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訪華】今非昔比  日本對華心態經歷怎樣變化?

撰文:李秀坤
出版:更新:

時隔7年,終於再有日本首相正式訪華。
7年前,東海衝突、歷史問題、國有化釣魚台,一系列風波接連爆發,令中日關係走入低谷。也在那時,中國經濟總量首次超越日本,成為亞洲第一。
某種程度上,當時中日關係的緊張,同日本政界及民間看待中國的複雜心態不無關係。7年過去,兩國關係趨暖,日本上下又經歷了怎樣的心態變化?

2011年,日本內閣府的一項調查顯示:在當時,只有20%受訪者對中國「印象正面」。防衛省回應「遼寧號」下水時提及:日本將帶著警惕關注此事。翻開《產經新聞》,滿面皆是對中國大額海外投資的警惕。如此背景下,中日頻頻爆發衝突,關係陷入低谷並不令人意外。

心理學上的庫伯勒-羅絲模型(Kübler-Ross model)描述了人對待哀傷的五個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接受。套用在日本失去「亞洲一哥」的狀態,似乎格外貼切。

野田佳彥「國有化」釣魚台之舉,直接導致中日關係陷入「邦交正常化以來最糟糕」之局。(資料圖片)

否認

20年前的1990年,正是日本泡沫經濟最旺盛的時刻:日本企業在全球百大市值企業中佔了將近一半;企業利用手中熱錢瘋狂收購歐美資產。環伺周邊,中國經歷六四運動,前景未明;蘇聯已陷入崩潰邊緣;美國正陷入經濟「滯漲」。一代日本精英,尚沉浸於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的幻夢中。

僅僅20年後,中國經濟體量便超越日本,成為亞洲第一。「爭不了世界霸主,連亞洲霸主都保不住」,日本上下難免心態複雜,這也令國民難以正視中國崛起的事實。當時,輿論提及中國也多聯想起「毒餃子」等負面事件;以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為主旨的書籍更是大賣。

日本GDP在上升的同時,消費意欲及物價卻難以跟隨上漲,反映日本國內亦對市場憧憬有限。(視覺中國)

憤怒

伴隨中國經濟成長,其國際影響和國防實力也逐漸甩開日本:先進驅逐艦陸續下水、遼寧號航母開始服役、中國在東南亞及南亞等地投資加強,都令日本大為緊張。

2011至2012年,日本已經認識到中國崛起的事實,但並未選擇接受,轉而將其視為戰略對手,試圖阻止這一趨勢:無論是加強在釣魚台附近的軍事活動,或是公開拒斥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都將這一心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高舉右翼大旗的安倍晉三,之所以能在2012年大選中取勝,除了日本民眾對民主黨執政能力的失望,也同日本上下對華敵視情緒相關。

安倍經濟學不湊效,不少日本的高級管理層也被迫提早退休。(Getty Images)

討價還價

安倍晉三上台後,便用「安倍經濟學」,阻止兩國經濟差距擴大的趨勢。但諷刺的是,如今中國經濟體量已達到日本2.5倍,區域影響力更趨上風。在日本「傳統勢力範圍」的東南亞,中國歷史累計基礎投資建設達到1550億美元,雖遜於日本的2300億美元,但其中九成都是2013年後啟動的計劃。

日本一方面借助美國「重返亞太」戰略,解除集體自衛權限制。另一方面,也加緊聯合周邊國家,希望「平衡」中國勢力。安倍晉三延續其首任期提出的「自由與繁榮之弧」概念,上任後頻繁走訪緬甸、澳洲、菲律賓等周邊國家,送上經濟和軍事合作禮包,被外界視為「圍堵中國」舉措。

美國的特朗普因素多被外界視作中日關係轉暖的一大原因(路透社)

抑郁與接受

近年來,隨着「一帶一路」逐漸落地,中國正日益被視為同美國平級的戰略力量。而日本則面對特朗普上台後,以「美日同盟」為核心外交政策失靈的窘境:經貿談判上被美方一味施壓,朝核問題上日本訴求幾乎從未被聚焦,掙扎的無力令日本心態再次生變。一系列尷尬處境令安倍政府在抑鬱後,終於選擇接受現實。

安倍今次訪華,預料將提及結束對華ODA援助,並聯合中國支援區域其他發展中國家。這樣的政策轉向。一方面體現安倍政府已正視中國影響力超越日本的現實,亦體現日本已選擇放下,戒心同中國合作。

「中日友好醫院」是其中一項ODA項目,為中國控制傳染病和培養醫療領域人才作出貢獻。(視覺中國)

然而,即使安倍政府作出改變,也難改困擾日本民間多年的「中國心魔」。但政府的積極態度,終將作用於同政府關係密切的日本商界,從而外溢至民間。日本社會對華心態,也終將回歸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