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訪華】中日合作內容充實 並非只是表面工程
上周四(25日),日相安倍晉三展開了三日的訪問行程。早在訪華前,日本及國外媒體對訪問的成效大多抱存疑問,認為中日兩國存在相當多分歧,難有重大突破,很有可能只是「表面工程」,最終可能只是像之前中歐合作一樣,發表一些聲明支持貿易多邊主義,僅此而已。是次訪問的一大結果是日本取消了有40年歷史、累計達2,100億港元(3萬億日元)的對華政府開發援助(ODA),但這不代表中日合作中斷,相反,我們可以從以下四點看到,安倍訪華的成果非如外界所料般徒具形式。
一、共同開發東海油田 暫擱領土爭議
中日同意就擱置已久的共同開發東海油田計劃重啟談判,不單只意味兩國的石油、天然氣產量將增加,更暗示了雙方已大致上同意先放下爭議已久的釣魚台(日方稱「尖閣列島」)領土問題。東海蘊藏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但由於其位於中日兩國之間,其開發權一直有爭議。過去的經驗說明,東海油田是否能共同開發,極受中日雙方對領土爭議的態度所左右,例如2008年6月18日,中日雙方首次達成共同開發共識,便因中國願意擱置領土爭議;反之,日本在2012年將釣魚台「國有化」,重燃領土爭議,則令共同開發東海油田一事被「雪藏」至今。
領土問題是其中一個阻礙中日合作的關鍵因素。安倍訪華促成重啟共同開發東海油田,反映釣魚台領土爭議即使尚未能完全解決,雙方亦願意暫時擱下免傷和氣。這是2012年以來雙方再次願意重新起步,為一大突破。
二、中日軍事磨擦降溫
中日合作的另一大阻礙是日本過去一直忌憚中國軍事威脅,擔憂中國會以武力影響東亞局勢。尤其是中國近年積極發展海軍,更進一步刺激日本危機感。日本近年積極發展海上航空艦,如2012年動工的新型直升機護衛艦出雲號(DDH-183)便被認為是與中國進行軍備競賽的例子。加上釣魚台問題更曾差點令雙方爆發軍事衝突,安全問題可謂中日關係的一道刺,使雙方難以真誠互信。
這次安倍訪華,雙方同意盡早召開海空聯絡會議和建立熱線聯絡機制,避免雙方在爭議海域發生衝突。雖然這不完全代表中日能誠心互信、放下戒心,但卻是軟化緊張軍事局勢的重要第一步。安倍在訪華期間更強調中國不再是日本的「威脅」;而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亦放風表示「中國社會則應克制對日本復活軍國主義的想像」,可見中日兩國互表善意,有望漸漸消除軍事威脅這道中日關係的阻閡。
三、中日貨幣互換 中銀日分行人民幣離岸清算
中日雙方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規劃達2,000億元人民幣(或3.4萬億日圓),為期三年。此外,中日亦簽署備忘錄,同意在日本建立人民幣清算業務。人行將授權中國銀行日本分行,擔任日本人民幣業務清算行。
貨幣乃經濟發展最基本的「血液」,國外想購買中國貨品、資產、投資中國市場,都需要人民幣;故此,有效的人民幣流通能方便其他地區與中國人交易。雙方貨幣互換協議,減低了雙方獲得對方貨幣的成本,變相令雙方「血液」更容易雙向流動。另一方面,日本以往並非人民幣清算中心,無法進行人民幣存款以及相關金融服務。這兩個成果算是做好中日貿易的「基建」,顯示中日合作並非只局限於一時的政治需要。
四、聲援「一帶一路」 東亞版塊再整合
是次訪問,中日企業簽署了50份備忘錄,合作開發第三方市場。所謂的「第三方市場」,外界一直認為是與中國近年大力提倡的「一帶一路」有關。雖然日本經濟產業相世耕弘成在訪問中表示,合作只是為了確保中國企業在發展中國家的基建項目,有更高透明度及使財政更健全,與「一帶一路」基本無關;但他又承認備忘錄當中可能有個別項目與「一帶一路」的項目重疊。
日本過去一直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存有相當大戒心,而日本過去積極推動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某程度上更是意欲對抗中國的「一帶一路」。日本現時願意與中國推動「第三方市場」,表示日方對此倡議的抗拒漸現緩和,不再像以往一般充滿競爭意識。
而且,中日兩國同時又同意推動朝鮮無核方,維持中、日、韓、朝四國友好合作,更顯示出中日合作並不局限於兩國之間,而有可能發展成影響地區、以至於世界的合作關係,可謂另一大突破。
總之,中日合作有相當大的突破,超出外間估計。有評論指出,中日合作有突破性發展,很可能是因為近來美國特朗普採取單邊政策,更在貿易問題上針對中、日兩國,在此背景下兩國有感「同病相連」才走在一起。誠然,特朗普的單邊政策起了催化劑的作用,中日要長遠合作,並不能只依賴特朗普這個外來因素,而必須建基於兩國自身。可以說,中日兩國未來仍須探索如何更好地互惠互利、經濟互補,但這不能掩蓋安倍訪華的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