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交易藝術或已過時

撰文:茅岳霖
出版:更新:

中國商務部已在11月14日前後發表了最新表態。就中美貿易戰與「現第一階段協議」的動向,北京強調貿易戰由加徵關税而起,也應由取消加徵關税而止,其重要性應該由雙方共同估量,以及「願與美方共同努力,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妥善解決彼此核心關切」等。

至於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11月12日主題為「貿易與經濟政策」的演講中有意談及的「中國急於跟美國達成一個貿易協定」,北京暫無針對性表態。可見,特朗普在選舉季節有意提及的「中國對美傾銷」,「扼殺美國就業」等語並沒刺激到北京,他的「交易的藝術」也正逐漸因過時而失靈。

房地產商人的行為方式

特朗普的很多發言仍未擺脱其商人時代的信條,即《交易的藝術》。他1987年出版的這本書觀點甚少,內容簡單平實。能讓外界捕捉到特朗普的行為模式。

已躋身美國最高政治舞台的特朗普仍繼續從他商人生涯中吸取能量,發揮自己最擅長的本領,以求進退有據,左右逢源,進而以強力意志展現果斷決策。

+1

根據這本書,特朗普的行為模式一般落實在四個階段及十餘種方式。即首先提出驚人目標(Think big),並在提出目標之際做好最壞的打算;其次是重視宣傳(Get the word out),展開宣傳心戰(through promotion and through psychology),借虛張聲勢或反覆無常的手段給對手施壓。

再者是決策搖擺,將選項最大化,進而借稀缺市場競品等元素吸引競爭對手,同時暫時收起簽約意圖,給出次優條件讓對手急於接受。最後儘量了解市場動向,確保「出貨」(deliver the goods)與兑現交易,以期取得直觀的結果。

此外,這本書還宣傳了特朗普執着於「同時推進很多交易」的策略,而房地產業只要落實一處交易就可以獲得高額利潤,因此,特朗普頗具賭博性的「交易藝術」能讓他在房地產商時期取得幾場關鍵勝利。而從2017年至今的特朗普施政行為來看,交易的藝術仍然是他的備選方針。

在新罕布殊爾等地的助選活動中,當地民眾踴躍打出了支持特朗普的口號,這與特朗普政府對外強硬的風格有很大關係(路透社)

在外交活動中體現商人色彩

首先,就提出驚人目標這一點而言,特朗普從2016年參加競選開始就威脅要對全部中國輸美商品加徵45%關税。從2018年3月22日,以特朗普簽署法令,指示美方對總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税開始,美方逐漸拋出大額清單。

特朗普本人還在2018年7月暗示能再對價值5,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税。而今,在一年之後的11月12日,即便實情並非如此,特朗普仍稱自己已經讓中國「在過去幾十年中建立起的供應鏈開始崩潰」。

其次,在宣傳與攻心等環節上,特朗普團隊從2018年5月至今在一直努力尋求構築中國在尋求達成協議的印象,當時美方官員稱中方會滿足美方很多要求,其中包括至少多購買價值2,000億美元商品等內容,到2018年12月和2019年5月前後,美方還釋放過「決定停止升級關税等貿易限制措施」、「達成協議」等信號。到2019年5月10日凌晨0時01分美方對中國產品上調關税前,美國還借媒體大舉釋放了「中國出爾反爾」等信號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很多參加特朗普助選活動的美國民眾身上的成衣,以及寫有「讓美國重新偉大」字樣的帽子可能大都是中國製造的。這種局面並沒有因貿易戰而發生什麼根本改變(路透社)

特朗普本人甚至還在2018年12月11日放出過「如果對達成史上最大的貿易協議有幫助」,他本人願意為被加拿大羈押的中國華為通訊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求情」的風聲。相比之下,特朗普在11月12日演講中的「美國只需要一個對美國有利的貿易協定」,而中國「急於跟美國達成一個貿易協定」的表態無疑顯得小巫見大巫。而這種套路也在不斷被外界所領會。

至於在決策反覆搖擺這一點上,美國最突出的表現莫過於2018年5月30日第一次簽訂協議,進而在同年6月15日突然撕毀協議,宣布對價值500億的中國商品加税。在一年之後,特朗普及其團隊又在2019年5月6日以中方「試圖重新談判」為由重啟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税,打斷了此前半年間中美五輪對話的成果。

考慮到就在2019年8月23日時,特朗普曾一度在社交網絡上發文,就中方對美國商品加税一事,威脅將在10月1日把價值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加徵關税從25%提高至30%;並於9月1日生效的另外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税將從原計劃的10%升至15%,這也讓中美在2019年7月至9月間的對話,以及在10月中旬達成的「實質性第一階段協議」顯出了相對可慮的一面。

最後,在開具次優條件,讓對手急於接受這一點上,特朗普對「實質性第一階段協議」的態度也讓也讓觀察家頗感大開眼界:該協議解決了一些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方面的問題。中國似乎還將按計劃購買美方聲稱的「價值400億至50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雖然美方並不能馬上得到中方在知識產權和金融開放方面的「良好進展」,可美方仍得到了在農產品問題上的正向回饋。

經過貿易戰的洗禮後,中國終於發現特朗普和美國並沒有什麼契約精神。但對峙還是要繼續下去。(新華社)

不過,考慮到中美仍需進入「實質性第二階段協議」的討論,加之美方甚至還稱「特朗普尚未就計劃在12月對華徵收的額外關税做出決定」,在特朗普近期暗示中國「現在急於跟美國達成一個貿易協定」時,北京多半也能理解這種「交易的藝術」的實際效果。

當然,特朗普的貿易戰並不是唯一的,在中美貿易戰期間,美國對歐洲、印度、日本同時發起了貿易談判。特朗普11月12日演講中也痛批「美國聯儲局、美國前總統、歐盟、印度、韓國」的做法,這與其同時推進多項交易的意圖基本一致。

他的招數就這些了

歷經了兩年的鏖戰,北京沒有像特朗普當年的商界對手那樣放棄。面對特朗普縱橫商海幾十年,已經被外界基本摸清的「經營的藝術」,中方也針鋒相對地頂了上去。

在2019年下半年以來的對峙中,中方也迎着特朗普陣營的搖擺反覆不確定,開始了相應的對策。當美方堅持要求中方在知識產權等問題上使用「更強有力的措辭」時,中方往往能看出美方的意圖。為此,雙方的妥協和讓步都侷限在相對較小的領域。

日本、法國等在汽車產業問題上並非完全的一致對外,雙方在具體利益糾紛問題上有着你死我活的對峙,但雙方仍舊有着第三陣營的一點默契。(路透社)

同理,美國還希望在中國購買美國農產品問題上制定一個具體的大數目字,譬如特朗普本人傾向於定在500億美元上,但中方更傾向於落在「市場化的方式自主採購」這一點上。

此外,北京一直要求美國分階段取消關税,而美國卻在10月中旬以來一直堅持「美方必須視中國執行協議的情況分階段取消新增關税」,甚至還要把目標對準中國國有企業,至此,堅持其「交易的藝術」的特朗普應該能感到局勢的艱難。

事實上,對世界各大主要經濟體展開「貿易戰」的美國近幾個月來的進展也並不順利。美、日兩國雖在9月下旬達成局部貿易協議,日本將為70億美元美國商品打開市場,但這一初步協議還需要再在未來四個月內「完成談判」。

在美國的壓力之下,日、歐的第三陣營終於有了用武之地。(視覺中國)

至於自2018年以來因汽車關税與美國瞠目相見的歐盟,美歐仍將繼續「推遲六個月」繼續展開相關對話。美國商務部雖然在11月3日稱,美國在與歐盟、日本和韓國的汽車生產商進行了「良好對話」後,美國或許無需在本月稍晚對進口汽車課徵關税。但歐盟外交官就認為,「關税威脅仍會被當作籌碼」。

雖然美印貿易戰暫時規模較小,隨着兩國貿易談判的進行,新德里屢屢推遲關税的落實,但到2019年6月,新德里還是頂着美國「印太策略」,宣布對美國展開反制活動。很顯然,與美國對峙的各方也算是看到了特朗普手段的規律,不甘心受制於美方,現在甚至開始互相觀望的階段。

至此,特朗普似乎也需要面對一個現實,即他終究無法按照商業博弈的方式來處理政治博弈問題。國際政治的複雜性不是身為房地產商人出身的特朗普能夠輕易體會和掌控的,而他數十年如一日的經驗也就因此逐漸在貿易戰的搏殺中顯得過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