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撤兵敘利亞 平民即再遭化武襲擊 中東部署進退維谷
敘利亞星期五(4月6日)再現化武襲擊,最少70平民慘死。
對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原本還想在數個月內撤兵敘利亞,現在無疑是進退兩難。
東古塔,一個位於大馬士革以東的農村地區,自今年2月開始面對敘利亞政府軍的圍攻。反對派若不投降,炮火不會止息。
戰火交加之外,未必料及的是上星期五(4月6日)東古塔小鎮杜馬更加發生化武襲擊,協助反對派的救援組織「白頭盔」指,多達70人窒息而死,超過500人受傷。反對派表示,一架政府軍直升機向當地投下桶形彈藥,矛頭直指巴沙爾政權。
國際反應
化武襲擊是國際社會不能容忍的手段,但向來的爭論點是誰人策動。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嚴厲批評敘利亞總統巴沙爾(Bashar al-Assad)如「畜牲」,點名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京及伊朗要負責任,因為他們支持巴沙爾政權。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在任年多的時間內,一直避免正面批評普京,還曾表態希望邀請普京到訪白宮,上周五發生的化武襲東古塔,相信會令本已機會不大的訪美之行變得更渺茫。
特朗普亦與法國總統馬克龍發表聯名聲明,用字相對謹慎,譴責化武襲擊同時,沒有言明巴沙爾政府是真兇,只謂敘利亞政府要為一直以來的人權犯害負責任。
俄羅斯外交部批評報道失實,否認是俄羅斯和敘利亞政府動用化武,認為是有人處心積累部署今次襲擊,想藉詞對敘利亞發動空襲。再者,俄羅斯敘利亞陣營的人認為政府軍目前穩佔上風,驅逐反對派指日可待,根本沒有理由要用化武來收復失地。
各執一詞之際,俄羅斯和西方國家數分鐘內分別提出召開聯合國安理會,俄羅斯的議程是商討威脅安全,具體內容初步未確定;美國、法國等提出的議程則是杜馬鎮遭遇的化武襲擊。換言之在美東時間周一,安理會將接連開兩場會議。
特朗普的兩難
誰是誰非,或許一時難以說清。但肯定的一點是,美國總統特朗普面對進退兩難的局面。
一方面,他一直希望扭轉奧巴馬的中東軍事重心,認為打擊恐怖組織ISIS的任務大致功成。3月29日,特朗普更加宣布要撤兵敘利亞。「我們很快撤出敘利亞,由其他人接手。很快很快,我們將會撤出。」
但另一方面,化武襲擊令特朗普的立場備受批評,輿論認為美軍要繼續留守當地。例如熟悉美軍政策的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John McCain)發表聲明,批評特朗普的撤軍言論令巴沙爾政權更加放肆,包括今次的化武襲擊。眾議院議長賴恩(Paul Ryan)亦指出,美國要繼續扮演領袖角色,令巴沙爾政權及俄羅斯負上責任。
特朗普的撤兵決定本來已經在內部引起爭議,今次的杜馬鎮化武襲擊無疑令他難上加難。
五角大樓的阻力
特朗普上星期二(4月3日)主持國家安全會議,席上包括國防部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聯席參謀長鄧福德(Joseph Dunford)等軍事領袖,他們不少都反對撤兵敘利亞。例如馬蒂斯認為,即使六個月亦不足以讓美軍完成反恐工作,只怕要更長時間才適合撤兵。鄧福德則認為美軍若然撤出,將會讓俄羅斯、伊朗和土耳其有機可乘,而這三個國家的領導人才剛召開會議,部署敘利亞戰後局勢。
會上眾人同意撤軍之舉要延遲,確保擊潰恐怖組織ISIS,具體時間表有待之後落實。
英國前駐敘利亞大使福特(Peter Ford)認為,國防部和白宮對於撤兵的決定有分歧,最終特朗普能否如願落實政策,視乎他能否凌駕「潛政府」(deep state),即政府內的軍事和情報勢力。
特朗普難以金盆洗手
在化武襲擊後,中東國際關係學者朱埃賈提(Murhaf Jouejati)評論道:「現在美軍撤出敘利亞的話,會給該區以至附近一帶帶來重大反彈作用。」
目前俄羅斯為首的陣營穩佔上風,敘利亞反對派、以色列等陣營向來希望美軍不要離開,而是留下來抗衡敵對陣營。今次化武襲擊後,他們更加期望可以峰迴路轉,最少拖延撤軍的決定。以色列報章《耶路撒冷郵報》在報道中甚至借用電影《教父3》的經典對白「我才金盆洗手,他們又要我重出江湖」,來形容美國總統特朗普。
而特朗普亦曾批評前任總統奧巴馬,在面對敘利亞政府的惡行時手腕不夠強硬,那麼他今次會如何做,令巴沙爾政權「付上沉重代價」?
回看去年4月,敘利亞伊德利卜(Idlib)的民居遭遇化武襲擊,幾天後美軍即向敘利亞政府軍設施發射59枚戰斧巡航導彈,是2011年敘利亞內戰以來第一次直接軍事行動。
今次杜馬鎮遇襲後,特朗普的國安助理博塞特(Thomas P. Bossert)表示,白宮不排除下令炮轟敘利亞。
如果是這種單一軍事行動,相信只是姿態為主,而非美軍留下來扭轉敘利亞形勢,那麼反對派和以色列陣營只怕願望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