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受沒有印度的RCEP 日本真的打算退出嗎?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當地時間12月2日前後,日本與印度舉行的首次外長與防長的「2+2」會談仍在吸引媒體的目光。比起日印雙方的「兩軍間互通、聯合訓練、裝備研發」等常規話題,兩國間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即RCEP)問題上的最新立場更值得關注。

在11月28日前後,日本經濟產業省、日本外務省等機構代表均表達了「日本將不會考慮在沒有印度的情況下簽署的RCEP」的意向:日本外務省副發言人海部篤還在接受採訪時強調了這一點。

+1

較之一個月前日本在東盟峰會期間不惜一切代價力推RCEP全面簽署的態度,日方表態就讓各國大吃一驚。包括彭博社、路透社在內的一些權威財經媒體還將其視為了某種「日本棄權」、「制衡中國」的信號

印度此前在RCEP簽約問題上的反覆與頓挫是有原因的:中、印之間居高不下的貿易逆差是阻撓RCEP進一步進展的最大難關。11月初,就有觀點認為印度可能會就RCEP協議問題向中國最後索要一次贖金,以確保新德里入盟後的利益不受損。當新德里的需求不能得到馬上滿足時,莫迪(Narenda Modi)當局就在11月4日確認了「不加入」的意願。

這樣一來,當日本也在一個月後也發表類似言論時,一個問題也就隨之浮現:日本是不是也參加了印度的這場勒索,打算退出RCEP呢?答案是否定的。

以莫迪為首的印度政要雖然並不反對RCEP,但印度國內農業、重工業不堪一擊的局面還是令其態度猶豫了起來。(美聯社)

也就在12月1日,東京的態度已在72小時後也發生了重大變化:海部篤在另一場記者會上指出,日方仍在敦促(pushing)印度儘快加入RCEP,為此,日方在嘗試與其他國家合作,進而減輕新德里的憂慮。

於是,外界可以確認一點,即日本在RCEP問題上的積極態度並沒有發生變化,這和日本在10月時試圖說服中國降低印度進口關税等要求是吻合的。在RCEP相關各國對印度顯得不耐煩時,東京仍因為印度潛在的巨大市場而保持耐性。

分析認為,在「安倍經濟學」推行多年卻缺少市場空間之際,日本很希望藉助RCEP形成的多邊框架打開印度市場,由此服務近年來大量投資印度的日企。

印度有十多億人口,作為巨大的潛在消費市場,其對日本的商業利益不言而喻。但面對曠日持久的對印談判,以及印度方面在貿易保護等問題上反覆無常的執着,日本政界、財經界的壓力不比中國小。只不過考慮到日、印2+2峰會召開在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還將在12月15日前後訪問新德里,東京方面就不得不做出些取悦印度的姿態。

事實上,環顧東盟峰會之後的RCEP相關談判動態,中、日各方可以發現印度越來越大的胃口。

莫迪當局不僅要求RCEP容忍印度的反傾銷觸發機制,印方還要求輸入該國的家電、食品等商品要包含30%的「印度製造」零件或材料,這種措施也展示了印度對其工業能力的極端不自信。(視覺中國)

相對於此前印度向中國要求的免税緩行、反傾銷觸發機制(即某一類商品如突然大幅進入印度市場並構成傾銷,印度有權對來自該國的商品採取臨時提高關税措施)等要求,印方近期又增加了新的條款:除去對工業品、農產品的「反傾銷觸發機制」另行加碼外,印方不僅要求輸入該國的家電、食品等商品要包含30%的「印度製造」零件或材料,甚至還要求RCEP「建立聯合管控措施」,以免其他成員國對印度「傾銷」。這一現狀意味着RCEP的其他15國還要與新德里繼續展開艱難的對峙。

不過,RCEP達成之後帶來的前景還是促使多國盡力忍氣吞聲,並嘗試把印度拉入其中。有分析認為,一旦RCEP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16國之間所有商品實現零關税,這一結果將拉動中國GDP提升0.55%,拉動日本GDP提升0.09%,中國出口總量也會提升3.15%。

事已至此,北京自然會強調「RCEP的大門對印度始終是敞開的」,而東京想來還會做出些更令人驚訝的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