰略考慮,也會對美國自身造成損害。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對中國而言可能並不是最糟糕的局面,特朗普越是折騰,自相矛盾就是陷入了自我損耗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