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國打交道 印度可借鑑其他大國博弈模式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11日至12日對印度進行了非正式訪問,和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舉行了會晤。這也是對莫迪2018年訪問中國武漢的一次「回訪」。更是中印洞朗對峙結束以來兩國元首實現互訪。從印度方面的安排來看,習近平此次到訪凸顯文化和經貿交流,尤其是訪問的第一天形成安排,主要以參加印度古蹟為主,凸顯中印兩個文明的對話。
印度不同於美歐的特殊「大國矛盾」
印度作為中國鄰邦,從民主體制、經貿關係、地緣政治和人文歷史等層面看,都不同於美歐俄。其龐大人口及特殊地緣政治優勢,也使得它可以發展和中國獨有的雙邊關係。但印度和中國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不及中俄的「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更比不上新型、相互依存、互有你我的中美複雜關係。這種「比不上」背後隱藏的是中印關係的特殊因素,比如尚未解決的領土爭端,以及牽涉巴基斯坦、尼泊爾和克什米爾的問題,都讓中印關係發展大國關係不可能一帆風順。
和美國國內有關「遏制中國」和「中美脱鈎」的討論不同,歐盟這一經濟體更多注重和中國的經濟交往,其中的意識形態歧視色彩相對比較少。歐洲的一些國家,比如意大利等,已經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協議,而法德等大國則依然持觀望甚至懷疑的態度。但這並不阻止法德等國強化同中國發展更加平衡和互惠的經貿聯繫。所以,中歐關係意識形態層面的考量比重並不是很大。特朗普政府在歐洲遊說封殺中國5G的嘗試失敗,也能說明這一點。
但印度對於「一帶一路」還是排斥的,主要還是歸因於地緣政治及雙邊政治互信。印度和中國都面臨社會治理的問題,包括基建方面的合作,兩國可以加大互補性的交流。莫迪也希望能夠採取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發展基建和製造業。所以,在對待「一帶一路」的態度上,印度應該更為務實,而非囿於地緣政治的限制。
和中印、中歐關係相比,中俄關係最為特殊,無論是元首關係、政黨及議會交往,還是雙邊外交及國際政治合作,都超過中美和中歐關係的發展程度。中俄領導人習近平和普京兩人已經會晤近30次,今年還簽署了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協議,並將兩國關係升級為「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當然,在經貿層面,中俄的能源合作是重中之重。
最為關鍵的是,俄羅斯在很多情況下都對中國表達支持。比如,在中美貿易戰,科技戰,南海軍事博弈當中,俄羅斯都曾批評美國的單邊主義立場和霸權思維。
所以,中俄在政治和軍事層面的立場協調是美歐無法比擬的,當然也是中印無法比擬的。
一方面,印度對於中國在印度洋的實力投射持警戒態度,而且積極配合美國政府的印太戰略,希望以此能夠抗衡中國在亞太或南亞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印度把握一個平衡,就是平衡和美國的關係。這一點印度可以向歐盟學習。歐盟在這一方面就沒有一味地跟着美國走,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外交的獨立性。
探索必然會有一個過程
中印都有強勢的領導人,應該說推動發展類似於中俄、中歐那樣級別的大國關係,沒有大的阻力。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執政初期就將印度定位為世界重要一極,認為印度是中國的戰略合作伙伴,而非競爭對手。這就要看印度如何看待中國地區及全球影響力的擴展。
通過高密度的互訪,兩國領導人除了緩解兩國舊時矛盾,尋找解決領土爭端的方案以外,就是在經貿和地緣政治層面「探尋」合作方式。這種探索必然會有一個過程。比如,對於國際秩序的維護,印度究竟能夠扮演何種角色。印度想要「入常」,中國的態度也非常重要。這需要兩國積累足夠的政治互信,尤其在地緣政治博弈層面,要消除一定的誤解。
雖然中印在政治和軍事上的合作無法比擬中俄,在經貿合作上無法比擬中歐,但中印的戰略合作的大方向可以是一致的,而且不存在中美那樣相互遏制、甚至彼此脱鈎的威脅。印度想要和中國發展大國外交,就應該在中美、中俄和中歐大國博弈關係中尋找經驗,取長補短,從而能夠擴大彼此的合作空間,為雙邊關係升級打開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