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為何在金奈接待習近平?
到當地時間2019年10月11日下午兩點,長期以來一直只在旅遊者、宗教文化研究者中享有盛譽的馬馬拉普拉姆古城(Mahabalipuram)終於因為一場首腦的非正式會晤而受到廣泛關注,其背靠的南印度名城金奈也再一次進入外界視線。
在這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a Modi )按計劃於當地的幾處名勝見了面,進而嘗試在七小時內於印度本地以印度傳統的「Chai Pe Charcha」(飲茶議政)等方式再談些名堂。而莫迪選擇在金奈及馬馬拉普拉姆一線迎接中國客人有其深意,此舉不僅有歷史層面的考量,也有印度在內政、經濟等微觀層面的更多想法。
在達摩祖師面前放下戒心
對分析人士來說,中國和印度在南亞地區的這次非正式首腦會晤,也許能證明兩國之間的確有了些難得的互信。因為中國首腦除去印度之行之外,還有對尼泊爾的國事訪問,考慮到此舉已經早早定下了中國在南亞方向推進「一帶一路」的屬性,而尼泊爾本身在政治、經濟、文化、國防等領域上與印度聯繫極為緊密,新德里此舉無疑展示了他對中國的戒心放下了些許。
必須承認,這些努力對峙南亞構建彼此尊重關係的新德里與北京是大有裨益的:它暫時確保了印度在南亞的優勢地位,又推進了中國力主的「一帶一路」倡議。
當然,本次中印首腦終究是「非正式會晤」,這種「no agenda」的會面終究有更強的務虛成分。而文化交流就成為更重要的一環。當印方還專門在馬馬拉普拉姆的知名景點面前擺了一尊中國「禪宗」祖先菩提達摩(Bodhidharma)祖師的雕像時,這背後的用意就顯得明顯起來。
習近平在2018年的會晤中,已於武漢強調「荊楚文化是悠久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地位舉足輕重」,同為文明古國的印度自然也想展示一下自己「四千餘歲古國」的派頭。莫迪已經在一年前給出了「印中都是文明古國,印中兩個文明的歷史發展非常相似,兩國文化交流源遠流長」的答覆,這種環節自然不能隨便應付。
相比北印度因戰亂導致遺蹟凋零、記載混亂的局面,南印度就是印度政要長期以來引以為自豪的。譬如在2016年印度前總統穆克吉(Pranab Kumar Mukherjee)訪華時,他就特別強調了「中國的唐朝、宋朝和南印的遮婁其王朝、帕拉瓦王朝」都曾互派使臣。印度的泰米爾納德邦出土了很多中國古代錢幣。
考慮到帕拉瓦王朝有各種中國史料佐證能確保其可信度,加之馬馬拉普拉姆的主要遺蹟也未曾因兵亂被毀,這就讓莫迪可以放心大膽地在當地向中國客人介紹這位中國「禪宗」祖先的故鄉,向印度媒體口中的「古典文化的狂熱愛好者」習近平做一番導遊工作。
莫迪想在金奈做出更多
當然,同習近平2018年在武漢會晤莫迪前曾在武漢視察工作一樣,莫迪在會見習近平之前也有類似的考量。
首先,作為泰米爾納德邦的首府,原名馬德拉斯的金奈自葡萄牙、荷蘭及英國多國開埠以來,有過三百多年的工業發展史。此地也是印度全境工商業尤其是重工業最為發達的地帶,當地的工商業也能讓莫迪展示一下「世界大國」的先進一面。
其次,莫迪選擇在泰米爾納德舉行中印領導人會晤有幫助提升世界媒體對當地的關注度、為泰米爾納德邦吸引投資,拉攏當地政治勢力的意圖。當前,泰米爾納德邦由「達羅毗荼進步聯盟」(DMK)控制,該黨與國大黨合作,與莫迪麾下的人民黨隔閡較深。
但印度觀察家也發現,泰米爾納德邦的兩大政治豪門,即DMK與「全印度安那達羅毗荼進步聯盟」(AIADMK)已在卡魯納尼迪(M. Karunanidhi)、賈雅蘭姆(Jayalalithaa Jayaram)等老一代耆宿去世後逐漸消磨掉政治資本。《今日印度報》等媒體認為,莫迪及人民黨或將把這次首腦非正式會晤轉化為某種助選工具,進而為人民黨2021年地方議會選舉造勢。
再者,印度經濟下滑近期嚴重。據印方統計數字,2019年第二季度的國民生產總值(GDP)增速只有5%,是莫迪2014年出任總理以來的最低增速。當印度2019年全年GDP增長率有可能低於6%時。經濟發展失速將成為莫迪政府面臨的最嚴峻挑戰。
因此,即便習近平與莫迪的會晤以務虛為主,但對新德里當局來說,中、印之間的主要問題與次要問題在當前全球貿易戰、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大環境下已經十分明顯。印方仍然希望在經濟問題上有所突破。
考慮到印度此前已經在「區域經濟夥伴協定」(RCEP)談判期間鬆口,計劃對80%的中國輸印產品減税。莫迪方面可能還會對北京有更多想法。新德里的歷史和現實更顯出了印度對這次務虛會晤的實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