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比特朗普更「特朗普」

撰文:王瑩
出版:更新:

美國總統特朗普還在為中美貿易戰加碼。8月5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在作出這一決定前,有白宮高官拿着圖表來勸說特朗普,但無果。

類似的場景8月1日也上演過。8月1日,特朗普(Donald Trump)在Twitter上宣布,從9月1日起,美國將對中國輸美的3,000億美元產品加徵10%的關税。《華爾街日報》透露,包括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財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在內的美國官員都表示了反對,特朗普不為所動。

中美第十二輪貿易談判才結束不到一週的時間,根據此次談判達成的共識,中國將購買美國的農產品等。特朗普政府的這些動作無疑是有破壞性的,8月5日,北京宣布暫停購買美國的大豆等農產品。

即便達成共識也會被推翻、對現狀和談判成果不滿便徵税,甚至完全不顧內閣高官的反對,也不顧這樣的行動對美國自身的損傷,外界看到的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特朗普,也真實感受到了他的瘋狂。

中美邊打邊談的模式還將繼續。(Reuters)

至於他為何會如此,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要備戰2020年的連任大選,中國是他的一張牌。特朗普會借中國來做文章,那些意欲挑戰特朗普的民主黨總統參選人也不例外,甚至他們比特朗普還特朗普。

還記得,2016年大選期間,特朗普曾用「強姦」一詞來形容中國對美貿易的主導地位。再來看現在民主黨參選人對中國的評價,同樣充滿了惡意。新澤西州參議員布克(Cory Booker)形容中國是一個必須被降服的「極權主義政權」。前國會議員德萊尼(John Delaney)指責中國是「海盜」。民主黨熱門參選人桑德斯(Bernie Sanders)則在6月24日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網站發文稱,中國的海外經濟行為是「獨裁資本主義」。

特朗普政府高官不斷抱怨中國佔了美國便宜,中國偷竊美國的知識產權等等。對此,民主黨參選人同樣這樣認為。布克就表示:「中國人一直在利用美國和地球上的其他國家。他們不會公平地鬥爭。他們竊取我們的知識產權。他們強迫技術轉讓……我們需要對付他們。我們需要與他們戰鬥。」

在7月31日的民主黨參選人第二輪辯論中,俄亥俄州聯邦眾議員瑞安(Tim Ryan)認為:「中國長期以來一直在濫用經濟系統。他們偷竊知識產權。他們補貼產品。他們侵蝕了製造業。我們把我們中產階級的財富轉移到了1%的富人手中,或者是轉移到了中國,而他們則利用它強軍。」

民主黨參選人也在學特朗普的競選策略。(Reuters)

桑德斯則表示,自己如果當選,他會在上任第一天就開始重新全盤審查對華關税,聽取專家的意見,了解哪些關税是奏效的,哪些政策能夠更好地幫助美國工人並改變中國的行為。

民主黨黨內新星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提醒:「我們要認識到,中國帶來的挑戰很嚴峻。不是搖搖手能打發掉的。中國正利用科技來完善獨裁統治。」

參議員貝內特(Michael Bennet)形容中國的貿易政策為「重商主義」。華裔企業家楊安澤(Andrew Yang)則說,要打擊中國在貿易中的「不當行為」。

7月11日,美國前副總統拜登(Joe Biden)在一場有關外交政策的演講中表示「確實需要對中國強硬」,「如果中國為所欲為,它將繼續掠奪美國的技術和知識產權,或者迫使美國公司為了在中國做生意而放棄這些知識產權。」

不只是美國自己要「對付」中國,民主黨人中不乏一些要求美國與盟友合作的聲音。戴勒尼(John Delaney)提到,支持《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以遏制中國。得州民主黨人歐洛克(Beto O'Rourke)還指責特朗普未能與盟友一道孤立中國。拜登7月11日亦提到,要聯合其它民主國家向中國施壓,要求中國停止補貼煤炭出口。

《紐約時報》在民主黨參選人第二輪辯論時曾這樣評價:今年,幾乎所有的民主黨總統參選人都支持對華強硬。的確,拜登5月曾稱「中國不是美國的競爭對手」,招致了輿論的指責,之後,他才轉變了口風。在6月的民主黨總統參選人首輪辯論中,現場的10名參選人在被問及「美國目前面臨最大的地緣政治威脅是什麼」時,有4人都回答了「中國」。

對華強硬現在可以說已成為美國政界的「政治正確」。特朗普過去幾輪對華加徵關税基本得到了國會的認可,諸如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和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等甚至認為特朗普做的仍不夠多。在這樣的一個大氛圍之下,特朗普在中國議題上不能做出絲毫退步。

現在美國已經進入選舉季,當年特朗普靠着「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言論賺足了眼球。當外界越來越習慣他的出格時,謀求總統之位的民主黨參選人也會採取類似的策略,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些都會促使特朗普在對華強硬的路上越走越遠,也越來越難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