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部份技術細節談妥 中美貿易前路暗湧仍在
中國國務院副理總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及財長姆努欽(Steven Munchin)於周五(10月25日)通了電話。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與新華社對通話的描述都甚為正面,確認雙方「第一階段協議」文本的部分技術性細節已基本談妥。看來中美元首該能趕及在11月中智利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會議上簽署協議。
根據新華社的報道,中美雙方已同意妥善解決各自核心關切問題,並已確認部份協議文本的技術性磋商基本完成,例如中美雙方對部份肉類進出口監管體制、市場准入等議題已達共識。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更表示「雙方在具體議題上取得進展,而協議的部份章節也接近完成」。
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美就協議文本談判進展的表態更是簡單直接:「我們進行得很好。」。配合對鷹派立場甚有代表性的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在其周四(10月24日)對華政策演說中的「收斂」——雖然彭斯仍在香港和新疆人權問題上大造文章,不過他亦明白指出美國絕不會和中國脫鉤,並強調美國樂見中國有更好的美來——可見中美貿易談判的勢頭漸入佳境,未來將迎來不少小幅度的正面訊息,為APEC會議簽署協議鋪路。
協議本質無改:美停關稅換華購農產
根據路透社引述美方知情人士報道,中美的第一階段協議談判仍然離不開「美國停加或扣減關稅」、「中國多購美國農產品」的大框架。繼美方中止原訂於10月15日向已有25%附加關稅的2,500億美元中國貨多徵5%關稅的計劃後,美方消息指北京當局依然希望美國能取消訂於12月15日對1,560億美元中國貨開徵的15%關稅,並且取消本年9月1日對1,250億美元中國貨開徵的15%關稅,讓中美關稅戰中的美方關稅回復到原來對總值2,500億美元中國貨的25%附加關稅水平。
美方目前未有否定有關要求,卻希望中國能為其購買美國農產品計劃訂下確切的時間及價格。不過,中方卻較為願意根據市場狀況而自由購買。
早前市場已有消息指,中國政府周二(10月22日)已向國內和國際主要大豆商發出關稅豁免配額,總計最高1,000萬噸美國大豆可能被免徵附加關稅。
貿易承諾與現實總有落差
不過,問題在於:中國大豆進口商對美國對華出口大豆的競投價仍然低於美國出口商的開價。由此可見,中國即使願意放寬對進口美國農產品的管制,礙於市場供求狀況,也未必能馬上成事。
根據劉鶴與特朗普在10月11日的白宮會面談話,中國承諾在兩年內將美國農產品的年進口總值增加至400億至500億美元水平,比2017年貿易戰爆發前的195億美元水平急增超過一倍。從目前情況看來,這承諾的可行性不高。而根據路透社的報道,中方將計劃先回復到約200億美元的農產品進口水平,離理想水平有甚大差距。
這種購買承諾與市場狀況、實際可行性之間的差距,未來也許會成為中美貿易談判的隱憂。畢竟,美國國內仍有甚多對華強硬派一直尋找藉口阻止中美兩國以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的方式緩和貿易緊張局面。
美國外交鷹派成障礙
美國消費者新聞和商業頻道(CNBC)網站周五就引述消息人士透露,日前曾被中方批評在其反華書籍中創作不存在的經濟學家的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一直在幕後抵制第一階段協議;而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上周三亦公開質疑中國的信用:「我們很難確保中方承認他們同意了外界報道他們已經同意的項目(指特朗普口中的「非常實質的第一階段協議」)。」
如果中方承諾為市場狀況阻延落實,這些對華鷹派勢將大舉炒作,希望重燃中美貿易戰火。
除了協議細節在實作上的落差有可能被對華鷹派利用之外,特朗普與外交鷹派的分歧也逐漸浮上枱面。例如上周二到國會就「通烏門」作證的美國駐烏克蘭臨時代辦泰勒(William Taylor)就指在9月10日被特朗普踢走的鷹派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曾連番阻撓特朗普以對烏軍援換取烏國調查民主黨的利益交換——根據《紐約時報》報道,博爾頓的律師正與眾議院彈劾調查的成員溝通,有可能會親身到國會閉門聽證,給特朗普一記回馬槍。
雖然博爾頓少有參與美國貿易政策,然而美國外交鷹派針砭中國從來皆是以意識形態的層面出發,貿易只是其中一個面向而已。博爾頓若有公開背棄特朗普之舉,將極具代表性。
如今困身於彈劾調查、敘利亞撤軍問題等爭議當中的特朗普,連任之機稍減,外交鷹派眼見民主黨總統初選中不斷冒起的卻是一個願意以保護勞工、人權、環保等議題對他國開打關稅戰的麻省參選員沃倫(Warren Elizabeth),心中難免會想像到雙方未必沒有合作空間。如果博爾頓願意協助民主黨的彈劾調查,可算是部份美國鷹派的風向標。
照目前形勢看來,如果事態並無大變,在中美雙方都願意就協議文本不斷協商的情況下,第一階段協議的前景依然甚為明朗。然而,短暫的樂觀心態實在不應妨礙我們看清中美關係前路依然是暗湧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