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韓友好 朝鮮解除敵意 韓國的「國防改革2.0」還有意義嗎?

撰文:歐敬洛
出版:更新:

朝鮮半島局勢急劇轉變,去年一觸即發的緊繃狀態不再,韓朝關係漸趨友好,半島發生戰爭的機會大為降低。這對兩國來說固然是好事,但就韓國來說,一個已計劃正在進行的國防改革可能因此受阻。

2017年12月在韓國江原平昌舉行的美韓冬季聯合軍演。(視覺中國)

韓朝舉行峰會,簽署《板門店宣言》,在韓國年輕人當日在網上流傳的話題,除了是金正恩送給文在寅的平壤冷麵外,就是「我要否再當兵」的話題。

「韓朝停戰友好了,那我是否就不用再服兵役呢?」

「你想太多,搞不好到時去中朝邊境駐守呢!」

韓國軍隊是針對朝鮮準備隨時開戰

韓國實施強制兵役,所有體檢合格的韓國男性都要在20至30歲期間服21個月的兵役,目的就是要為應對與朝鮮隨時開戰做準備。

韓戰至今仍未簽署終戰宣言,因此理論上兩國仍處於戰爭狀態。加上2010年先後發生天安號事件和炮轟延坪島事件,韓國政府至今仍未鬆懈,為可能再度爆發韓戰做準備。因此某程度可說,韓國今天部署的大量軍隊,與美國聯合演習,充實軍備等等,全都是針對朝鮮而來。

因此,假若韓朝真正友好,朝鮮的威脅得以解除,韓國今天的部署針對朝鮮的軍隊還有沒有意義?當然一個國家不可能隨便放棄國防,假設兩韓走至統一一步也需要有軍隊駐守中朝(韓)邊境,雖然這一假設比較遙遠。不過若回到更緊貼的一條問題:韓國早前推進的「國防改革2.0」會變甚麼樣子?

韓國為應對朝鮮的隨時入侵,保有大量陸軍。但今天戰爭已不再局限地面戰,國防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精簡及小型化陸軍,避免浪費。(視覺中國)

兩韓急速友好打亂改革步伐

韓國「國防改革2.0」是韓國近年正積極籌備的改革。事緣正好就是2010年的天安號事件和炮轟延坪島事件,韓國過去的國防均是處於固守被動的「應對全面戰爭」戰略,但在今天的科技發展及鄰近周邊局勢轉變下,韓國有意調整戰略為「靈活遏制」及「全方位防禦」。強調重點發展攻擊能力,以靈活方式應對及遏制朝鮮的挑釁行動。

在文在寅政府上任後,韓國更希望加速推進國防改革,國防部長宋永武在今年新年致辭中表示韓國將捨棄舊有模式,要打造「一支強而有力如同獵豹的軍隊」。其中包括削減多餘軍官和戰力,加強指揮效率、訊息化和提升網絡作戰能力等,令韓國軍不再浪費的情況下提升戰鬥力。

儘管政府強調這是希望「加強戰鬥力以達致和平」,但這假想敵仍然是朝鮮,因此在近月韓朝急速接近,打亂了改革時間表。

韓國在野黨自由韓國黨指出,國防改革「因朝鮮的突然友好態度打亂了」。為避免刺激朝鮮韓國推遲了改革時間表,有聲音擔心韓國錯失了令韓國軍隊變得更有效率和強大的機會。

駐韓美軍的目的亦是防止韓戰再次爆發,但若然失去這機會,美軍駐軍的意義就會受到質疑。(視覺中國)

政府認為改革仍有意義

根據韓國政府的回應,政府將仍會繼續推進改革,因除了朝鮮外「韓國仍要面對不能確定的威脅」。精簡過於臃腫的部隊可令國防開支更有效率,而解除朝鮮威脅可令駐韓美軍失去角色,讓美方交出戰時指揮權更是文在寅所希望的,亦是國防改革的其中一部分,所以韓朝友好不一定令改革失去意義。

韓國知名退休將軍全仁釩,同樣表示韓國的軍隊並不只為應對朝鮮而存在:「即使兩韓統一,韓軍仍有守護兩國人民的價值,而且今日各國家都會為自己的國益放在最優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