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輸贏評判貿易協議 中美談判需追趕中國開放的速度

撰文:吳迪
出版:更新:

自中美政府於12月13日宣布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之後,兩國於過去兩周相繼宣布一系列撤回關稅及關稅豁免安排。而在中美雙邊安排之餘,中方更將於本周三(1月1日)起對850餘項商品向全球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總價值約3萬億元人民幣,佔中國進口商品總額約18%。可以說,美國是中國加速改革的重要推動力,但若中美談判再受阻,大費周折與中方談判的美國,未必能比他國獲得更多紅利。

雖然中美仍未正式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兩國過去兩周已經陸續出台一系列正面政策。原定於12月15日進一步加徵關稅的計劃被叫停,9月1日起加徵的關稅也將獲得明顯回調。此外針對其他依舊加徵關稅的商品,兩國也已開始分批公布加徵關稅排除清單。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12月19日公布了第一批對美加徵關稅商品第二次排除清單,自2019年12月26日至2020年12月25日,不再加徵反制關稅。美國方面的行動更是在12月13日之前便開始,先是給予中國熟製禽肉、鯰魚產品、香梨、柑橘、鮮棗等產品的輸美資格,後於12月12日公布新一批涉及44項中國商品的關稅排除清單,且可追溯至2018年9月24日,並宣布將對第10批中國商品關稅排除清單進行修訂。可以預估,中美兩國政府還會在未來數周內持續公布類似安排。

由美方牽頭人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由上至下左二)和姆努欽(Steven Mnuchin,左三)及中方牽頭人劉鶴(右一)所出席的中美高級別貿易談判已經舉行了共13輪。(美聯社)

中美協議沒有「你輸我贏」

對全球市場、兩國企業和兩國消費者而言,這種積極態勢是值得欣喜和期待的。然而,也不乏有人試圖以「美國贏了,中國輸了」評判該協議,認為關稅原本就是美國率先加徵的,而今只不過是撤回了一小部份,便換來中國大量購買美國農產品和一系列市場開放承諾。可這樣的講法是片面的,原因有三。

第一個原因在於美國不再高調提及「監督機制」(enforcement mechanisms,也譯作落實機制)。自2018年貿易戰伊始,美方便長期堅持協議寫入美國對中國的「監督機制」。這個概念在現實中是無法操作的,而這種為了展現「美國贏,中國輸」的條款也自然是中方不可能接受的,為此,兩國談判也於2019年5月破裂。不過在經過了6月的「大阪習特會」和7月的「上海會談」之後,「監督機制」一詞漸為「爭端解決系統」(dispute resolution system)所取代。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官網12月13日公布的兩國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通稿中,也是以「爭端解決系統」標註。

第二個原因可見於美方在其通稿的用詞:「美國已同意對其301條款關稅行為進行顯著修訂」(The United States has agreed to modify its Section 301 tariff actions in a significant way)。這顯出美方不只已同意「顯著」地修訂其根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加徵的對華關稅,且更有可能會重新審視單方面加徵關稅是否落實301條款的有效措施。

+3

第三個原因在於中國「大買特買」算不上讓步。按中美通稿,中國很可能將在2017年購買240億美元農產品的基礎上,於2020和2021年每年增加約160億美元的採購,另還會採購能源、工業製品、服務類美國商品。這應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可供誇耀的「貿易戰成績」。可兩國協議沒有輸贏,白宮的「成績」不是中南海的「敗績」。以錢換取中國所需的貨物,又非昔日中國與大英帝國以白銀換鴉片,如何算得上是「讓步」?有人認為中國不需要買這麼多商品,可只需看看這兩年中國消費能力的膨脹有多迅猛便可知一二,中國還有大量未達到「小康標準」的城鎮鄉村國民,對國產和進口商品市場都還有大量開拓空間。增加從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優質、有競爭力的商品和服務,有助於順應中國國內消費升級需求。

因此無論是「美國贏、中國輸」或是「中國贏、美國輸」,都是幼稚、不準確而片面的,這種「你贏我輸」的協議也是難以持續的。綜合上述三個原因,這次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無疑是雙贏的:中國將多買一些商品,並推動落實符合國情需要的改革方針;美國則需要確保有足夠商品賣予中國,並重新考量自身胡亂加徵關稅的行為。最終結果不僅是兩國國民、企業和政府皆大歡喜,也對中美維持兩國關係之穩定發揮積極作用,乃至對中美之外的他國產生正面外溢效應。

值得提出的是,除了上述內容,為時一年多,且還會繼續持續的貿易戰,對中國還有另一項重大意義—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因此而加速了。

中美代表團10月10日在華盛頓展開經貿高級別磋商。圖為特朗普11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劉鶴。特朗普其後在Twitter稱,中美已達成「相當實質性的第一階段協議」,並可能於11月在智利和習近平見面,簽署最終文件。(美聯社)

「改革開放」遠未終止

今年以來,人人都看到中國與美國的談判,但其實中國資本市場也發生了很多事:上交所與倫交所之間的「滬倫通」啟動,中日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互通,擴大期貨市場境內特定品種範圍,提前取消證券、基金和期貨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實施港股「全流通」改革,進一步修訂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規則等等。

從放寬機構准入,鬆綁業務限制,擴大開放金融市場,到加強與境外市場互聯互通,再到1月1日要開始落實的進口貨品降關稅,中國經濟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步伐於過去一年有顯著進展。

面對這些開放性改革措施,不少西方媒體第一反應是「這是中方因貿易戰而起的行動」。這話對也不對。說其對,是因為各大主要經濟體本就疲軟,美國政府對外的經濟政治政策更令保護主義日益抬頭,中國必須嘗試改變這種態勢。

說其不對,則是因為中國政府此舉更是為了應對中國企業和國民對進口商品日益增長的需求,是要提高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和市場現代化透明化程度,從而突破中國經濟發展瓶頸,不陷入「中等收入國家陷阱」。更何況,這些改革不是突然決定的,而是既定安排,是中共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白紙黑字列明的。

中美第一階段協議或能為美國大豆出口帶來一個「小陽春」。(路透社)

在經過了四十一年的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從市場最封閉的國家之一變為今天的最大貿易國,且可以預估的是,北京方面會一直根據其對中國經濟實際發展現況的評估,決定下一階段的開放程度。這也就意味着,將於1月1日開始實施的這些進口措施調整,實際上和2019年中國資本市場改革一樣,應被視作中國政府四十年不變的「改革開放」政綱中,按部就班的一環。

貿易戰推動中國改革 美國卻未獲額外紅利

在這個過程中,美國現屆政府發起「貿易戰」的行為,無疑對中國經濟改革起到了正面作用,加速了改革措施的落實。這一方面是因為北京為了維繫中美關係之穩定,需要「忍、緩、讓」。忍的是美國現屆政府的朝令夕改和肆意指摘,緩的是有可能爆發的更為激烈的衝突,讓的是特朗普所需要的諸如「中國又買了幾百億元美國農產品」這種面子工程。順着這般思路,只要中國經濟有足夠承受力,北京不排除「將原計劃五年做完的改革,加速在三年內做完」,且只要雙方措辭平等公正,亦可各自表述,任由美方將協議包裝為特朗普的重要功績。

另一方面,美國政府的做法之所以加速了北京落實改革措施的速度,也恰是因為美國政府的做法改變了中國所面臨的外部環境。白宮向全球發起貿易戰的做法,令保守主義在全球有抬頭的趨勢,也令眾多美國的政經夥伴開始尋求多元化政策,降低對美國的依賴。這都意味着北京更有必要改革以應對大環境變化,並積極把握契機與他國進一步交織。無論是2019年的眾多改革,還是這次2020年1月1日的調整措施,都是為此。

這也就造就了一個頗為有趣的現象:其他國家未與中國發起「貿易戰」,也依舊獲得了美國「辛苦搏來」的紅利。照着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放眼預估,中國自身改革開放的進程不會停止,而中美貿易談判的進程倘若受阻,美國再發起關稅或進出口禁令,則會令中國向美國發起反制,中國向全球開放的貿易政策從而也僅會對美國部份實施。

若真走到這一步,貿易戰縱然推動了中國的改革,卻未能改善美國企業和美國國民的利益,那這究竟是不是枉費心機空費力,損人害己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