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峰會:有人積極捧場 有人逐年降級
第35屆東盟峰會及東亞峰會正在泰國曼谷舉行。從官方網站已經公布的議程看,東盟十國領導人在11月3日至4日期間,分別與與中國、印度、美國、韓國、俄羅斯以及日本舉行峰會。中國總理李克強、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韓國總理文在寅、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Daniil Medvedev)、印度首相莫迪(Narendra Modi)都一併列席。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方面此次由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Robert C. O'Brien)擔任特使出席東盟-美國峰會,特朗普(Donald Trump)再度缺席。自他上台至今,僅在2017就任總統第一年出席過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的東盟峰會。2018年11月的峰會是由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參加。
從總統親自參加峰會,到派遣副總統代勞,再到委派國安助理出席,美國出席東盟峰會的人員規格逐年下降,此舉被廣泛認為美國「冷落」了東盟,尤其是與美國前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和中日韓印俄這些積極參會人士相比。
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指出,提出「重返亞洲」的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在任期間幾乎每年都出席峰會。回看此前記錄,奧巴馬任期也曾出現一次缺席,便是在2013年。那一年由於美國政府關閉,影響了其外交活動,他也因此缺席了那年的東盟峰會。與奧巴馬相比,連續兩年缺席東盟峰會的特朗普,對東盟確實「不太上心」。
除奧巴馬以外,其他國家也比特朗普對東盟峰會表現得「熱情」,例如中國、日本、韓國、印度以及俄羅斯等國家。
中日韓是東盟重要鄰國姑且不論,莫迪上台之後也一直十分看重與東盟的關係,他所推行的「東進」政策就強調要大幅加強印度與各個東亞國家的合作。自2014年開始,幾乎每一屆的東盟峰會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此次東盟峰會也不會例外。
還有俄羅斯,該國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在出席2018年東盟峰會時便表示,俄羅斯高度重視在相互尊重和考慮彼此利益的基礎上發展與東盟的關係。近幾年來,他與總理梅德韋傑夫是東盟峰會及東亞系列峰會的「常駐嘉賓」,此次峰會,梅德韋傑夫也會照例出席。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對東盟的「冷淡」似乎與其大力宣傳的印太戰略並不相符。
早在2017年1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便提出「印太戰略」。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2018年8月出席東盟會議時,還承諾向印太地區追加3億美元投資,幫助地區加強安全,及該地區發展。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目前還未實現以上對東盟的承諾。當彭斯、蓬佩奧等人屢屢表示要團結東南亞盟友之時,特朗普表現顯然與他們背道而馳。
要知道,東盟在亞洲和世界經濟都扮演的一個不可小覷的角色,該地區極有可能會成為未來的經濟中心,它更立下目標要成為要成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不少地區和國家都非常看重東盟這塊有巨大潛力的市場和經濟體,其中包括中日韓。
近幾年來,東盟峰會及東亞系列峰會已經逐漸成為了這三個大國推行戰略及合作的重要平台。就連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2018年2月新春演講時都曾表示,未來要加強同包括越南在內的更多亞洲國家的關係,其中括韓國、越南、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亞太國家。
此次特朗普缺席的最大原因,庶幾應是國內的彈劾調查。美國國會眾議院10月31日以232票贊成、196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了彈劾調查程序的決議案,在這樣的情況下,特朗普無法出席此次的東盟峰會,也是情有可原。
但是,就在大家紛紛想與東盟打好關係時,特朗普卻連續兩年缺席東盟峰會,雖然並不能以此說明美國不重視東盟,但這樣的外交「冷待」,實在很不體面。據《朝日新聞》10月31日的報道稱,對於特朗普連年缺席,東盟內部一直以來都有不滿看法。畢竟領導人出席別國峰會的外交活動是促進國與國之間關係的一大手段,和推行本國對外政策的一大紐帶,特朗普的外交如此不體面,自然對美國與東盟之間的關係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