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協議呼之欲出 劉鶴不會陪美國玩「撕毀協議再談判」的遊戲

撰文:鄭真
出版:更新:

中國副總理劉鶴10月25日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財政部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通話。雙方同意妥善解決各自核心關切,確認部分文本的技術性磋商基本完成。雙方商定將於近期再次通話。

這進一步印證了劉鶴前不久訪美後,中美正在就達成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展開最後的談判。

但不得不承認,這樣的利好消息對維穩中美關係效果有限。

中美糾紛不止貿易領域

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10月24日發表對華政策演說。他雖然說不尋求同中國脱鈎,但言辭中對中國的貿易政策、人權、民主方面的批評仍然未退。尤其是其對香港局勢的表態已然引發北京的抗議;

彭斯演講會在中美之間引發新一輪相互指責。(AP)

美國國會眾議院全院10月15日無異議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法案包含三項重要內容:一是對香港自治情況進行年度審查,以確定香港是否繼續享有區別於中國內地的特殊待遇;二是對侵害香港自治和人權的人員實施拒絕入境、凍結在美資產等形式的制裁;三是對申請美國簽證、因參加民主抗議而有案底的港人予以通融。中國政府稱這是「粗暴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並表示「強烈譴責」;

世界互聯網大會10月22日在中國烏鎮結束。美國三大網絡巨頭集體缺席,過去引人注目的美中專題研討會從與會者視線中消失。國際宇航聯大會日前在美國召開,中方負責人未如期參會原因竟然是赴美簽證被美國拒籤;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方面對中國的學者、學生、企業界人士和科技人員等赴美普遍採取了拒籤、拖延簽證申請、吊銷赴美長期簽證、盤查騷擾等措施,僅去年一年,就有30名中國學者遭遇「簽證封鎖」。現在看來這一趨勢並沒有得到阻止;

美國國務院前不久宣布實施了一項新規定,要求中國駐美外交官以及在美從事公務的官員在會見美國官員以及前往美科研機構前須向美方報備。北京在美國宣布這一規定後作出強烈反應敦促美方「糾正錯誤」;

世界貿易組織(WTO)10月21日公布的一份文件顯示,中國政府因美國未能遵守WTO的案件裁決,正尋求對美國實施價值24億美元的報復性制裁。

從政治到軍事,從人權到經濟,中美關係實際上處於矛盾此起彼伏的高發期。中美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不足以改善各方對中美關係的悲觀情緒。

中美貿易代表近來談判順利。(路透社)

中美有條件有必要達成第二階段協議

中美貿易戰18個月來,中美關係前景不容樂觀是各方的共識,中美協議會不會再次被撕毀一直是縈繞在各方心中的疑慮。中美關係的不確定性正在影響很多人對於前景的判斷。這一認識正在各個層面發酵,並展現出破壞力。現在各方均抱着再看看的心態,觀望中美在全面開花的分歧中,是否可以達成不被推翻的共識。

換句話說,中美貿易戰最大的破壞力就是讓各方產生了對中美關係非常悲觀的情緒。在這一基本判斷之下,各方都希望從中美衝突中避險。中美之間現有的共識不足以消除各方心中的陰霾。

特朗普願意推進第一階段協議,出發點是競選連任。而中方願意推進第一階段協議,出發點並不是幫助特朗普競選連任。如何維穩中美關係,如何讓中美關係平穩發展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才是北京考慮的長遠利益。為了穩定各方的預期,為了消弭中美貿易戰持續波折的負面影響,中方有必要推動中美談出更多的成果。

中美已經有90%的共識,10%的分歧。這其實是中美所有共識和分歧的集合。中美完全有能力從共識中整合出第二第三階段的協議,當然如果需要也可以從分歧中找到隨時撕毀協議的理由。目前的形勢,需要中美能夠談出第二甚至是第三階段的協議。

如何管控分歧為中美關係帶來更多的確定性是北京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中方的任務不只是談出成果,更重要的任務是談出不被輕易顛覆的成果。如果中方不能確保成果的連續性和有效性,那麼談出的協議就沒有意義。

畢竟中方不可能陪美國玩達成協議再撕毀的遊戲。這樣的過程只會損害北京的信譽,乃至被視為「無法有效管控中美關係」。因此對中方而言,或達成一個有效穩定的協議,或不達成任何協議,朝令夕改、反復撕毀,這是不可被接受的。

經濟關係一直以來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如果中美能夠在貿易協議方面有更大的進展,對於穩定局勢無疑會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