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撫印度開始 習近平與莫迪的虛與實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12日已經結束了與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第二次非正式會晤,前往尼泊爾進行國事訪問。

考慮到印度將尼泊爾看成是自己的「後花園」,習近平到訪也會力推中尼在「一帶一路」倡議上的合作,印度對習近平到訪尼泊爾的疑慮也會存在。加之習莫會之前,印度在「阿魯納恰爾邦」(中國稱「藏南」)軍演、中印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分歧等等似乎都給此次習莫會投下了陰影。

但此次習莫會氛圍並未受到這些問題的干擾。印度各大網站和主要電視台11日幾乎都是全程直播習近平下飛機之後的每一項活動行程。習近平專機抵達金奈後,莫迪就在Twitter上以中文發文「歡迎來印度,習近平主席!」在機場,身着民族服裝的當地民眾載歌載舞,有的表演富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婆羅多舞,有的踩高蹺、劃旱船。

習近平車隊駛離機場前往金奈市區的途中,許多當地學生和群眾簇擁在街道兩旁,揮舞中印兩國國旗,手舉習近平和莫迪的照片。負責接待的一所學校掛出了一副高達3米多、畫着習近平頭像的畫布,還派出兩千名學生排出「習近平」三字迎接。

+3

之後,莫迪陪同習近平參觀了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廟群,做講解,兩人還在克里希那巨石(當地民眾稱其為「天神之石」)合影,並手牽手高高舉起。當天晚些時候,兩人蔘觀了海岸神廟,並觀看了代表印度古老文明的婆羅多舞等印度古典舞蹈。

晚宴之後,按照中方通稿的說法,兩人在海岸神廟「談中印各自國內發展,交流治國理政經驗,一致認為,中印要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相互借鑑,攜手實現共同發展繁榮,實現中印兩大文明偉大復興。」

熱烈的歡迎儀式、遊覽文明古蹟、交流治國理政經驗,都表明這次習莫會延續了2018年武漢習莫會圍繞「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行戰略溝通」的基調,是一次務虛的非正式會晤。

不談敏感和具體話題,不糾結於實質性問題的解決,習近平是如何讓莫迪願意去談這樣的「務虛」話題?中國如何安撫印度的?

讓印度感受到尊重

習近平11日提到「中印要相互尊重、相互學習、相互借鑑,攜手實現共同發展繁榮,實現中印兩大文明偉大復興」。莫迪則表示「印中文明古老深刻,其藴含的智慧可以為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各種挑戰提供啟示」。兩人的表述都強調了印度的特殊性,也表明了印度也有着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面對這樣的一個國家,面對這樣一個同樣強勢的領導人,習近平如何讓印度感受到「尊重」就非常重要。

中國與尼泊爾的關係在過去幾年裏迅速推進。(新華社)

莫迪將兩人會晤的地點選擇了金奈,它的市郊和市內部分地區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這座城市還有不少印度南部風格的廟宇建築,是印度達羅毗荼文化的寶庫。同時,金奈是孟加拉灣沿岸最大的城市,是印度的第三大商業和工業中心,印度主要的汽車工業基地,有「南亞底特律」之稱。莫迪選址有向北京展示其「古老文明」和現代化基建的意圖,習近平現身於此,是一種認可印度的做法。

習近平此次除了到訪印度之外,還要對尼泊爾進行國事訪問,一個繞不過的話題就是中國與之繼續推進「一帶一路」層面的合作。他在訪問尼泊爾前的簽署文章中提到,「雙方正在建設和升級包括公路、口岸、機場、電站等在內的基礎設施,一個跨越喜馬拉雅的聯通網絡初現雛形」。

中巴經濟走廊已經頗見成效,緬甸和孟加拉國對中緬孟印走廊也都表示支持,中國在斯里蘭卡的港口已經投入使用,印度依舊對「一帶一路」遲疑。中國在印度周邊的互聯互通已經對印度形成「包圍」之勢時,中國已經對印度形成了「無形中的壓力」。

中國需要給印度釋疑解惑,印度對「一帶一路」倡議一直抱有戒心,認為中國與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南亞國家的合作是搶奪印度在南亞的主導權。

因此,在「一帶一路」問題上,中國多次強調這是一個經濟倡議,至於「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中巴經濟走廊,中國強調這不涉及主權爭議。將訪問印度和尼泊爾放在一起時,北京一方面照顧了印度的情緒,同時也能力推與尼泊爾的合作,讓印度看到,中尼之間的合作並非不會顧及印度的感受,這是平衡印度心態的做法。

連任之後的莫迪在內政和外交上將會變得更為積極。(VCG)

北京給出的大願景

習近平在武漢與莫迪舉行首次會晤時曾表示:「非正式會晤可能是今後我和莫迪總理先生經常採用的一種交往方式。」雖然這樣的非正式會晤不會簽署備忘錄或者發表聯合公報,但習近平是要通過這樣的會晤模式與莫迪討論國際大格局。這完全是世界級領導人的風格。

在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後,中國認為自己「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政治經濟舞台的中心」,是世界多極化的一股重要力量。同樣,印度也在崛起,莫迪在大選期間曾宣示,印度要在2030年之前發展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印度也會是未來多極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極,俄羅斯總統普京7月曾表示:「新的全球領導者已經出現,比如中印。」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拋棄奧巴馬(Barack Obama)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提出「印太戰略」,這些都凸顯了印度在全球格局中的作用和影響力。

經濟發展的潛力、莫迪本人強烈的民族主義色彩等都讓印度所着眼的非地區性大國,它的視野是全球性的。莫迪首次參加G7峰會、遠東經濟論壇、與特朗普一道在美國出席集會活動,如今,他與習近平再次舉行非正式會晤。印度與歐洲、俄羅斯、美國和中國等的全面接觸都證明了印度在全球的雄心壯志。

習近平要與莫迪「煮酒論英雄」,在G20、上合組織、金磚峰會等多邊外交場合強調兩國合作將為「亞洲乃至世界和平、穩定、繁榮貢獻力量」等,迎合了印度要當「有聲有色大國」的心態。

中國認為中印要在關乎全球經濟、安全的議題上聯手,所給出的是一個宏大的願景。當北京強調兩國共話天下大勢時,莫迪再揪着這些具體議題不放顯然是少了一定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