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即將首辦G20:安倍晉三在峰會上的醉翁之意

撰文:伍振中
出版:更新:

新一輪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即將在下周五(28日)一連兩日於日本大阪舉行。是次峰會除了圍繞全球經貿投資、貿易戰、海洋污染、數據安全等問題外,首相安倍晉三如何藉這個齊集各國領袖的盛會,重新向外界定位日本的外交方針及定位,相信是峰會內容以外的重要宏觀角度。

這個六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外交上可算是碰了一鼻子灰。他在上周到訪伊朗,成為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之後,首位到訪伊朗的日本領導人,在波斯灣局勢升溫之時,本欲成為美國和伊朗之間的調停者,卻因為阿曼灣(Gulf of Oman)的油輪遇襲事件而馬失前蹄,美國軍方更聲稱伊朗革命衛隊為背後始作俑者。姑勿論襲擊方是誰,安倍啟程前,企圖向外界展現日本的斡旋者形象,事情發展至此,可算是功虧一簣。

安倍晉三訪伊期間,己國油輪在阿曼灣遇襲,讓他頓時陷入一場十分尷尬的局面。(路透社)

因此,大阪即將舉行的G20峰會,是安倍另一個試圖定位日本外交及地緣角色的大好機會。

日本難為貿易戰降溫?

大阪G20峰會中最受媒體注目的看點,肯定是早前敲定將會在峰會期間舉行的中美元首會面。「習特會」被視為解決現時中美貿易戰僵局的曙光,無論是華爾街抑或環球股市,都因日前的利好消息刺激所帶動。不過,再細心觀察便可明瞭,無論是中方或美方,在貿易戰問題上都採取極強硬態度,要有顯著成果,實屬難能。

早前美國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提出法案,阻止華為入稟美國專利法院索償一事,更為劍拔弩張的中美關係火上加油。美國財經新聞台CNBC節目主持人克拉默(Jim Cramer)更發表評論,指明不要對這次「習特會」過於樂觀,它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什麼都沒發生」。寄望兩國的齟齪在一次元首會面中化解,自是不切實際。

但若貿易戰僵局至少能在大阪峰會後稍為降溫,其實也算是為安倍的臉上貼金,滿足他矢志造就日本成為「中介人」的半點野心──這是安倍唯一能夠期盼的。

大阪G20峰會上的「習特會」,備受國際媒體關注。但各界心中皆知,不會有什麼顯著的實質成果。(路透社)

伺機突破外貿樽頸

日本財務省在周三(19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字顯示,日本在5月份的出口額下降7.8%,並且連續六個月出現同比下降。受中美貿易戰、英國脫歐未明朗、波斯灣局勢變動等外圍因素影響,本年日本的經濟成績表現並不特別顯著。各界預期改元後的刺激作用,暫時來看效果不大。

因此,日本作為G20主辦國,於全球經貿投資角色的討論,也是安倍可在峰會上重點操作的議題,並與其矢志營造的「中介」、「調停者」世界舞台形象合併處理。

向世界展示新紀元的活力

除了峰會重點的各國經貿合作範疇以外,是次G20峰會,其實也是安倍的一個好機會,向世界展示日本改元後的潛在活力。

令和開局,安倍政府首項籌備的國際大型盛事,便是大阪G20峰會。(Getty Images)

自5月起改元「令和」後,日本正式踏入「新紀元」。國內外皆翹首以待,看看未來日本的發展將會有如何的新突破。G20大阪峰會作為令和年日本首個舉辦的大型國際盛事,安倍務求打響頭炮,自是正常不過。加上來年的東京奧運即將是日本擔綱的重頭戲,也是全年最備受世界矚目的頭等盛事。日本在此之前必須充分利用每一個機會,展現其舉辦國際大型盛事的頂尖能力。

平心而論,日本作為世界前列強國,其實已累積大量經驗,無論在籌備、宣傳、運作大型盛事,其周全稱職的工作能力已毋庸置疑。而安倍的心思,相信是盤算着,未來一年日本應該如何在世界鎂光燈下竭力爭取上鏡的機會,為一年後的東京奧運衝刺作好準備。

東京市內正在建造多間體育場館,為來年奧運會積極籌備。(Getty Images)

從現實角度來看,G20峰會談得出的實際成果通常只是虛無縹緲的「互惠互利」、「持續改善」、「長期鞏固關係」云云。但主辦國如何透過峰會,表現己國獨特、非他人所能及的一面,才是這類多邊峰會的重點看頭。無疑,大阪峰會已經被「習特會」搶了注目的頭條位置,但眾人已可預知其結果變數不大。相反,安倍在峰會上的表現,以及連帶展示的日本外交技倆及角色定位,其未知性反而更值得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