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8展望2019】從交惡到修好 安倍訪華重啟合作之路
12月1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召開內閣會議,審議通過新版《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該國的防衛開支將在未來5年增加6.4%,令預算總額達到破紀錄的27萬億日圓;而更為矚目的是,日本將把兩艘「出雲級」直升機護衞艦,改裝成航母級別的「多用途護衞艦」。
由於兩份文件的不少被指宣染「中國威脅論」的內容,中日關係似乎又再出現暗湧,但實情真是這樣嗎?
高層同年互訪 不再互不理睬
眾所周知,基於領土、歷史等問題,中日關係總是起伏不定。踏入21世紀,兩國經濟競爭加劇,隨著中國經濟總量在2010年超越日本,後者心中的糾結又多了些。
在上述大背景下,中日高層在2018年強化互動,自然更為難得:先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訪日,這是繼溫家寶2011年訪日後,相隔7年再有中國總理到訪當地;接著,安倍晉三趁《日中和平友好條約》生效40周年契機,在10月下旬訪華,成為7年來首位正式訪華的日揆,一掃2012年日本「國有化」釣魚台以來,兩國高層中斷互訪的陰霾。
中國崛起 日本從否認到接受
必須指出,在面對一個綜合國力從追趕到超越自己的中國時,日本經歷了不少糾結,情況就像心理學「庫伯勒-羅絲模型」(Kübler-Ross model)所指的,經歷了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以及接受的5個階段。
現時,中國已被視為可與美國比肩的大國,加上日本在應對朝鮮核問題時進退失據,種種尷尬令安倍無奈地接受現實,不再與中國爭奪「亞洲一哥」地位,轉而接受自己淪為「亞洲老二」的現實。就在安倍訪華前夕,日本決定停止向經濟總量已是自身2.5倍的中國提供「政府開發援助」(ODA),變相確認中國當下的地位和實力。
同樣值得留意的是,過去70 年,最影響日本國運的無疑是美國,但在中國復興,以及中日去年雙邊貿易額接近3,300億美元的背景下,日本愈發認識到,那個「最影響自身國運」的國家,正在靜悄悄地變回中國。
這不是說,日本會放棄作為戰後外交基石的「日美同盟」,但它肯定不會一味死抱,而是像韓國總統文在寅一樣,在這個愈趨多極化的世界,花更多精力大搞「平衡外交」。否則,我們便不能理解,何以安倍在結束訪華後,很快便接待到訪日本的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
中國:不抗拒改善對日關係
而對中國來說,改善對日關係,箇中邏輯其實不是那麼複雜:中共已定下「兩個一百年」的目標,包括在中共建黨百周年(2021年)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倍,以及在新中國成立百周年(2049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為實現上述目標,中國正在深化改革,而這種意志不會因中日關係的一時好壞而有所轉移。對中國來說,將來處理對日關係時,肯定還有不少考驗,但「球」畢竟一直在對方手上,若對方願意改善關係,北京不會拒絕,若一時間無法克服這些考驗,就專心發展和改革。
不少分析指出,中日關係改善源於「特朗普」這個因素。誠然,特朗普是一個促因──他執政以來,美國不單在多邊主義、貿易等議題上針對中國,同時亦劍指日本等盟友。基於這個原因,安倍尋求改善對華關係作為「對衝」,完全是可以理解的;而在中國看來,拉攏日本某程度上亦有助制衡美國。
應該說,儘管日本最近通過《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這些所謂「反華」文件,但中日關係的整體趨勢,的確隨著兩國高層互訪、特別是安倍訪華而明顯改善,雙方結束原先互不理睬的狀態,走得更近,重啟合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