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外資、平衡中美 馬哈蒂爾「雙管齊下」為大馬鋪平前路
「馬哈蒂爾對華尖銳放話:爭取取消部分中資項目」、「逾千億元一帶一路基建 馬哈蒂爾欲取消」、「一帶一路遭遇驚天挫折」……這位早前重新執政、年屆93歲的大馬首相周五(17日)訪華前夕,好些媒體打出上述標題,讓人覺得他鐵了心向中國說不,甚至把他描繪成抵抗中國「經濟侵略」的鬥士。
若真如此,北京怎會以最高規格,邀請他連續五日訪華?與其說這位政壇耆宿「反華」,倒不如說他腳踏實地,與中國合作之餘,同時不在重大問題上讓步過多,這是他作為一國領袖應有之義。
馬哈蒂爾此行一大目的,是就大馬東海岸連接鐵路(ECRL)條款,與北京重新談判。這條作為「一帶一路」重要組成部份、早在前首相納吉布任內啟動的鐵路如今出現波折,外界難免對「一帶一路」倡議是否出現變數有所質疑。
工程超支 須重親檢視
確實,鐵路動工後,若干問題浮現。例如工程預算由規劃時的400億令吉(約765億港幣),暴升至600億(約1148億港幣),如果計入沿線土地徵收等額外成本,總預算可能超過700億。
目前,大馬政府帳目負債僅為本地生產總值(GDP)50.8%,但若計入政府承諾替多家法定機構償還的債務,政府總負債便會飆升至8859億令吉,約佔GDP的65.4%。這樣,有如無底深淵的東鐵巨額投資便需小心檢視。
另外,該條鐵路的潛在效益亦為人詬病。有別於「已成網」中國鐵路,大馬東海岸鐵路僅能接駁現有南北鐵路,加上沿線人口僅有430萬,相當於廣深港高鐵沿線人口十分之一,難以撐起客流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馬哈蒂爾首度執政(1981至2003年)期間,曾大力建設高速公路和發展汽車工業,當地私家車保有量高達2270萬,相對大馬3100萬人口,可謂人手一車;而同東海岸鐵路並行的,是雙向四車道的東海岸高速公路,這進一步降低鐵路使用量。
反「一帶一路」?
早在今年5月大選前一個月,馬哈蒂爾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便表明:「一旦當選,將嚴格審查中國投資者。」這立場也清楚寫於其競選綱領《希望宣言》的「百日新政」裏面,當中提及「新政府將詳細謹慎地檢討各項頒布於外國的大型計劃」,而中國作為最大的基建服務提供者,自然首當其衝。
不過,就在大選結束後兩日的5月11日,馬哈蒂爾便一改「批判中資」的態度,改口歡迎一帶一路。月初,馬哈蒂爾也對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稱:「中國不斷發展壯大,對馬來西亞意味著更多和更大的機遇,希望中方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加大對馬來西亞的投資」。
在當前中美矛盾升級的背景下,許多人習慣從「大棋局」思考問題,認為馬哈蒂爾已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某家台灣媒體甚至將馬哈蒂爾同納吉布的對決,解讀為「反中vs親中」,認為大民選民最終選擇了「對抗中國」。然而,顯而易見的是,希盟政府檢討基建,乃出於國家利益的現實考量,難道鐵路由美資或日資承建,馬哈蒂爾便會容許造價飆升,不會重新審視?
嫺熟現實主義外交路線
其實,馬哈蒂爾首次執政時,便將現實主義外交路線發揮地淋漓盡致。他執政前期曾推出「向東學習政策」,主張學習日韓經濟模式,並加強同東亞國家的經貿聯繫。80年代,他更和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一道成為「亞洲價值」代言人。而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經濟的持續堅挺及不貶值貨幣的承諾,更令中馬關係迅速走近。
另一方面,雖然馬哈蒂爾曾經批評西方國家的自由主義價值,以及美國的全球擴張戰略,但兩國合作在他任內有增無減,包括在軍事和情報領域達成多項合作協議。
對於近年鬧得熱哄哄南海爭議,馬哈蒂爾則有其一套,沒有站在美國那邊。他6月受訪時表示,當美國軍艦以「航行自由」為名駛入該海域時,衝突便會加劇,「我認為那裏不應有太多戰艦,(因為)戰艦製造矛盾。」他提議,與其派遣戰艦巡邏,倒不如由小船代替,「小船用來對付海盜,而不是用來打仗。」
因此,說馬哈蒂爾「反華」或「反美」,或者他說「親華」或「親美」,恐怕都是站不住腳的。與其說他疏遠甚至敵視中國,倒不如說是一個政壇老將發揮腳踏實地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