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正逐步完成印度建國69年來未竟之使命

撰文:唐曉東
出版:更新:

8月12日前後,處於軍管狀態的印控克什米爾地區迎來了2019年度的穆斯林新年「古爾邦節」。對此,新德里當局11日暫時結束了當地全境通信管制的狀態,控制克什米爾各大要地的印度軍警還在節日期間向當地民眾發放慰問品。
隨着以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總統科文德(Ram Nath Kovind)為首的新德里政要紛紛發表節日致辭,持續一週的風波似乎就因此暫吿一段落了。

新德里這次在印控克什米爾的突然行動超出了外界觀察家的想象。一時間,面對印軍在印控克什米爾的行動,各界媒體大幅批評「這屆印度政府正在讓印度變得不民主、不穩定,一步步走向專制」,甚至高呼「印度將越來越成為一個印度教王國」。

不可否認,各界對此次風波的很多言論大有危言聳聽之處。但這些細節也從側面印證了莫迪當局的一大重要工作,即利用其麾下人民黨組織重建印度「國族認同」,進而建立起一套以印度教思想為中心的民族主義體系,並由此重新建立一套自下而上的管道。

這或許也意味着,外界恐怕應該以另一種眼光,重新觀察莫迪政府在印度的所作所為:人民黨當局可能正在以某種特殊方式,完成印度建國69年仍舊未竟的使命。

歷史的遺產與包袱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印度與巴基斯坦這兩個國家的建立,都是以英屬印度的《蒙巴頓方案》為基礎,兩國分割的確立從一開始就比較牽強。兩國的民族意識更因為《蒙巴頓方案》的緣故,不得不部分維繫在宗教基礎上。

儘管英屬印度時期遺留的公務員、軍隊、運輸系統和工礦企業確保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近現代國家地位,但兩國在面對國家、民族構建的實際問題時就難免一籌莫展。

相對於以「信仰伊斯蘭教」這一前提建立的巴基斯坦國家,印度在國家認同這一點上就頗為棘手。自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建立「印度共和國」之後,該國就在制度、認同、理念等問題上長期遭遇難以調和的矛盾。

一方面,尼赫魯當局為化解印度各民族、種姓、宗教的矛盾,嘗試將權力分散到當地大地主、宗教首腦為代表的各個群體中去。另一面,印方卻也極度強調中央權威,用相對僵硬的政令和機制限制地方權力。

這使得印度固然能在尼赫魯生前,借國大黨領導集團和英屬印度遺留的文官系統處理政事,進而保持極高的中央集權和政策執行力。但隨着尼赫魯逝世,他留下的國大黨集團又流於表面,這使得國大黨和甘地家族在第二代領導人甘地夫人(Indira Gandhi)和第三代領導人拉吉夫·甘地(Rajiv Gandhi)之後就家道中落。

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時,國大黨政府更讓印度呈現了中央碎片化,省、邦割據化以及地方封建化的特徵。這種政府管制不力,地方土豪割據的局面,給了印共毛派游擊隊等「革命」團體以充分活動的空間。當印共遊擊隊的「紅色走廊」幾乎將印度東部沿海地區連成一片時,莫迪政府的出現,也讓此前一片散沙的印度格局出現了突然的變化。

印度教地方政黨「濕婆神軍黨」人員向當地警察分發甜點「椰子球」(ladoo),以示感恩。該黨也是莫迪麾下人民黨的友黨。(視覺中國)

莫迪的勝利不是偶然

莫迪及印度人民黨在2014年和2019年大選中的兩次壓倒性勝利,很能說明問題。它證明了新德里各界已經開始擁抱並接受人民黨的話語系統,徹底拋棄淪為鬆散政治聯盟、缺乏感召力和組織能力的國大黨。

必須承認,不同於自建國69年來一直在「社會主義」、「世俗主義」等口號間遊移不定的國大黨政府,印度人民黨始終堅持其印度教特徵,「古代印度的偉大復興」等意識形態宗旨。對宗教認同的強調使得印度人民黨及其基層組織「國民志願服務團」(RSS)得以借對信仰的虔誠與苦修建立一支忠誠且狂熱的準軍事化黨員、幹部群體。

對外界來說,RSS與人民黨之間的人員輸送機制是最為突出的一環:任意一名印度青年男女在宣誓加入RSS,並通過四級準軍事、政治、宗教培訓並被受邀前往總部參與為期25天的「結業訓練」後,就可以得到「組織成員」(karyakarta)的委任,進而踏上從政的第一步。

儘管95%的RSS成員最終會選擇成為僅參與「組織生活」的「居士」(grahastha),但依靠遴選出的5%人員,人民黨和RSS便能確保基層幹部的流動和青年官員的擢升。

這種看似跳出「跳出種姓、民族、階層」,卻死死限定在印度教徒內的選拔機制,也確保了只有「久經考驗的印度教民族主義者」才能成為甘心為人民黨赴湯蹈火的官員。

此外,印度人民黨還以印度教認同為基礎,團結並建立了一大批外圍組織。除去RSS,以及該黨在孟買等地的強硬友黨「濕婆神軍」(Siva Sena)之外,人民黨還建立了印度工人聯合會(BMS)、印度農民聯合會(BKS)、婦女志願團(RSS)、全印學生總會(ABVP,又稱「印度學生議會」)等組織。這使得莫迪當局得到了其他政黨難以匹敵的社會覆蓋面和動員能力。

對分析人士來說,莫迪當局控制力的強大不需要在大選來證明,他對印共毛派游擊隊的局部勝利已經足以說明問題。新德里採取了以正規武裝力量為主,利用人民黨基層、外圍組織加大宣傳的手段。在新德里逐漸聚合地方勢力,推動中央集權,打破了地方之間的山頭之際,莫迪當局從2014年之後的「剿匪」行動就顯出了遠勝於國大黨當局時的「成效」。

當然,莫迪尋求改革政治制度,大力推動中央集權,建立強政府的行為也已經變成了一種艱難的重洗牌過程。稍有不慎,階級間的利益衝突就會引發國內局勢的劇烈動盪。但就當下的局面來說,莫迪當局已經在對克什米爾的壓制過程中取得了遠勝以往的威望,比起未來尚未出現的危機,當下的局面就足以讓新德里歡欣雀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