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停滯 · 二 |德國被中美夾擊
當下,全球目光聚焦於特朗普上台、強勢的美元美股以及中美關係,很少人關注到德國這一老牌經濟體在俄烏戰爭後正走向衰落。如今,德國正面臨新的困境,正發出經濟長期停滯的信號。
繼2023年GDP下降0.3%之後,日前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發佈聯邦政府秋季經濟預測報告,將2024年德國GDP增長預測從此前的0.3%下調至-0.2%。更早之前,德國經濟研究所(DIW)、伊福經濟研究所(Ifo)、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等五家德國智庫發佈秋季聯合預測報告,提出2024年德國GDP或將下降0.1%。也就是說,這可能是德國二十年來首次出現GDP連續兩年萎縮的情況。如此,德國將可能是今年唯一出現收縮的G7經濟體。
德國停滯,已經開始。曾經令人刮目相看的德國經濟何以至此、又何去何從?將分別在《德國停滯》三部曲一一拆解。本文為該系列第二篇:德國被中美夾擊。
不論是德國政府還是國際智庫、機構與學者都提出,結構性因素對德國經濟的增長前景構成更為嚴峻的挑戰。人口結構方面:老齡化速度加快、嬰兒潮一代退休以及移民潮結束,造成德國勞動力短缺,尤其是技術勞工的短缺;能源方面:能源成本持續缺乏競爭優勢,能源轉型進展緩慢;投資方面:糟糕的宏觀環境是投資下降的主要原因。
公共投資規模受限且效率低下,私人投資停滯不前。這些都令德國經濟的長期增長前景受到制約。在可預見的未來,德國經濟增長不會恢復到疫情前的趨勢。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不少預測報告也有提出,自中國企業的競爭,是德國市場的最大挑戰。這個判斷是有道理的,作為先進國的的德國,正面臨被追趕階段更加難的處境。但,事實上,正遭遇的強勁「對手」除了中國之外,還同時受到美國的「夾擊」。
大眾汽車(Volkswagen)、巴斯夫(BASF)等德國老牌企業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深耕中國市場。長期以來,中國與德國形成一種互補性經貿格局。不過如今,中國正在成為德國的產業競爭對手。德國汽車、機械製造和化工三大產業佔其GDP的比重達到30%,而中國這三大產業規模同樣龐大,且近些年快速興起,憑藉成本優勢、技術迭代與產業政策支持,正對德國構成直接競爭。
再加上,過去十年,中國政府大規模支持新能源發展,在原有成熟的汽車與電子產業鏈基礎上逐漸形成大規模量產能力。特別是近兩年來,新能源汽車迎來了一輪高速發展期。這推動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大規模量產,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迅速崛起,對德國、美國汽車廠商構成挑戰。
數據顯示,2023年,比亞迪汽車銷量達到302萬輛,同比大漲61.8%,國內市場份額從2020年的2%左右躍升至11%,力壓德國大眾,成為中國市場份額佔有率最高的汽車廠商。同期,德國大眾在華銷售量為239.86萬輛,同比增長僅0.1%,在華市場份額從2018年巔峰時期的近16%下降至10.1%。
德國新能源汽車大眾ID系列在2020年開始逐步量產,但受限於成本與市場需求,量產提升速度很慢。在去年9月份德國慕尼黑車展上,德國版大眾ID.7率先預售,價格為56,995歐元,約合46.6萬港元而同款車,中國版2024款價格僅德國的一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大眾汽車在歐洲市場純電銷量為18.4萬輛,同比下跌15.2%;在全球市場的純電動車銷量僅為31.7萬輛,同比下跌1.4%,在集團內部銷量佔比為7.3%。
中國汽車工業對德國汽車業的挑戰可以用六個字概括:亂拳打死師傅。中國政府積極的汽車產業政策,正在加速推進汽車國產化,儘管整個產業面臨產能過剩的壓力,但德國汽車廠商的前景是值得擔憂的。大眾汽車對華市場依賴度為25%,在華市場份額被比亞迪等國產廠商吞食,導致大眾全球銷售下滑。
今年上半年,大眾汽車在華市場交付量只有134.5萬輛,同比下滑7.4%,這拖累其全球銷量下降0.4%。國內汽車廠商大打價格戰,大眾汽車在華可謂量價齊跌,拖累其上半年全球營業利潤下降11%。大眾汽車在北美、南美和西歐銷量的增長,被在華汽車銷量的下滑給抵消。大眾汽車不得不將今年全球市場的交付量下調至900萬輛左右,較去年下降2.6%,此前預期增長3%;銷售額預期下調至3200億歐元,較去年同比下降0.7%,此前預期增長5%;利潤率預期降至約5.6%,低於此前的6.5% -7%。
9月30日,在公佈淨利潤下降63.8%的財報後,大眾汽車宣佈史無前例的重組,計劃關閉至少三家德國境內工廠、裁撤數以萬計員工並收縮其在德國所有剩餘工廠規模,同時要求14萬名工人集體降薪10%。這是大眾汽車第一次考慮關閉國內工廠來降本保利。這或許只是一個開始。與戰前巔峰時期相比,德國汽車行業就業人數已下降6.5%。
德國另外一個對手是美國。特斯拉替代大眾等傳統汽車廠商成為了領導者。同時,未來的汽車格局可能發生根本變化。實際上,不僅僅是汽車智能化,德國幾乎在所有領域的信息化、智能化沒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徹底被美國和中國甩開。
這或許跟德國卓越的工業、謹慎的性格有關係,還跟德國的金融體系有關係。信息技術創新依賴於發達的資本市場,但是德國金融市場是以商業銀行為主體。德國的銀行是全能銀行,可以持有工商企業的股份。這種金融制度支持製造業融資,抑制金融泡沫,同時抑制了資本市場的發展以及對技術創新的融資。
這種金融制度決定了德國很難出現像Google、微軟這種的信息技術創新企業。與日本類似,德國錯失了90年代的信息技術的領導權,只是二者原因不同。反過來說,美國正在引領人工智能時代,吸納更多歐洲資本湧入,這可能加速德國傳統工業和金融沒落。
此外,特朗普的連任這一情況,也為德國的經濟前景增添了更多的不確定性。他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使得德國的出口遭受到了極為嚴重的衝擊,這個時候,也讓德國的經濟前景變得越發撲朔迷離。
德國倍福自動化有限公司(Beckhoff Automation)創始人11月18日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德國製造業正經歷着「嚴重崩盤」。倍福創始人漢斯·貝克霍夫(Hans Beckhoff)告訴BBC,公司創立44年以來,他從未見過像現在這樣嚴重的危機,「這是一次非常嚴重的崩盤,非常嚴重」。
倍福是一家專注於自動化新技術的公司,屬於德國中小企業(Mittelstand)。這些企業大多數是家族企業,卻是德國經濟結構中獨特而重要的組成部分。據BBC,99%的德國企業都是中小企業,他們提供了德國約59%的工作機會,被認為是德國經濟的「隱形冠軍」,也是德國製造業如此強勁的部分原因。
然而,「隱形冠軍」都發出了「嚴重崩盤」的聲音,而眼見着,德國曾經最引以為傲的汽車行業和化工行業走向落寞,德國的問題出在哪裏?這兩個行業發展變化很具有說明性,德國經濟的積弊被暴露出來。世界在變,中美在新汽車工業上的一騎絕塵確實打了德國的「七吋」,再加上德國又欠缺了些運氣。德國再不做結構性轉型發展,「德國模式」也將走入歷史。